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宫闱风云(二十三)(2 / 2)

唐风 淡墨青衫 0 字 2021-07-29

他无心顾及这些人,几步跃上石阶,往大殿内行去。先只见殿内一片狼藉,许多珍品古玩,金银玉器已然不见,地上间或有些遗露的首饰佩饰,在烛光下闪着寒光。</p>

他绕过外殿陈设,将内殿的殿门一推,却见陈妃一丝不挂,全身血红。李忱只觉头一晕,却勉强支撑,向前往陈妃鼻间试探,却是半点呼吸也无。他心中又气又痛,先将殿上chuang上的被褥拿下,将陈妃包裹在内,又寻了一块绢布,将陈妃脸上的血迹擦拭干净。</p>

见她双目圆睁,李忱黯然神伤,知道她生前必定是受到极大ling辱,这才如此。颤抖着双手将母亲双目合上,已觉自已眼眶中又湿又热,已是大滴的泪珠滴落下来。</p>

将一切处置妥当,方又步出殿外,见院中的诸多宫女内侍抬眼看他。李忱也不打话,将手中弓箭拉开,一箭射去,这紫兰殿中官职最高的内常侍已被他一箭穿喉。</p>

见那内侍脖间鲜血四溅,嗓中咯咯做响,李忱竟微微一笑,见旁人惊慌躲闪,他却又张弓搭箭,喝道:“是谁害死我娘,尔等如等连尸首也不包敛,就这么任她暴尸原处?”</p>

见各人都畏惧躲避,始终不敢回答,李忱心中明白,必定是宫变主使前来加害,又不准这些宫人收尸,若不是自已过来看到,陈妃尸体将一直裸露于此,无人敢去收敛。</p>

他心中怒发如狂,只顾张弓射箭,又射死几人,其余一众宫人内侍吓的夺路而逃,再也不敢回头。</p>

见众人如此,李忱心中怒气泄尽,又觉后悔,再转回头看看陈妃,却显是返魂无术,心中一阵悲苦,加之心力交瘁,只觉眼前一黑,已是晕倒当场。</p>

待他悠悠醒转,心中却已有了计较。知道今日事太过凶险,那些人既然来杀害自已母亲,想来也不会放过自已。若不是他一心前来紫兰殿探视陈妃,只怕这会子已经被乱兵杀死在五王院中。</p>

好在此时已近天明,适才还在宫中乱纷纷走动的禁军兵士已然全数不见。李忱召回适才躲避的宫人内侍,派了几人出去打听。</p>

及到辰时,太阳升起老高,却并没有每日里的钟鼓报时声,亦没有召集上殿的钟声。</p>

至于派出去打听消息的宫人内侍,一个个均是消失不见,无人回来。</p>

耽搁越久,李忱越觉不对。他原本呆坐于殿下石阶上,此时忍耐不住,便欲往紫宸殿去,看看皇帝如何。</p>

只要皇帝还在,那么一切都不成问题。若是皇帝也被人在乱中杀死,那么万事休说。</p>

他正欲往外,却见在五王院中服侍自已的宫人九妹自外匆忙而来。</p>

“殿下,奴婢唯恐殿下往紫宸殿那边去,还好殿下尚在此处,真是大幸。”</p>

李忱冷眼看她,见这九妹脸上满是汗珠,将染满灰尘的脸蛋冲出一道道难看的斑痕。原本的首饰佩服亦全然不见,头发亦只是简单束起了事。</p>

这样的打扮,不但不似高位的尚寝宫人,反而如同粗使奴婢一般。</p>

只是天生丽质难掩,虽然扮相狼狈不堪,走近李忱身前时,还是让他觉得眼前一亮。又见她小嘴微张,又是焦急,又是欣喜的神色,李忱心中大是感动。</p>

只是现下这般情形,他却无心顾及这些,只沉声问道:“你这话是何意?紫宸殿那边去不得么?”</p>

“殿下,奴婢在天未亮时,见禁军大队出宫。适才又听人说,陛下昨夜服丹,不幸驾崩。奴婢害怕殿下出事,这才过来寻找。”</p>

李忱只觉眼前一黑,差点儿立身不住,将头用力一摇,恨声道:“此话是真是假?父皇服丹多年,怎么会突然崩殂!他身负天下安危,身边侍从众多,谁能加害于他?你敢说谎骗我?”</p>

说到这里,他伸手双手,将那九妹的脖子卡住,狞声道:“你必定是在骗我!”</p>

摇了半响,见那九妹满脸涨红,喉咙卡卡有声,眼眶亦是泛出泪珠,却仍是一脸倔强不服,并无虚怯害怕之色。不禁将手一松,听她说道:“殿下,奴婢性命卑贱,不算什么。不过殿下乃千金之躯,千万小心才是。”</p>

“你为何要帮我?”</p>

“殿下,当日奴婢吟诗出错,贤妃娘娘正要责打,幸得殿下求情,这才饶了奴婢。奴婢虽然卑贱之身,却也知道有恩当报。”</p>

李忱摇头一叹,知道这宫女所言是实。</p>

然而别说是他,就是这眼前所有的宫人内侍,谁也不会相信皇帝嗑药嗑出意外,不幸身死。</p>

昨夜宫中军士来往,今晨大股军人又被派将出去,显然是往十六宅去诛杀失败一方的亲王。不是丰王,便是遂王遇害。</p>

而胜利者是谁,谁自然也就是杀害陈妃和皇帝的凶手。</p>

李忱想到此处,反而不再着急。他微微冷笑,心中暗道:“他们昨夜急着诛杀对手,谋害皇帝,来杀我和母亲,想必是顺手为之。乱中取人性命,将来局势稳了,再来下手谋害皇妃和皇子,必定有伤清名。是以要趁着兵乱时,将我母子二人一道解决了。”</p>

丰王与他的母妃牛昭容,与李忱母子还算和睦。唯有郭妃盛气凌人,常与陈妃发生争执。李忱初时不解,后来才知道陈妃原是服侍郭妃的婢女,一朝得意,竟然平起平坐,郭妃自然不爽之极。</p>

两边你来我往,斗了不止一次。李忱年幼,皇帝也并没有公然说过要立他为储,是以昨夜两边斗将起来,有心有闲,来诛除李忱母子的,定是郭妃无疑。</p>

他正想的发呆,却又听那九妹向他道:“殿下,恕奴婢多嘴。昨夜禁军来回奔走,先至紫兰殿,然后往五王院,想必是要杀害殿下。殿下侥幸躲过眼前一劫,将来如何,还要早做打算才好。”</p>

李忱被她点醒,忍不住点头,答道:“正是如此。只怕他们一不做,二不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p>

他话一说完,心中已经有了计较。抬眼看去,见这紫兰殿中原有的宫人内侍已多半回来,只是昨夜自已发狂,他们都是面露畏怯之色,不敢近前。他颓然倒地,向九妹道:“孤只觉头晕难耐,难以支持……”</p>

一边说,一边软软睡倒,那九妹慌忙将他扶住,又转头招呼其余宫人前来,众人合力,一并将他抬入殿中,放在榻上。</p>

只是此时陈妃已死,皇帝亦崩,他往日受尽宠爱,若是身体不适,早有人去通传太医,今日此时,各人只能先将他放在榻上,却再也别无动作。</p>

李忱斜眼看往殿外,心中一阵茫然,心中明白,往昔尊荣已经过去,皇帝已死,新君登位,将来如何,终究要靠自已了。</p>

</p>

本来这一章要拆两章,留一章到十二点后发,不过我估计我能上榜,不想让大家久等,现在先上传了……十二点后起点新一周数据清零后,在线的,有票的同志们给唐风投票吧。大家自由心证,喜欢就投。</p>

还有,主角这一章后,有一个大跨度的时间跳跃,成年了。而且,历史的车轮在他十几岁的时候有一个转向……这样恶俗的解释就是告诉大家说,之前我写的这些,其实是主角身处时代和背景的交待。一些大的背景设定和错踪复杂的朝局关系,得先交待一下。</p>

若是纯架,我不必写这么多了……我编就是了。写历史背景的架空,难呐。</p>

闲话不说,成年后的李忱不再是皇帝和母妃的乖宝宝,有他自已的大舞台了,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唐风,多谢。(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