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十六宅(七)(2 / 2)

唐风 淡墨青衫 0 字 2021-07-29

“殿下,臣此次来京,便是李德裕要弹劾牛僧孺,李逢吉二相,表章已在路上,臣奉了他的命令,来京打探消息。”</p>

李忱嘿然笑道:“此人一向以刚直清正闻名,牛儒孺、李宗闵、李逢吉等人一向排挤他,使他不能入朝,这口鸟气他能忍到现在,却也是难得。”</p>

叶听雨闻言却道:“其实他到也并非能忍。只是势不如人,不得不曲从耳。牛僧孺与李宗闵到也罢了,这李逢吉却是王守澄的心腹。虽名宰相,其实是宦官的家奴,人所鄙之。李德裕之不得意,十有八九要落在此人的头上。”</p>

“诚然,若不是李逢吉近日与王守澄翻脸成仇,李德裕也不敢有所动作。”</p>

得李忱肯定,叶知雨双手一合,猛然一击,微笑道:“这实在是殿下的棋步下的妙!先是交结李逢吉的侄子李训,怂恿他与江湖术士郑注直接投靠仇士良,两人以仇士良的实力,直接与李逢吉翻脸,其间又有宦官内斗势力消解,只有这般,才能将整个朝局内僵死的横盘活。若是两边仍是均势……”</p>

说到这里,他也闭口不言。扰乱朝局,以便混水摸鱼,从中渔利,这是李忱的主张。</p>

这样的事情,虽然堂内诸人都是心知肚明,却也不能明言。</p>

李忱横他一眼,也不斥责,只沉吟道:“陛下对左右中尉仇士良、杨钦义越发信重,王守澄年老多病,已经渐渐失宠。李逢吉罢相之期不远,他一失势,牛僧孺自然是头一块被搬动的石头。”</p>

转脸又向宁知远问道:“李德裕以何理由弹劾牛僧孺?他的父亲李吉甫为相时,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参与科考,因上书得罪宦官,被贬至地方,不得留在朝中。牛李二人,因此深恨李吉甫不肯相救,由此结仇。这一晃二十多年过来,两边已由私仇转为党争,若是李德裕没有拿的出手的理由,只怕又是一场混斗,最后不了了之。”</p>

“殿下,此次弹劾,一半是李德裕渴欲入朝,另有一半,到确是牛僧孺等人活该!”</p>

宁知远为人一向平和,现下如此说话,竟致语含怨毒,堂内诸人一时均是大为诧异。</p>

李忱脑中电光火石般的一闪,已经知道端底。不禁长身而起,叹道:“维州之屠!”</p>

各人均是默然,半响之后,方由王式答话道:“维州一事,太伤天和,大损我大唐声威,牛僧孺其过难辞,委实该死!”</p>

这维州一事,乃是发生在五年前的一桩惨事。当时的吐藩大将叛离,往大唐境内,投靠当时的东川节度使李德裕,愿意将境内的石堡城献给大唐,以求得容身之所。</p>

那石堡城易守难攻,玄宗年间,节度使高仙芝以十余万大军狂攻半年,死伤过半,才攻下只有千人防守的石堡城,其艰险若此,又身处咽喉要道,实为兵家必争的重地。</p>

李德裕世家子弟,如何不知道其中厉害。当即收容敌将,意欲派人前往接收。他一面答应对方条件,命他们全数来降,一面立刻禀报朝廷,请求批准。</p>

怎料表章一入长安,却被牛僧孺数言否决。道是什么大唐天朝上国,与吐藩友好多年,得一小城而失盟友,诚为不智。况且边衅一开,耗资亿万,其实得不偿失。</p>

他是宰相,敬宗不问国事,政事堂内又多是牛党成员,合议之后,便命李德裕将降人送回。</p>

李德裕虽然恨极,却也是无法可想。当即将过千吐藩降人在维州阵前送交吐藩,任凭他们处置。</p>

当日朔风飞扬,维州城下血气冲天。千多名吐藩降人被当场以各种惨烈之极的方式屠杀。</p>

唐军立身城头,眼睁睁看着原本寄望于自已保护的吐藩降人惨死当场。各人抽刀拔剑,直欲冲往城外与敌拼命。</p>

李德裕拼命约勒住部将军士,自已却猛击城碟,直至手掌破裂,血染当场!</p>

如果说维州之屠以前,是牛党中人一意针对他,维州事后,李德裕对牛党已是恨之入骨,直欲除之而后快。</p>

此等恨事,早已传遍大唐,成为士大夫并武人心中的奇耻大辱。</p>

李忱每常在家想到此事,亦是扼腕长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故,他对牛党中人从不肯稍加辞色,宁愿派人在李德裕身旁为官,相机支持,必务使李德裕能够入朝。</p>

他按臂沉思,半响过后方向诸人道:“如此,牛僧孺离朝已成定局。皇帝虽然昏庸,却也知道维州一事全是牛党之过,心中早已不喜。再加上仇士良等人居中帮忙,大事已成矣。”</p>

又目视诸人,沉声问道:“当日尔等劝我不必结交朝官,只与地方节度示好。今日事已至此,朝局如同浑水,涉足过浅,徒劳无益,涉足过深,只怕淹死其中。我欲做一番大事业,重复大唐盛世,诸君有何以教我?”(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