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李靖定渤海(2 / 2)

隋末逐鹿记 梧桐疏影 3709 字 2019-10-08

然而,郡内的一些高门大族和豪强势力都反对他这样做,在这些时代精英看来,高畅所颁布的

令对那些贱民太过照顾了,对世家豪族的发展有所限不尊圣人,狂妄地自称神灵下凡,打压儒,道,释三家,因此,断不可与之同流合污,在他们想来,高畅就算平定了幽州,和幽州铁骑一番大战,实力也肯定有所损伤,断不会这么快就派兵进攻渤海,他多半会修身养息,积累钱粮,为大军日后南下争夺中原腹地打下基础,像渤海这样对其毫无威胁的小势力多半会置之不顾,所以,没有必要为了一时的安全向其投诚。

王孝师之所以能占据渤海,完全是因为他得到了豪族的支持,所以,面对大多数豪族的反对,他只好否决了向高畅投诚的计划。

然而,出乎那些精英份子的意料,高畅回到河间不久,一只夏军就渡过运河,进入了渤海地界。

七月五日,李靖攻清池。

当地豪族段玉章蛊惑当地军民,说夏军乃虎狼之军,一旦城破,必定屠城三日,杀累收刀,于是,他募集了本族勇士和当地青壮协助郡丁守城,殊死抵抗。

然而,士气不管如何高涨,也是需要一些客观条件支持的。

清池这个城池城墙低矮,没有护城河,夏军来得太过突然,城防工事也为修筑,郡兵武器甲冑都不齐全,而与之相比,夏军的攻城器械甚为齐全,几乎是不需要什么休整,就搭建起了冲车和投石机,只是一个冲锋,前锋部队就上了城墙,攻破了清池。

攻下清池后,夏军并未像段玉章宣扬的那样屠城三日,进城之后,由于没有那么军营来容纳这三千军,士兵们大多就在街上席地而睡,没有人私闯别人府邸,就算是向市民要一碗水喝,也彬彬有礼,绝不强讨。

不管什么安民告示都比不得这亲眼所见,很快,清池人就像接受自己的子弟兵一样接受了李靖率领的夏军。

在李靖军中,有不少文官,城破之后他们就派上了用场,以他们为首,再加上当地一些和段家不对付的豪族子弟,他们组成了新的清池政府,负责安定民心,颁布政令。

段玉章由于抵抗天兵,段家一族的田地和家产大部都被充公,家丁被解散,随后,清池的敌情司人员跳了出来,在他们的怂恿下,一些曾经被段族欺压,被其迫害的人们跳了出来,向新政府控告段式一族,经过一番审查,段氏的罪行证据确凿,于是,段玉章和某些罪大恶极的族人皆被判斩首之刑。

由于说书先生,以及进驻清池的白衣神官的大力宣传,舆论走向被夏军牢牢地掌控在了手中,清池的民心很快就安定了下来。

段玉章的前车之鉴在此,李靖军后面的行动就快速了许多。

七月十日,李靖攻克盐山。

盐山的守将也是一个死心塌地反对高畅的家伙,他决定据城死守,然而,城内的某些豪族害怕得到段玉章那样的下场,当天晚上,那些豪族子弟就偷偷打开他们控制的城门,放李靖军入城。

盐山攻克后,紧靠河间的南皮向乐寿派出了使者,主动投降高畅。

随后,乐陵,无棣,饶安三城也不战而降,李靖军进抵渤海郡城阳信城下。

李靖军抵达阳信城下后,城内守军分为了两派,仍然在为投降还是交战争吵,在敌情司安排在阳信的细作的鼓动下,城内人心惶惶,忐忑不安,一部分浪荡子纷纷上街来,打家劫舍,无所不为。

王孝师是主降一派的代表,他虽然掌握着郡兵,然而主战一派的代表势力也很强大,这其中以清池段族的亲家阳信陆家为代表,他们认为投降高畅不过是晚一点死而已,倒不如轰轰烈烈地杀上一番,对方只有三千人,阳信作为渤海的郡城,城墙高大,护城河宽广,再加上郡兵和各族私兵相加,人数不在对方之下,高畅军要想攻下阳信,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城内存粮也有不少,支持半年绰绰有余,等到那时,高畅还能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吗?

在某些敌情司细作的挑拨下,忠于王孝师的人和陆家的私兵打了起来,内乱一旦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孝师只好一条路走到黑,打开城门,放李靖入城,让高畅军来稳定乱句,恢复治安。

如此,李靖只花了一月不到的时间就占据了渤海全郡,将那些反对高畅统治的世家豪族大肆打压削弱之后,他率军南下来到了黄河,准备渡河进攻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