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宫闱风云(十六)(2 / 2)

唐风 淡墨青衫 0 字 2021-07-29

自玄宗以降,大唐皇帝好道,每代帝王皆有宠幸的方士道人,这长生院建于太极宫南,紧挨禁宫,为历朝皇帝招待道士居处之所。</p>

只是当今皇帝政务繁芜,又兼信佛法。在柳泌之前,到没有信任重用方士,李忱及郭钊一行人甫一进殿,便觉此地阴气逼人,庭院荒芜,昔日道士往来不绝之处,已经绝灭无人气。</p>

李忱自轿中蹦下,手中捧着内燃木炭的精致铜炉,双手前胸很是暖和,心中亦甚是慰帖,不由得对西门珍起了一丝好感。念头一起,他心中倒也暗自警惕,知道此辈宦官唯以媚上邀宠,拍马奉迎为立身之本,自已可千万别着了他的道才好。</p>

因见一众小童都冻的畏畏缩缩,李忱呵出一口白气,向郭钊皱眉道:“郭大人,不如寻几个人,来此地洒扫升火,这般寒冷,如何做事?”</p>

郭钊心中亦是如此想法,听他一说,立刻连声称是,张罗下人往内廷招些小宦官来行事。</p>

只是答应之后,很觉别扭,心中暗骂道:“我如何肯听这小鬼的话!”</p>

李忱却也懒得理他,四处巡看,见这长生院中到处都是道家的神像木雕,还有些法器物什,因为无人打扫,都是遍布灰尘。</p>

院中西侧,有一排十余个大小不一的炉鼎,李忱心中明白,这些便是将来练丹所用。</p>

他一心要破坏此事,却一时不知道如何着手,只得在这些铜鼎中间四处张看转悠,一时了无头绪。</p>

转了半天,却仍是一个主意没有。劝谏肯定不成,李忱前生亦是成人,知道此时自已年纪太过幼小,说出话本皇帝根本不能信服,况且这几年相处下来,李忱已知皇帝虽然一直口称纳谏,其实脾气很坏,暴燥峻刻,冷酷无情,若不是一心想削平天下,根本不能容忍别人的冒犯。自淮西平定,成德归降,皇帝的脾气一天比一天看涨,修仙亦是此时皇帝心中头等的大事,自已若是敢说什么修仙是假,世人死后一切成空,只怕日后想再见皇帝一面,都是想也别想。</p>

至于让母亲劝他,更是别提。陈妃一向不敢顶撞皇帝,唯以恭谨来搏皇帝欢心,再加上这时代的妇人有几个不信鬼神之事?</p>

他想来想去,却是全无办法。心中着急,只觉得时间过的太慢,若是自已此时成年,手中有权有势,皇帝信重,那自然什么也做得,现下以一个稚龄小儿之身,想干涉这一类涉及到政治阴谋的大事,力量委实太过薄弱。虽知如此,却对自已多了千多年的智慧,后世的成功人士,在眼前的这点小事的处理上却束手无措,无能为力,实在是觉得愤恨难平。</p>

“殿下稍让,让臣等洒扫。”</p>

李忱还在沉思,内廷被派来洒扫生火的下等宦官们却已来到。数十人在诺大的长生院中扫舞扫把,以木铲铲除垃圾,以软兜抬将出去,这院内适才还是鬼影幢幢模样,此时来往的人一多,一时间却又是嘈杂不堪。</p>

因此地太过吵乱,李忱索性退入大殿之中,因见五六名柳泌手下的小徒正用清水抹布在殿中洒扫,他信步走向前去,向那宁致远问道:“你师父让你在此准备,除了洒扫之外,还需何事?”</p>

那宁致远回头一瞥,因见是皇子发问,虽然手中正拿着一块抹布,正在精心抹除三清神像上的灰尘,却也不得不转身答道:“殿下,一会洒扫好了,还需将炉底用所之物放入,点火开炉燃烧。待师父归来,放入其余材料,时日一满,金丹自成。”</p>

李忱见他如对大宾模样,到觉好笑,眉头一挑,笑问道:“你相信这世上有金丹么?吃了它,果真就能成仙?”</p>

“殿下,臣只知恪尽职守,做好本份。师父要臣做什么,臣只照做。至于想金丹是否有用,臣无缘品尝,到也不必去想。”</p>

“喔?若是你师父命你自裁,你也照办不成?”</p>

宁致远淡然一笑,答道:“臣自幼被师父抚养,臣一出身,家乡大饥,饿死百姓无数,若是臣的师父,臣早就饿死沟渠了。师父真要臣此时自裁,臣也只有听命的份。”</p>

这宁致远不过七八岁年纪,行止对答已与成人无异,李忱再思量一下他的话中含意,心中不禁长叹。</p>

自已此时披着狐皮,手执铜炉,还有十几个内侍围着转悠,唯恐自已有所需求。而这宁致远年纪不过大自已几岁,却是将手伸在那冰冷的冷水之中,两只手冻的通红,人之境遇不同,差别竟至如此。</p>

他心中感叹,却也无以安慰,只得讪然一笑,让宁致远继续做事。正在唏嘘,却见有一小童已停了此间劳作,自随身携带的包裹中取出一大堆颜色暗黄的事物,往殿外的鼎炉处行去。</p>

推荐:《四分之三绝世美男》,作者:寻找李青。(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