第195章 两难(2 / 2)

扬帆大明 魔力鸟 0 字 2021-07-23

朱显波知道姚启圣无非是想说无以为报,想继续解释斩杀俘虏的理由,但现在时候还没到呢,想报销朝廷和皇上机会多的是,朱显波将来也会给他解释的机会。于是摆了摆手示意姚启圣退下。</p>

姚启圣欲言又止,只好满怀感激和惶恐之情退了下去。听说皇上英武神明,没想到还如此平易近人。屡次三番搭救自己不说,还将郡主下嫁给自己,看起啦只有将来在战场上或朝廷卖力效忠了。</p>

姚启圣退下之后,朱显波又找来徐光启和刘立洋,一来商量西征论功行赏的事情,二来姚启圣的话也提醒了他。要镇住西北,李承宗只怕真的老了,看看有没有其他合适人选。</p>

两个大臣早已接到李承宗的奏折,两人都觉得李承宗已经官居从一品,再升官比较难了,无非是重金。姚启圣倒是功劳不小,而且还是个六品。</p>

两人私下商量下,徐光启前来启奏“皇上,臣等以为西征李承宗和姚启圣等功劳甚大,应该予以加官进爵。只是这李承宗已经是从一品,如何封赏还请皇上定夺。姚启圣作为西征先锋和主力,屡立奇功。臣以为当官升两级为妥,如今水师缺人,臣等以为可加封姚启圣为水师都督。”</p>

“升官加爵的事情朕看都免了,你们不知道,李承宗也没在奏折中说明,姚启圣在破莎车城后居然因为俘虏逃跑就将近四万俘虏斩杀。他们俩一个知情不报,一个残暴不仁。”</p>

光启和刘立洋听朱显波这么一说都大吃一惊,徐光启还是个书生,自从进京当官一来还没见过杀人呢,对于斩杀四万俘虏毫无概念,但正皇上所说,姚启圣有点残暴,远比当年的李自成。只是当年李自成似乎没受到任何惩戒,反而封官加爵。那时候皇上以仁爱著称。几年过去了皇上开始显露天威,对于薛贞的事件处理就充分说明了皇上强硬的一面,为何这个时候却不愿放过同样鲁莽的姚启圣。</p>

将军出身的刘立洋对于斩杀四万俘虏也是颇为惊讶,惊讶的是为什么有才华的年轻都这么鲁莽和冲动,或者像皇上说的一样残暴不仁。眼见朱显波脸有不悦,刘立洋连忙替姚启圣求情,因为他知道皇上肯定还想重用姚启圣的,只是不想落个护短的名声“皇上,臣以为姚启圣斩杀俘虏可能属于不得已为之。而李承宗大人不汇报此件事情,想必也是在等详查之后再上报朝廷。封赏之事请皇上三思。”</p>

刘立洋这么一说,徐光启也觉得什么地方不对,连忙打圆场:“皇上,打仗难免死人,何况现在斩杀的是意欲逃跑的俘虏。姚启圣处理此事可能有些鲁莽,但从奏折来看,蒙古人在赶回莎车救援时也杀死了我大明数万骑兵。设身处地的想象,说不定李承宗大人也有苦衷,他默认了姚启圣的行为,也许是为了绝后患和安抚远征大军。西征叶尔羌可以算得上我大明的又一个大捷,如若不加封赏只怕边军有牢骚。”</p>

其实朱显波心里也想加封姚启圣,但是绝不希望姚启圣毫无教训。也不想将来事情揭露出来后被人说成护短,尤其是自己准备将小惠下嫁给他。必须撇清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一切嫌疑才对。</p>

件事情你们下去再商量商量,明日姚启圣还要在朝堂之上当面汇报西征之事。朕已嘱咐他不得说出斩杀俘虏之事,但阿普杜拉哈王室的人都押解到京城,很快京城上下都会知道这件事情。”是啊,到时候全京城都知道了,朝廷就不能装聋作哑了。那么这次的封赏事先就需要反复斟酌才行。</p>

朱显波也够阴的,将这等棘手之事交给臣下去处理,自己还是个明君。徐光启和刘立洋两人也没办法,只好明天再与吏部商议再行定夺,皇上想封赏,但是也需要给姚启圣一个惩戒,这两难之事确实不好做,做臣子的务必想个周全之策才能免除皇上后忧。</p>

————————————————</p>

长假过完了,码字还得继续,求红票、收藏等各类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