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五章惊变(上)(2 / 2)

东莱太史慈 碧水龙吟 8936 字 2019-09-30

当太史慈与孔义两人匆匆来到管统的住处时,管统的房中已经站着不少探望的人。鲍信、曹操、袁谭、秦周、陆康等有身份地位之人都已经在太史慈和孔义之前赶到了这里。

待孔义和太史慈看到身受重伤,但已无大碍的管统清醒地躺在床上时,两人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对于两人来讲,事情还没有到最坏的程度,有挽回的余地。

孔义问候几句后,便向管统询问道:“知不知道,今次到底是何人对下此毒手?”

面色苍白的管统吃力地摇了摇头,眼睛却想从刚才开始起站在孔义身后面沉似水一言不发的太史慈看了一眼。显是在怀疑太史慈。

在旁边一直与管统交好的任燠鼻子里冷哼了一声,道:“刺史大人问得好,管统大人一向与人为善,更是初来乍到临淄,哪来的什么仇家,只怕是有什么人居心叵测,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对管统大人背后下毒手。

孔融看任燠的样子哪还不心知肚明,管任两人对太史慈的怀疑,不过从表面上看,也知两人的怀疑并非无的放矢,虽然心中也有点怀疑,但毕竟与太史慈处于合作关系中。最关键处是太史慈这么做是在对太史慈本身无半点的好处,可是如果排除了太史慈的嫌疑,那么别人就更无可能了。

这时,武安国匆匆忙忙赶来,众人一见,不由得精神大振,自是希望能够从武安国的嘴里听出端倪来。

孔融最是心急,一把拉住武安国的手臂紧张问道:“武将军,可查清了是谁干的。”

武安国摇了摇头,不顾众人的失望有条有理道:“这批贼子显然是身经百战之辈,个个武功不俗,而且又悍不畏死,不但伤了不少的士卒,而且其中有几人因为死命断后而被捕获后立刻咬舌自尽,在他们的身上又没有任何的标志可寻,此事十分棘手。”

孔融听了大失所望。

任燠却在一旁冷哼道:“此事显而易见,只要想想现在在临淄谁的手下有如此能为,连临淄的守卫都无可奈何,手下的士卒又是如此地勇猛效力,这人便呼之欲出了!”言罢便冷冷地看向太史慈。显是已经认定下毒手的便是太史慈。

甚至在旁边的不少人中也是这样认为的,毕竟前几天太史慈与管统间的矛盾为众人所共睹。

更有人想到太史慈这些天与青州刺史孔义的频频来往,便以为太史慈此举实则是孔义的授意指示也说不定。只要是明眼人都可看出孔义希望削弱郡县的力量的意愿。张举此举的毒辣处。

只有曹操等少数了解太史慈性格的几人心知肚明此时必非太史慈所为。但此时亦爱莫能助,毕竟这种事情是需要确实证据的。

太史慈冷冷地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却在计划着如何可撇清自己的嫌疑。太史慈并非三岁的孩童,自是知道许多的事情解释无益,只会说多错多,越描越黑。

武安国虽然是粗人,但并非心智愚笨之人,虽然不喜与上流权贵交往,但冷眼旁观下还是对众人的关系一清二楚的,此时当然看出任燠针对太史慈。连忙把自己知道的内情说了出来:“任燠大人怕是误会了,其实这次管统大人能够脱险完全应该感谢太史将军。”

众人听得大奇,就连太史慈也是一头雾水。

到底是怎么回事?

武安国从容道:“管统大人遭遇刺杀时,由于事起突然,管统大人的手下侍卫伤亡惨重,这时候若不是太史将军的手下出手援助,只怕等不到本将军赶到现场。管统大人已经遭到不测。”

太史慈心中释然,同时心情转佳:这才对嘛,否则自己今天还真有点儿说不清了。

众人纷纷转头看向管统,见到管统点了点头,显是武安国说的都是实话。

任燠冷哼一声道:“管统大人被人救了不假,可是武将军怎么知道是太史将军手下的人?”

武安国不卑不亢道:“事关重大,本将军岂会信口雌黄,眼下营救管统大人的一干人等均在外厅等候,各位大人不妨问上一问。”

孔义闻言,连忙派人招进武安国口中说的几人。

半响后,刚才孔义派出去的士兵领着一人匆匆进到厅内。

太史慈闪目看去,原来是自己特种精英部队的一员偏将,名叫张戈的。

此子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别看此人其貌不扬,确实不可多得的实用型人才,一身武功与徐盛相差无几,而且为人机警,最擅长随机应变,应付突发局面,虽非将才,但绝对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中下层将官。

太史慈见是张戈,放下心来,知道此子应付眼前的场面绰绰有余。

只见张戈气度沉稳,丝毫不因为见到这么多的实权人物而感到紧张。走上前去躬身施礼。

孔义看着眼前这瘦小枯干的军士,沉吟片刻后:“今天可是你在街上出手救了管统大人?”

张戈恭声道:“回刺史大人的话,小人哪有那么多的本领?当时还有许多军中的同伴同时出手。”

任燠在旁冷冷道:“真是奇哉怪也,怎么就那么巧,管统大人险遭不测时,你们就在旁边?还有,难道太史将军的军队毫无军纪吗?怎么大白天的士兵可以随意上街也没有人管?”

此语一出,众人纷纷暗中点头,可以说任燠这句话算是问到了点子上了。因为太史慈的士兵救了管统这件事情不假,可是却出现的太突然了,除非是太史慈在暗中派人监视管统,否则当真是无法解释。

太史慈却毫不担心,因为他深知自己的手下这几年来在他的训练下,各个学会了谋定而后动的脾气。张戈绝对编好了解释眼前这件事情的说词

果然,张戈毫不迟疑道:“回这位大人的话,今天的事情确实是使出巧合,我们出门更是奉有将令,绝非是私自外出。”

一顿又道:“这两天时值临淄城三月三盛会,我们将军两日与曹操大人外出游览牛山,回来后赞不绝口。将军的小妹闻听此事后一直吵着要去,将军实在是拗不过她,才在今天命令我们保护小姐外出时的安全,正好路遇管统大人遭人伏击,这才出手的。”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太史慈表面不动声色,暗地里却忍不住喝彩起来:这个张戈果然有一套!居然把理由便到了小貂蝉身上。真难为他能想出来。

任燠不死心的问道:“不过是一个外出游玩,用得着带那么多人吗?”

张戈不动色色道:“这是将军的主意,说临淄城外不的太平,还是多带一些人手安全一些。”

孔义这时接过话来道:“此话不假,眼下临淄城外确有一伙胆大妄为的贼子,两天前居然还妄想要劫持老夫的女儿,幸好有孟德、子义和幼安以及根矩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众人闻言看向曹操等人,见曹操、管宁和邴原点头。知道这张戈说的是实话。

任燠哪会轻易的善罢甘休,嗤笑道:“这等谎话骗得谁来?谁不知道太史将军是独子,何来的兄弟姐妹?再说,即便有太史将军的妹妹在场,此刻又在哪里?”

武安国在旁接口道:“任燠大人有所不知,此女非是太史将军的亲生妹妹,而是前两天在我临淄街道上救下的一个刚死了父母的孤女,当日我也在场,亲眼见到太史将军把此女人认做妹妹。”

张戈也毫不生气,沉声道:“在我们出手前,早就已经派人送小姐回去,要知当时的场面混乱,小姐是千金之躯,我等生怕小姐受到伤害,刀光剑影的,也不是女孩子应该看的……”

太史慈此时开口道:“任燠大人如若不相信,可把我这妹子叫来问问,不就一切都清楚了吗?”

太史慈之所以敢这么说,就是因为他可以十分确定张戈一干人等在动手前肯定已经派人回去通知高顺和徐盛眼下的情况。小貂蝉那里肯定已经备好了的说词。以备在万一的情况下,令当时根本就不在场的小貂蝉可以证明张戈刚才的一番话全无破绽。

要知道张戈刻下说的谎言大部分的成分都是真实的,并且可以找到很多的证人。只有那最关键的一部分,也就是张戈等人为何会出现在管统遭受伏击的现场。

这一篇谎言娓娓道来,可谓是全无破绽。

在当时如此危急的情况下,这张戈竟能编出如此完美的理由,此人急智当真是罕见。

任燠在此情况下当然知道即便是把那小姑娘招呼来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唯有撇开不问。而且现在即便是他也已经在心中相信此事不是太史慈干的。

此时众人已经确定此事与太史慈绝无关系。

唯独在一旁的曹操眼中精光一闪,似是看穿了一些东西,不过却没有人注意到。

太史慈心中却想今次回去后定要好好奖赏张戈,难为他把这件事编的如此纹丝合缝。偏的眼前这些老辣成精之辈深信不疑。

此时,众人见管统精神越发地不济,连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这才想起管统此时最需要休息,便纷纷起身告辞。

这摊茫无头绪的乱局当然只能留给孔义处理。

太史慈出门与曹操等人告别后,带着张戈等有功之人匆匆赶回住处,路上自有许多话要问张戈等人。

眼前的危机虽然被巧妙的化解过去了,但其中的蹊跷太多!

要知在如此监视下,这张举到底是怎么调兵遣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