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宫闱风云(八)(2 / 2)

唐风 淡墨青衫 0 字 2021-07-29

“中尉大人,小人确实招供,只盼能留得性命才好。昨夜叛乱,兵器实为弓箭库使刘希光将军所给,金吾卫大将军郑铸亦曾从谋,还有……”</p>

“大胆,居然还胡乱攀诬朝官要员!”</p>

苏玄明被他一喝,立刻吓了一跳,正欲将自已家主姓名报出,却冷不防有一健壮金吾禁军快步向前,一仗打在他的头上,将他打的脑浆崩裂,立时身死。</p>

王守澄大怒道:“汝是何人,如何敢擅自处死人犯?”</p>

那军士到也不怕,只从容答道:“禀中尉大人,小人自幼从军,跟随的就是郑大将军。这人竟敢诬告大将军谋反,小人一怒之下,将他打死。请中尉大人治罪便是。”</p>

王守澄怒极,向人令道:“将此人关押收监,严加拷问,一定要问出主谋。”</p>

又扭头向张韶等人查看片刻,虽觉这些人并不知晓什么,却委实难以放心,暗中跺一跺脚,令道:“将这些人全数毙了,陛下让我审问,现下已经审结,留着这些大胆狂徒做甚?”</p>

他一声令下,一众军士立刻冲上前去,几十支大仗雨点般落下,不一会功夫,一群人已被尽数打死。</p>

满意一笑,王守澄又令道:“将这伙人拖至诸坊门外,暴尸三天,以戒来者!”</p>

待此处事情处理完结,王守澄并梁守谦及诸卫辟仗使等负责审讯的宦官自去回禀皇帝。诸朝官又在宣政门外等候良久,方才被宣召进入。一番斥责之后,皇帝并不在意昨夜受到损失的京城百姓,亦是对禁军的胡做非为并不有所触动。尽管做皇帝要有爱民的觉悟,不过如李纯这样重实际的皇帝,并不会因为百姓的利益去得罪维系大唐天下和帝室安危的京城禁军。</p>

“陛下,中尉权势太重,如此随意处置杀死人犯,太过草率!还有,昨夜禁军虽然立功,却在乱中胡乱杀死百姓,抢掠民财,还请陛下明断。”</p>

“尔非谏官,此处怎容尔多言?退下。”</p>

被皇帝一语斥退的白居易一向以直言敢谏著称于世,他的诗文多半针贬时弊,乃是元和年间声闻天下的大诗人,大才子。宪宗皇帝原本到也喜欢此人,对他的政治诗很是喜爱,怎奈人主身边成天围绕的还是宦官,而白居易的诗文中对宦官多有指斥。时间一久,皇帝亦觉得此人太过多事,将他的翰林学士罢免,左补阕、知制诰的职务亦全数免去,调入东宫,成为太子身边的闲官。</p>

若不是白居易正义感太强,太过书生气,元和年间,他完全有可能坐到宰相的位置上。此时朝官云集,众多应该说话的官员并不肯做声,唯有他敢在皇帝盛怒时张口非议昨夜立下大功的宦官及禁军,又怎能不如训斥。</p>

到是李忱,由于来自后世,对白居易这样的后世大名人很是欣赏。因见他身材健壮,面色红润,年近中年,到也并不显老。比之上次见过的韩愈,那种头发全白,牙齿几乎掉光的模样,简直算的上是翩翩少年郎了。他心中暗赞,心道:“此人,到并不惭愧于他身后所搏得的美名。</p>

李纯自然不知道自已幼子所怀的心思。五坊小儿欺男霸女,宫中内使欺行霸市,他又怎会不知。只是知道归知道,处理起来却很是困难。西内、南内、东内,还有大兴苑等几个皇家园林,所需的使费每年要过几百万緍,而国家岁入最多三千余万,岁入有常,而支出无度,若不是纵容宦官禁军们在长安这个大都市就地得些好处,皇室又如何负担的起?</p>

每次览阅那些朝官们奏上的表章,李纯都在心中叹气。感叹朝官不理体会皇室的艰辛,宦官如此做,其实等若皇帝加赋,收敛的财货,还不是皇帝拿去?何苦苦苦攻讦不放,令他难堪。因鉴于此,象白居易这样的人才,也只得牺牲不用,贬去做东宫官的闲职,不令其饶舌。是以今日平乱,禁军借机抢些财物,在皇帝看来亦是再正常不过,到是李德裕所言的王守澄不准那苏某多说,又有禁军出来迅即将人打死,这其中的奥妙,委实值得揣摩。连想到二王争位一事,两个逆子未必敢做什么动作,他们的母妃,家族,还有站在各自身后的势力,却实在让他难以放心。</p>

只是此刻大乱初定,他却无法在这个当口向刚立下大功的王守澄开刀。再说此人与梁守谦手握诸仗卫及神策军的兵权,稍为不惧就会触发兵变,不可不惧。</p>

心中尽自踌躇,不过皇帝到也不是善男信女。王守澄没有被抓到明显的把柄,那个刘希光和郑铸却是被反贼亲口供出,虽然没签供画押,却是几百朝官亲耳听到,加以处置,料想禁军上下也无话说。</p>

“诸卿,弓箭库使刘希光、金吾卫大将军郑铸反迹未露,然则叛贼当场供出,诸卿以为,该当如何处置?”</p>

听得皇帝如此发问,诸臣连同宰相在内,均是无言。此事涉及神策中尉在内,皇帝偏偏不提,单单处置这两人,却教众人如何开口。</p>

“既然此事无根无凭……不如赐这二人自尽,若何?”</p>

见各人噤若寒蝉,不敢答话,李纯冷笑一声,拂袖起身,断然令道:“此事不需再议,此二人着即赐令自尽!”</p>

说罢,命内侍将李忱抱定,随同自已,一同往紫宸殿而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