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南方 第十五章 向前(3)(2 / 2)

逆流天下 淡墨青衫 3907 字 2019-09-15

“老总兵”自然是一种极为尊重对方地叫法。奴尔哈赤起兵之初,除了各旗的旗主贝勒外,封到总兵这一级就是最高地官职了,眼前坐在勒克德浑左手边的老将就是镶红旗地固山额真三等子老将叶臣。

还是在奴尔哈赤的时代,叶臣就已经跟随在天命汗的身边,讨铁岭,打蒙古,天命汗死后,他成为十六大臣之一,辅助天聪汗,然后天聪汗死,这个老将已经是八大臣之一,一旗的都统,论起资历来说,在当时满族人平均寿命不到四十的时代,这个老将已经是清太祖时代诸将军中硕果仅存的一位了。\\\

摄政王调回了多铎这个弟弟,同时也把两白旗的兵马主力调回了北京,接替多铎和继续攻打江南的任务,就落在了两红旗的身上。

对这个任务,两红旗上下并没有什么抵触的心理,相反,因为知道江南地广人多,极为富庶,接到这样的军命后,两红旗上下都是欢欣鼓舞,高兴的很。

只是在扬州两三个月后,这种高兴的心情渐渐起了变化。

扬州经历过十天的屠城,虽然后来封刀并且努力恢复城市的面貌,被大火烧掉的地方也并不多,不过除了逃走的部份百姓外,其余的扬州人多半在十天的屠城里被杀害了,剩下的百姓不足三万人,剃了头发,终日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没有半点活气,极大的城池内除了驻军外就很少有人的踪影,原本热闹繁华的扬州城如同一座死城一般,到处都是吃死人吃的两眼通红的野狗……这样地情形。就算是女真人这样的未开化的野蛮人,也觉得满不是味道。

而南征大局就不必提了,由于大局的演变,清军没有能够征调起足够渡江的船只,如果仅靠临时打造地小船和木筏渡江。\\\在对方还有抵抗意志和能力的时候无疑就是送死。

所以在接替多铎之后,勒克德浑并没有什么办法打破眼前的僵局------他手中只有一万多人的旗兵,三千人的披甲,虽然有十几万投降的明军可用,不过这种军队只能打顺风仗,如果让他们与八旗兵一起去拼力苦战,很有可能就引发军心崩溃。到时连隔江相峙的本钱都没有了。

不过勒克德浑麾下地将领们对他的这种苦心却并不能全然理解……也难怪这些八旗将校们不满,自从几十年前天命汗的时代起,八旗军就所向披靡战无不胜,除了宁远一战在大炮底下吃过亏外,旗兵野战攻城哪里还败过一次?,清军这几个月来一直缩在扬州。除了把扬州附近的州县扫除干净外,根本没有进一步军事行动的打算。这不免让骄傲的八旗将士们有些难堪,不过勒克德浑坚持要等英亲王在江西和皖南等地展开行动之后再动手,也未尝没有一些道理……在明军严阵以待地前提下仍然正面进攻,这在军事上明显是不理智的。

军心不稳,将校心里不服,勒克德浑心里清楚地很。今天的这场宴会全部是按满洲的老规矩来进行,大家盘膝而坐,用小刀吃白肉,没有明显的上下尊卑之别,这也是这位多罗贝勒宁愿放弃自己爱新觉罗家族子弟的尊贵与架子。纡尊降贵与众人如此这般。就是想要解决掉争执与不和,把军心重新稳定下来。

不过贝勒爷的苦心很明显没有得到完全的理解。叶臣做为勒克德浑的副将原本就并不如何服气,这个老将做一旗都统的时候。勒克德浑还是个半大孩子,就算是勒克德浑的阿玛,在叶臣随着天命汗东征西杀地时候,也只是个半大孩子罢了。做为一个老八旗将领,叶臣完全不能理解勒克德浑地顾虑之处,在他看来,八旗自兴起那到起就没有害怕过敌人,勒克德浑对大局的谨慎和对曾志国地重视让这个老将极为不满,如果不是顾及到将帅失合会影响大局,这个老将早就会有所表示了。

现在主帅又提到那个曾某人,叶臣很不耐烦的说道:“六万人又怎么样……松山时,明军还有十三万人咧!”

松山与大凌河之战叶臣都是前锋营地将领,冲杀在前,立下赫赫战功,那个时候勒克德浑还只是毛头小子……听到老爷子又在摆战功说资历,勒克德浑苦笑一声,摊手道:“南朝唯一能打一打的将领,就是这曾某人了,别的明军六十万也是没什么。”

他所说的倒也是事实,现在放眼看去,明军多兵而少将,其实很多明军战兵都能打一打,在清朝早年的征服江南的战役中无往而不胜,往往是将领无能,经常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却被劣势的清兵所击败,这也是南明不能立足的原因之一。

一直到李定国的出现,才改变了这种窘迫的情况……不过这是后话了。

对于勒克德浑这次的评价,在场的八旗将领都没有什么反驳的意见,就是叶臣也叹一口气,摇头道:“和蛮子打了几十年,能带着千把精兵挡住咱们追击,还救了这么多人过江,这个曾志国是个勇士。”

勒克德浑眼中杀气一显,沉声道:“此人不除,我大清想混元一宇统一天下,难!图赖带着一队白甲,居然让这人一个人杀了,此人诚有万夫不挡之勇。”

在场诸人都是心有戚戚,自从图赖死后,清军每个高级将领的护卫都被增强了,而曾志国勇冠三军的神话也在大江南北流传,南明小朝廷能重用曾志国,也是要借助他独力杀图赖的勇名。

“总之……”叶臣杀气腾腾的说道:“咱们现在等英亲王的消息,这倒不妨,不过睿王的剃发令,我看要强力推行,贝勒爷坐镇扬州以来,虽然下令剃发,却很少杀人,这样下去,还有谁把咱们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