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宫闱风云(十九)(2 / 2)

唐风 淡墨青衫 0 字 2021-07-29

两个宰相出来的甚晚,原本都想早些离去,不欲与心目中的敌人一处行走。宰相原有在政事堂一起吃饭的习惯,用来弥合在工作上的争执所引起的敌意。自从皇甫鎛为相后,裴度甚是鄙夷其人,连会食都免了,皇甫鎛虽然心中愤恨,却也无可奈何。</p>

此时偏生在这狭小的阁门处遇着皇子,若不停步招呼,则两人都是失仪。</p>

无奈之下,只得都停下脚步,上前拱手行礼。</p>

“裴公,孤的姐姐太和公主,那天看到裴公你的谢紫雪表,说是文采很好呢。”</p>

本来只是行礼便可离去,李忱却偏偏要多嘴说话。裴度无奈之下,只得勉强笑道:“殿下,那表章非臣亲作,乃是刑部侍郎韩愈代拟,臣不敢以文采超卓自居。”</p>

那皇甫鎛见李忱对他爱担不理,只是笑嘻嘻拉着裴度说话,心中不悦,冷冷一哼,转身便行。</p>

裴度见他离去,心中松了口气,一时间心中轻松之极,对李忱好感大增。</p>

李忱知道那皇甫鎛实为郭妃党人,原本在度支使任上,就以刻薄百姓横征暴敛闻名,算是元和年间难得的奸狡无赖之徒。偏生皇帝觉得此人能干,这些年来军兴,朝廷用度太大,也亏此人以度支使兼户部侍郎,悉心理财,居然支持下来。任其为相,一则是信任其力,二来也是有酬其功的意思。</p>

这皇甫鎛名声之臭,连李忱这样的小儿都一清二楚。虽见此人眉清目秀,身材颀长,面色红润,两眼看向自已时显的专注而温和,若是以相貌气度而论,不比裴度差上半分。由此看来,皇帝被他蒙骗,乃至信任非常,到也不是没有理由。只是宫中负责为皇帝通报消息的宦官甚多,显然是上下其手,沟通交结,使得在朝官一致反对下,皇帝却以为是朋党作祟,坚持任命他为宰相。</p>

李忱常常感叹,封建君主的自信与消息闭塞,再加上无人对他的权力进行阻遏,使得无论多优秀的帝王,都有被人蒙骗和耍弄的时候。柳泌如此,皇甫鎛亦是如此。</p>

与李忱敷衍几句,眼见刑部侍郎、知制诰韩愈自阁门而出,裴度与他商量好要一起回府小酌,不欲在此耽搁,便以关切的语气向李忱道:“皇子年幼,天气尚且寒冷的紧,不若早些回到大明宫紫兰殿中歇息取暖,免得受了风寒。”</p>

他一副关心语气,李忱却知道他是急于脱身,心中暗笑,却也不欲阻挡,当下笑嘻嘻应了,便欲让他们离去,自已正好可以穿阁门,过舍人院,看那裴某人在不在。</p>

韩愈匆忙自中书省赶出,原以为裴度已经出了宫门,却不料他仍在原地,到也颇觉意外。</p>

待看到李忱立于阁门处,正欲转身上轿,韩愈也曾在紫宸殿见过他几回,知道这是皇帝最宠爱的幼子。虽然不情不愿,却也只得快步上前,向李忱问好,又随口道:“殿下怎会在此处?”</p>

别人的生平李忱不知,对这个大诗人却是知之甚详。此人一身的诤骨,屡次因建言上书被贬,就在明年,此人将会以迎佛骨事劝谏皇帝,宪宗皇帝大怒,差点儿要了他的小命。虽然在裴度等人的相救下逃脱了性命之忧,却也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p>

想起他是历史上有名的谏官、诤臣,此时又有这个话头,李忱心中一动,心道:“何必找那个舍人,眼前这个韩愈是刑部侍郎知制诰,平淮西后的大红人,由他来做,却是比一个小小的起居舍人强的多了。”</p>

当下微微一笑,答道:“孤适才在长生院中,看道士们练丹!”(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