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信手拈来(1 / 2)

明月东升 苏潜 4744 字 2019-08-16

 朝鲜人来了。

朝鲜的都元帅姜宏立、副元帅金景瑞率领三个营,约一万三千人,浩浩荡荡地越过鸭绿江,向宽甸赶来。朝鲜兵马一过江,便被无数明哨、暗哨紧紧盯着,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苏翎得到的禀报,要比朝鲜兵马实际位置要早一日。在尚未决定是否对刘綎动手时,朝鲜人仅仅算是刘綎东路军的尾巴,且大大落后的尾巴。而就是这一日之差,对付朝鲜兵马的方案已被商议过数次,一拨一拔的小队、大队骑兵被派出,分头前往指定位置。就在刘綎等几位武官在为怎么活伤脑筋时,对朝鲜的行动已经悄悄展开。

辽东镇江游击将军乔一奇奉命前往朝鲜军中监军,所带兵马便有振武营的一部,这使得一些仅靠观察得不到的消息,也传到苏翎处。朝鲜军中有四百铳手被临时调往西路军中,东路便只有一万二千六百人。而有关朝鲜都元帅姜宏立的情绪问题,也得到准确地禀报。这是由于最初总兵李如栢只要求朝鲜出铳手七千,担负防守、堵截之责,这样朝鲜兵马几乎不会参与大的战事,姜宏立自然没有意见,可后来杨镐一纸军令,不尽人数变多,且必须完全听从东路军刘綎的指挥。当再得知那刘綎也不过一万五千左右的兵马时,姜宏立彻底失望了,这即是表明朝鲜军将担负起与明军一样的战斗职责。这既要打仗,又没有指挥权,纯属白干,哪个将军愿意如此?姜宏立当即向朝鲜国王请辞,不允。这样一来,朝鲜军队即便是有乔一奇监督,这速度却怎么也快不起来。另外,整个大军的粮草、器械等军需,都在元帅的情绪影响下变得缓慢、拖沓,似乎人人都抱着稍一接敌便即退兵的想法,不然,为何这朝鲜大军滞后刘綎兵马一日,而粮草辎重又在朝鲜兵马后滞后一日?种种迹象都表明,朝鲜兵马战意不强,行动缓慢,军需不足。

对刘綎一战的战果,完全出乎千山堡人马所料,整整一万五千明军,就在一夜之间全被歼灭,所获粮草、甲杖火炮无数,搬运缴获的精壮们几乎用了将近七日,才将所有物品送回千山堡,这初次大胜,对所有骑兵而言,意义非凡。辽东逃军、或是弃民的身份、感觉,至此烟消云散,这最后一点对大明朝的畏惧之心,被那近九千明军俘虏所融化,而今朝鲜军队到来的消息,让血液再次沸腾起来。

姜宏立、乔一奇率队出宽甸直奔太平哨,那是最初与刘綎约定两军汇合的地点。一路上依旧是飞雪漫天、北风呼啸,但这并未给朝鲜军队带来影响,他们走得太慢了,慢的即使下刀子,也不会让他们再慢一些。不仅如此,缓慢并未使得后队挤压前队,反而前后拖得更长,倒像是前队走的太快所致。

苏翎埋伏在道路两侧山顶的火炮并未开火,被用白布与积雪仔细隐藏起来,从山下看上去,只一堆堆的堆满积雪的石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里埋伏着兵马。朝鲜人同样认为这一带没有危险,更何况前面还有刘綎的大军。而对于千山堡,江对岸的朝鲜人只能看将来来往往的船只,与辽东一样,毫未在意。朝鲜兵马便这般大摇大摆地,缓慢地通过了刘綎兵马覆灭的地段。当然,痕迹已经被消除,不断的飞雪更是很快就掩盖了所有漏洞。一万三千左右的朝鲜兵马便这般通过这段致命的山路,没有遭到任何攻击,也没有任何人马的踪影。

临近太平哨,姜宏立与乔一奇听前哨回报,说是并未发现刘綎大军驻扎的痕迹,甚至惊疑,命整个大军就地停下,待后队全部跟上之后,才再次向太平哨进发。不论有何疑问,总得到太平哨扎营再说。

太平哨距离朝鲜大营最近的几个村子已经被疏散,只剩下空空的院落,但朝鲜兵马便是秋毫无犯,远没有刘綎所部的张狂。这倒不是军纪严明,而是太过谨慎,除了伸出一里多路的两队哨探,朝鲜兵马全部龟缩在大营之中,一则躲避风雪,二来,等待后续的粮草辎重跟进。

入夜时分,由山中奔来一队二十多骑的明军,打着刘綎的旗号,为首一人手持令箭,称奉刘綎之令,前来传令。姜宏立正疑惑中,见有人传令,连忙在大帐中召集武官汇聚,乔一奇也在其中。

来人宣称,刘总兵命朝鲜兵马火速跟进,前往坎川岭一带支援。姜宏立问为何改变原定的两军汇集的约定?朝鲜兵马就眼下携带的还未全部抵达大营的粮草便已经不够,原本想向刘綎借粮的,没想到这还没见到,便要继续前进。

传令官称在坎川岭一带发现敌踪,刘总兵已经率队追击,已有斩获,并疾声厉色地丢下一句,“误了军机,自己看着办。”便连夜向坎川岭方向奔去。

这军旗、服饰、令箭都不假,再说乔一奇认识那个军官,虽说一个宽甸百户怎么被派作传令者略有疑问,但刘綎属下都是来自各地的兵马,派谁都有可能,他乔一奇一位游击将军,没有随刘綎行动,不也被派来与朝鲜军马随行么?

姜宏立当即与众武官商议决定,次日一早大军出发,在紧急的军情,也不可能在夜里跟上。这便算是最快的速度了。虽然有人已经提出粮草还未跟上,这大军再往前,一旦接济不上,可就全军无粮。但一方面有刘綎的令箭,一方面乔一奇是不会帮着朝鲜说话的,甚至语气与传令官都是一致。

次日一早,朝鲜兵马开始出发,队尾的辎重粮队估计是在后面扎营歇息,并未赶上。姜宏立遥望了一阵南方,便无可奈何地发出全队出发的命令,一万多人的队伍便在风雪中向坎川岭行去。

坎川岭是宽甸西北最高最险峻之处,一路上山势险恶、道路难行,若非如此,千山堡与努尔哈赤又怎么达成以此为界的默许?朝鲜大军走了一日,才渐渐接近坎川岭,沿着山势渐渐向上登去。但天色已晚,飞雪依旧未停,姜宏立不顾乔一奇的呵斥,强行令大军就地扎营,这一日,行不过三十里。

这一夜风雪加剧,次日全军集结时,发现冻死兵士十几人。这是朝鲜军队第一次减员,姜宏立硬着头皮命令大军拔营而去。行不到五里,千军回报,说前面发现后金兵马迹象,人数不详。

姜宏立大惊,立即命令全军扎营列阵,全军戒备,准备迎敌。一万多人的三个营结成一个大阵,就着山势做出防御姿态。数千只各式各样的火枪已经准备装填火药,数百门火炮也已准备就绪,只等敌人来犯。但一直等到午时,都没见到敌人出现,那些士兵列成横队,都在雪里成了雪人,一个个冻得直达哆嗦,却仍然徒劳地向从纷飞的雪花中找出敌人的影子。只要敌人敢在阵前出现,上千只火枪将同时开火,不论敌人有多少,势必在阵前留下满地的尸体。但,这始终是一种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