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章 短促突击(2 / 2)

三俄国一方面承诺除领署卫队外,不派兵至外蒙古,并承诺不将外蒙古之土地举办殖民,又除条约所许之领署外,不设置他项官员,代表俄国。

四中国愿用平和办法施再其权于外蒙古,兹申明听由俄国调处。照上列各条之本旨,定立中国对待外蒙古办法之大纲。

五中国政府因重视俄国政府之调处,故允在蒙古地方将下开之商务利益给与俄人

即俄蒙附约商务专条。

六以后俄国如与外蒙古官吏协定关于改动该处制度之国际条件。必须经中俄两国直接商议,并经中国政府之许可方得有效。”

根据这个《中俄协定》,等于中国已承认了《俄蒙条约》和**立。因此,这个协定提交国会时。即遭国会否决。之后又经四个月。其精神与前次协定完全一样。于。月4日命孙宝确签署了《中俄协定》,该协定内容如下:

“一俄国承认中国在外蒙古之宗主权。

二中具承认外蒙古之自治权。

三中国承认外蒙古人享有自行办理自治外蒙古之内政,并整理本境内一切工商事宜之专权,中国允许不干涉以上各节,是以不将兵队派驻外蒙古,及安置文武官员。且不办殖民之举,惟中国可任命大员偕同应用属员暨护卫队驻扎库伦,此外中国亦可酌派专员,驻扎外蒙古地方,保护中国人民利益。俄国一弃面担任各领事署护卫队外,不于外蒙古驻扎

兵队,不干涉此境内之各项内政,不在该境有殖民之举动。

四中国声明承认俄国调处。

五凡关于俄国及中国在外蒙古之利益,暨各该处因现势生之各问题,均另行商订之。”

照上述协定,俄国虽承认蒙古为中国之领土。然仅承认其宗主权。中国对于蒙古既不能干预其内政,又没有监督蒙古外交之专权,则宗主权只是一个空名,同时中国既承认俄蒙商务专条,即等于承认外**立。民国成立后第一桩对外交涉结果如此,招致了日后更多的丧权辱国事件!吴佩乎回到北京,才知道中俄协定,满腔的热血都凉到骨子里面。这个协定要是不关他事,自然也就无所谓,但是库伦用兵的主将是他。日后史书上写的也是他,中俄协定如此不堪,史书上难免也就写成“此人用兵不当,以致外**立!”顿时恼怒起来,找到外交部部长那边大闹。

吴佩享却不知道这个协定虽然是外交部谈下来的,但是都是经过袁世凯批准的,他这么一闹,削的是袁世凯的面子,袁大总统心情豁达,没有怎么计较,念在他征战库伦辛苦的份上,打吴佩乎到佞远在炼几年。接远苦寒,也没有什么产出,吴佩乎此前还是抚远将军,可以节制绥远各军,现在过去跟人家平级。甚至还不如一些少将官衔高,想想也知道,到绥远去没有什么好果子可吃。

吴佩享一怒之下,索性带了本部人马来投张斩,既然袁大头不肯抗御外敌,我就找张屠户,此处不留爷,爷就跑到山东去。

张斩听到这里,心里不禁感慨运气太好,北洋最强的猛将有两个。一个是徐树铮,一个是吴佩乎。至于其他的人。张斩还真没看得上。现在能把吴佩乎空手套过来。真是天大的好事。

不过凡事都有个先后,张斩现在是救**的主将,吴佩乎虽然能力出众,但是现在除了自己之外,别人都不知道,要是贸然给他一个高官。那些部下虽然不会明着表示什么,但是暗地里一定是不服气的,反倒是害了他,不如先安排一个危险的事情让吴佩享做,成了自然水到渠成。该提拔提拔,不成的话也顺带磨掉吴佩乎的傲气。

“吴团长,你能来一同抗日我很高兴,现在有件事需要你做,这件事情比较危险,吴团长可以拒绝。”

吴佩乎摇头:“张都督尽管吩咐,我一定照办。”

张斩道:“你来之前我们跟日本人大战了一场,现甩仇正在修整。日本人也在休整。我想既然吴团长建制齐些一匕不能再去日照一次,给日本人一个教!”

吴佩乎有些意外:“日军第一军可是有三个师团将近六万人,我这个团只有三千人,恐怕

“吴团长不用担心,现在日照的日军最多也就一真人,还是人人带伤的一万人,我想他们肯定在休整,警戒力量不会太强,吴团长的三千人用来骚扰也足够了。”张斩的算盘就是。如果吴佩乎能打进去那是最好,不能打进去,在外围跟日军周旋一下,让日军放弃休整,多提心吊胆几天。也就完成了任务。

要知道人最累的时候不是网打完仗的时候,而是在宣布开始休整的时候,从思想到身体都开始放松,这时候在来一次紧急调动,那种欲振乏力的疲劳可是伤筋动骨的,吴佩乎这么一闹,就能让日本剩余部队多休整一个月。

现在时间就是生命,多让日本人在日照窝一天,就能让已经动员了三十万军队的日本多花三百万日元动员期间,日军每人每天消耗十日元,一个月就是接近一亿日元。而救**这里每多准备一天,就能多出来三十名党员。一百名乡村骨干,五百名基层民兵,还有四通八达的地道,还有通过津浦路送过来的五十名经过系统培的士官。一个月下来,张斩就能把救**全部的损失补上。

“难道张都督蒋灭了日本五万人?”吴佩乎不敢置信的问道。

“没有。”张斩的话让吴佩享稍微皱了皱眉头,但是下一句话就让吴佩乎嘴巴张得大大的“只消灭了将近两万人。外加俘虏将近一万,日本第一军少了一个师团,实际人数只有三万五千左右,我们也只消灭了两万五六千的样子

这时候如果拿一颗苹果塞进吴佩享的嘴巴,都不带有反映了,他彻底被张斩这些话镇住了,过了好一会才问道:“那能不能让我看看日本的俘虏?”

“行,把日本那些校官带过来。让吴团长过目。“张斩知道吴佩乎不太相信自己的话,毕竟日照战役刚刚打完,消息还没有传播出去,谁都不会相信在兵力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张斩的救**能把具本远征第一军打得这么惨。

半小时之后,吴佩乎见到了第一师团的被俘校级军官,其中不乏吴佩享的一些老同学,看了这些军官之后,吴佩乎立马就相信了张斩的话。一支军队中最重要的就是校官系统,这只系统承上启下,下面是联系基层的士官,上面是将帅指挥中心。被俘虏的这些日本校官,足可以组织起一支旅团的校官系统,张斩说的全歼第一师团应该不假。

想到这里吴佩乎也是暗暗心惊。他一直以为救**的战斗力稍差于北洋四大镇,强于中国任何一支部队。所以他虽然只有三千人,可是还能维持相当程度的傲气,不因为别的,就因为手上的这支强兵,但是现在看来,救**的战斗力已经强于北洋军太多,毕竟就是北洋四大镇齐至,也没法取得如此大的战果,按照吴佩乎的估算,救**的战斗力至少是北洋四大镇的一倍半这么多。这么一想,本来很有成算的投靠就变成了很没有成算的投靠,吴佩乎有些沮丧的低下了头:“张都督,我什么时候可以出击。“现在的指望也就是打得漂亮点,然后用这个投名状来取得张斩的认同,赏识现在已经说不上,只能说是认同了。

张斩对吴佩乎的想法洞若观火:“好的,我预祝吴团长马到成功。“其实以吴佩乎团的战斗力来说,在张斩十六个团中,没有那只能比得上,但是战争是一门配合的艺术,张斩能把十六个团使用的梅花间竹般错落有致,日本人连二个师团都调动不清楚,等于是绑了半边身子作战。这样怎么能赢呢?

在二十世纪初的年代中,日本曾经有一刻处于非常虚弱的阶段。但是就是这样一张皮,吓住了很多的中国人。包括现在奋勇抗战的张斩,在抗战之初也打过不战的念头。但是在撑过了最初的彷徨之后。张斩现在现,日本人远没有想象的强大。而新生的民国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

吴佩乎走了,接下来他要前行三十里,然后等到天黑,那时候无论雪下不下,天气都会十分寒冷,张斩倒想看看,被誉为北洋四大镇中威名最显的第三镇第三团,到底有什么样的本事,可以让吴佩享赖为长城。从南打到北,又从北打到南。

这是天已过午,张斩亢奋劲过去了,只觉得脑袋迷迷糊糊的,交代了福尔贝克几句之后就沉沉睡去。这一觉睡得好长。等到张斩再睁开眼睛,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九十点的光景,指挥部内站满了等待张斩批示的传令兵,怕吵了张斩的休息。都静悄悄的排成一排,等待张斩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