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两难】(下)(1 / 2)

 没想到那东胡大军中短时间又增加了百余辆投石车,密集的巨石雨点般投射到城墙之上,“床子弩”被摧毁大半,巨箭攻击的威力顿时渐弱了下去。

东胡一方号角响起,十万名弓弩兵同时开始发射,他们的目标锁定在我方的外层防线之上,密集的箭雨倾泻而下。

城外位于壕沟中的数十万士兵被湮没在一片箭雨之中。

燕元宗吓得身躯瑟瑟发抖,一张面孔毫无血色,在两名侍卫的扶持下向城墙走下去,白晷使了一个眼色,李卫率领八名武士亦步亦趋的跟在燕元宗身后,这个冒牌燕元宗在将士心中无疑还是大秦的皇上,对稳定军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东胡在一轮羽箭之后,竟然暂时停下了攻击,大军后撤一里左右。

我方也得以片刻喘息之机。

行军医生慌忙为受伤的士卒治疗伤情,到处都是一片凄凉景象,白晷穿行在城墙之上,慰问受伤的士卒,雪终于停了,气温却变得更低,我们只有依靠不停的走动来保持身体的热度。

我的左臂也被羽箭擦破了一层皮,焦镇期找来洁净的白纱和烈酒,将伤口消毒后,为我包扎好。

我笑道:“区区皮肉之伤,用不了如此仔细。”

焦镇期道:“我临来之时,瑶如姑娘和采雪千番叮咛,一定要照顾好公子,我岂可有负她们所托。”

眼前浮现出瑶如和采雪娇俏可人的俏脸,我内心忍不住一阵悸动,不知此次我还有没有机会重新返回秦都,享受伊人似水柔情?

周围伤兵的呻吟声,让我重新回到现实中来,我接过焦镇期递来的酒壶,仰首喝了两大口,暖融融的感觉从胸腹之中升腾而起。

焦镇期低声道:“秦军的箭矢应该还可以支持三天,可是所存粮食最多只够两日食用,东胡大军只需以静制动,只要等到城内弹尽粮绝,蛮州不攻自破。”

我点了点头道:“如果补给不能及时跟上,蛮州城根本支持不了太长的时间。”

焦镇期向四周望了望,压低声音道:“公子难道就陪着众人在这里坚持下去吗?”

我确信周围没有人听到我们的对话,这才小声道:“白晷对我们重点关照,想从这里逃走应该很难,再说……晶后既然决意放弃这两座城池,即便是能够逃离出去,恐怕也难逃被秦人对付的噩运。”

城门处忽然发生一阵骚动,却见两个士兵搀着一个血淋淋的汉子向这边奔来,仔细一看,竟然是先锋营的统领宗豪。他浑身俱是箭伤,最重处大夏中文伤在左胸,三支长翎贯胸而入,鲜血汩汩不止,眼见已经气息奄奄。他被白晷派往雁州求救,却不知怎么招此噩运。

白晷大步抢了上去,扶住宗豪双臂大声道:“怎么了?”

宗豪充满悲愤道:“岳驰竟……那帮狗贼,非但不让我们入城……还……还……让人射杀……我们……我带去的三百名兄弟……全都……”

白晷用力的攥紧双拳,骨骼关节发出啪啪的响声,显然愤怒到了极点。

我诧异于晶后所表现出的实力。她又怎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控制诸多边关将领?岳驰竟、赵青涛这一个个武将又怎会突然改变自己的阵营?以白晷的实力又怎能如此的不堪一击?

东胡大军在第一日攻城之后,便再也没有任何的举措,于城外扎营,暂时调养生息,第二日午夜时分,东胡赫连驰太部七万铁骑兵合秃颜部五万铁骑兵,三万弓弩兵,五万步兵在夜色的掩盖下率先向蛮州外层防线发起攻击。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将正在酣睡的我惊醒,城墙之上亮起点点烽火,埋伏在城外东西壕沟的一万名弓弩手向对方开始施射。

东胡铁骑兵行进速度竒快。箭雨未能遏制他们的行进速度,同伴的死亡反而激起了东胡人血液中的强悍与凶残,他们的呼号咆哮声震彻整个夜空。

铁骑兵在箭雨中推进到外围防线以前,壕沟中的秦兵书启三丈左右的长矛,这种武器是用来对付骑兵最有效的方式。

骑兵一排排的倒下,可后排骑兵仍然层出不穷的冒出。

东胡大军在先锋军攻入外围防线之时,全军开始向城墙的方向缓慢靠拢。

白晷向空中射出三支色彩不同的响箭,城门洞开,一支四万骑兵组成的精锐部队从城门冲出,出门后分成两部,分别攻向东胡军队的两翼,他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摧垮东胡大军东西两翼的弓弩营。

蛮州城前陷入一场血腥的混战之中,黎明时分这场残酷的战事方才暂时停歇。

外层防线依靠地形的掩护成功的阻截住东胡人的进击,是战东胡人损失惨重,死亡八万,伤六万多人,而且他们的弓弩营被我方骑兵摧毁大半,远距离攻击能力受到重创。

秦军死亡四万余人,伤两万,损失仅仅相当于东胡人的一半,在这种意义上来说,白晷取得了一场不小的胜利。

白晷又向城外防线增派了五万名士卒,从他的表情来看,这场胜利并没有带给他任何的宽慰。

燕元宗在李卫等人的陪护下,来到城墙上慰问士兵,尽管他不情愿,可是现在操纵权握在白晷的手中。

士卒因为燕元宗的到来一个个变得欢呼雀跃,白晷说得没错,如果这些人知道燕元宗的真正身份,形势将变得不堪设想。

就目前的士气来看,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粮草,应该可以击溃东胡人的进攻。

我来到白晷的身边:“白将军!”

白晷的目光始终仰望着天空。

“城内的粮草很快就会用光,将军是不是首先考虑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