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九回 革命上心头(1 / 2)

逼上梁山 问天 3452 字 2019-09-16

 律大石,辽天庆五年进士出身。

辽天庆五年,也就是大宋政和五年。耶律大石此时可谓是一个新鲜出炉的进士。

对于这个进士身份,耶律大石一直还是很得意的。要知道:契丹皇族多喜汉文化,可真正能吃透的,并过他们大辽领地内的那些汉人,而夺取到进士身份的,却只有他耶律大石一个。

可是!此时的耶律大石,却只有心惊!害怕!恐慌!

他怎么知道我是进士出身?难道大宋细的作消息传递,已经如此快捷了不成?如此,我大辽虚实,他们岂不是尽知?这可如何是好?

耶律大石心惊、害怕的都变了颜色。

没别的,这不是耶律大石胆小。而是李民随口说的这个事实,对与如今的耶律大石,以及耶律大石想要进行的大计,实在是太有阻碍了。

要知道,耶律大石虽然对他这个进士身份很得意,他耶律大石再得意,他这个进士身份在外人的眼里,尤其是宋人的眼里。也毕竟还是不如他耶律大石契丹皇族的身份来的显贵。在这大宋,别的不成,可论进士出身,在这大宋,那可是一抓一大把,也就是他们契丹族才对此觉得珍贵。

故此,耶律大石在来到大宋后,根本没有对外人说过自己的进士身份。免得让人觉得他显摆,轻浮。而且,他来大宋也不久,也跟本没有机会跟宋人说他中过进士。

可如今,李民却一口道破了他的进士身份。这只能说明大宋在他们辽国境内有细作。

对于这一点,耶律大石毫不奇怪。这就像他辽国也同样在大宋安排了细作一样。这都是很正常地国家举措。

何况,辽国境内的汉人,那可不是一般的多。比之辽国本族的人口还多。在辽国朝中为官的,也不在少数。其中有一二心往大宋的细作,也就更正常了。

但是!关键是这个消息的传播度。如今的细作,可没有什么电台、电报地。耶律大石也更想象不到这方面。在耶律大石的知识体系中,一切细作的打探来的消息。除了不怕泄密的飞鸽传书,都得靠人来传递。以辽国到大宋的距离,再加上路上地边卡哨所。这消息的传递。绝不可能比他耶律大石骑马紧急赶路来的还快。

他耶律大石可是刚中进士不久,就接到了耶律延禧的任命,来大宋观礼的。而且,由于国内的状况。他也是快马赶来大宋。就连这李民在大宋的地位,也是来到大宋东京后,才由潜伏在大宋的细作回报地。这消息,都还没传回大辽呢。这足以说明大宋的细作,要比他大辽,强了许多。

这一点,耶律大石却是屈了他大辽的细作了。李民和大宋地情报部门,却是完全不挨边的。

不过。若光是消息传递迅捷,这要是搁到往常,也绝对不会让耶律大石如此失色。但这时节太微妙了。连他耶律大石中进士的报告都尽人皆知了。他们大辽如今的困境,又怎么可能没有细作报告?

耶律大石强自压抑了自家心情,先前的气势,却已经全都没有了。只是无奈地对李民说道:“国师好见识。佩服。只是国师如此说,想来也已经知道了我的来意。却不知国师意下如何?”

耶律大石不愧是未来的西辽皇帝。为人倒是痛快,很有担当,只是想到李民已经知道了他大辽地如今近况。当即就敞开说了。很有霸者雏形。

只是,耶律大石却是高估李民了。李民不过是占据了后世一些知识,哪里能猜耶律大石要干什么。何况,耶律大石此时出现在大宋,本来就已经是历史偏离了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