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面基皇帝(2 / 2)

利刃如霜 宁溪南 0 字 2021-09-01

况依臣判断,此际吐蕃未必敢乱动,而河中怀光军心离散亦需时日将养,臣也是想趁着这个机会去蔡州走上一走,以免贻误时机。”

“可的所握,不要勉强。”

“陛下放心,臣有准备。现在京畿平定,只需打通漕运便可安抚黎元,臣必须去,也必须胜。”

“好。好。你有心了。”李适负起手踱了几步,握了握拳头:“陆卿,着张增充天下兵马副帅,各道府州军马均需听从调度,尽力配合。拟诏。”

“陛下,”张军用眼神止住陆贽,拱了拱手:“山南诸道诸军已连战经年,疲惫伤损,此番臣前去就不加调度了,以免坏了地方势态。

臣只需一路通行即可,若能备些粮料最好,其他就免了吧。”

“陛下,臣以为此诏可下,至于调不调度,张节镇自可按需机动,以免有需不应贻误时机,而且此去蔡州水路纵多,船只诸物也要方便些。”

李泌上前一步拱手发表意见。

“正是,陆卿拟诏吧。张卿,”李适摆手让陆贽去工作,扭头看向张军:“不知你送了什么给某,还需某亲自启看。”

“陛下,是臣亲手所制的镜鉴,天下间目前只此几面。”

镜鉴?李适挑了挑眉毛,吩咐把东西拿进来。

“可是有所不同?”

“陛下亲自验看便是,莫要惊吓就好。”

“镜鉴有何惊吓之处?”李适看了看张军,看了看放在面前的礼匣。来回看了几遍:“镜鉴?”

“镜鉴。陛下安心,臣不敢欺君。”

李适过去看着礼匣想了想,伸手打开帛封,扭头看了张军一眼,这才掀开盖子。

啊呀。啪的一声合上礼匣,李适叫了一声连退了好几步。

“陛下。”霍窦两位大监跑过来挡在李适身前,李泌和李勉惊疑未定的看着张军,殿外禁军都惊动了。

“没事,朕没事。”李适制止了要进来的禁军,看了憋笑的张军一眼,又看了看礼匣,再次走了过去。

这次有了心里准备,慢慢掀开匣盖往里面看。

一眼,再看一眼,再看。

最后李适把匣盖翻开放到了一旁,趴在礼匣上仔细打量起来:“这便是我吗?”

“是,镜中便是陛下真容了。”张军回了一句。

“这是张卿亲手所制?”

“是,试制了几日方成,只给家中留了一小块。”

“竟然如此清澈,朕到是被惊了一下。可会锈蚀么?”

“只要不泡水,可用数年不会变样,亦不会锈蚀。”

“此是何物所制?”李适伸手摸了一下,在镜面上留下一个爪子印:“却是摸不得么?”

“无妨,以潮布擦拭即可,只是小心不要磕碰重击,此物名玻璃,却是轻脆易碎,陛下只须将此镜如此摆放就行了。”

张军过去拿起一面镜子,把后面的折叠支腿立起来支撑好。

李适两边看了看,点头。明白了。

“众卿,都来看看,张卿所制此镜清澈至极,实在是神物啊,连发须皆是看得清清楚楚。”

李泌李勉霍仙鸣窦文场依令凑了过来,一个一个去镜前观看,无不惊叹连声,到是没和李适一样被吓了一跳。

“此物……玻璃,可是很难获得?”

“是,需重重烧炼,手段有些复杂,十炉可得二三炉的样子。臣教了几个匠作日日试炼,日后若是产出会在西市进行交易。”

“此物,只怕非凡人能使得呀。”李勉感叹了一句。这特么几个人能买得起?

“陛下。”张军扯了扯李适的袖子:“玻璃未制成镜之前却不是这个样子,而是透明之物。”

他伸手去礼匣里翻了翻,把下面的玻璃片拿了出来举在眼前让李适看:“此物防风防雨防尘,清澈透物,只要陛下首肯,臣可用此物镶装大明宫诸殿之窗户。”

“有何作用?”

“陛下,装了此物,人在室内即可观看外面,阳光可直接入室,而且风雨不透,灰尘不进,冬日亦可隔寒,只是夏日屋内会闷热些,开窗即好。”

“果真?”

“果真。臣已在家中尝试过了,臣妻与小女欣喜异常。”

“节镇,此物……所需甚贵吧?”李勉在边上问了声。这东西是不是得特别贵?

要是贵重,那皇帝就别想了,大臣都不会同意。

“东内诸大殿,陛下之诸寝宫,由某进献,不需宫内糜耗。”张军回了李勉一句。

“此物可贵重?”李勉又问了一句。

还是那个意思,如果这东西太贵了,你献也不行,不能开这个头给皇上养成不良习惯。

“陛下,借一步说话。”张军扯了李适一下,两个人走到一边。

“陛下,此物虽然复杂,但实际制做糜耗却可承受,只不过甚为稀罕,前人未知。臣想造此物售卖以换军耗。

若陛下许可,此宗生意臣与陛下合作,臣来造售占十之七成,陛下占三。此事可派霍大监与臣勾兑,以资内库。”

“可是需某做些什么?”李适看了张军一眼。

“陛下,此物却不是太好运输,需要多办工坊,亦需防人窥视。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张军把事先写好的合作章程背对着众人拿出来塞到李适手里,冲他使了个眼色。

李适接过来塞入袍袖:“若如此,那便依了张卿便是,也是利国之好事。”

“谢陛下。”

“陛下。”李勉叫了一声。

“李卿不要问了,便如此吧。”

“张节镇。”李勉掉转炮口。

“李相。”张军苦笑,走过去抱了抱拳:“李相,此物虽然略为贵重,但可制造贩售,本府欲以此物经营充换军费物资,还望李相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