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亮剑(2 / 2)

由于对付八路军的需要不得不一个小队一个小队的分散驻守在各个炮楼据点。作为一支野战部队,日军华北师团已经是退化的了。而且由于在华北无法做到顺利的以战养战,日军中国派遣军的实力始终无法象关东军那样膨胀起来。因为华北粮仓的粮食日军无法保证能控制住,每年都有抢粮战役。

燃积基地,例如华北最大的煤矿一井经那个字不会拼媒矿的出煤量始终在战前数字以下很多。百团大战后还整整七个多月没出煤。燃料也无法保障。交通运输完全是有一阵没一阵。所以日本华北驻军的日子一直是苦得很,尤其以驻山西的部队为最。屯年以后,华北日军是怎样一种情况呢?被服破烂;日军派遣军司令部动员华北日军扬“更生”精神,原计戈用一年的被服用两年。

装备匿乏;有的部队将伪军手里的武器弹药收缴上来自用。士气低落;旭年阳泉日军部队哗变。长治日军出扫荡时,一中队日军在与八路军接触时,把枪全部架了起来。表示不想打仗。日本驻军士兵在驻地认中国干爹的情况以后极其流行,上级司令部屡次文严厉查禁。日本这么一个国力薄弱的国家。只要不能做到以战养战,以占领地资源为驻军服务的话,那是没有持久大陆作战的能力的。当时日本华北驻军已经完全弱化了,绝对没有了打大规模野战的能力。就是说,已经被八路军基本拖疲、拖垮了。其实只要中国敢于与日本开战,并且毫不退缩坚持到底,日本是没有能力坚持下去的,八年抗战就可以看出来,日本始终没有办法打败中国,三七年的时候距离九一八已经五年,日本还是没有准备完全。在战争初期消耗殆尽之后,剩余几年基本上都是维持地盘,没有多大的能力进取。

而现在日本的实力就更要打七八个折扣了,张斩甚至能感觉到,日军甚至没办法在拼凑一支十三万人的军队,与甲午和日俄战争不同的是,日本现在失去了美英的支持,没办法依靠贷款维持战争,如果能够在山东维持战争泥潭的局面,日本人坚持不了多久的。

“不过斩哥,如果不赶快节约开支,我们也维持不了多久的。”李岱青面对张斩的乐观想法,适时的浇上一些冷水。

“哎,看来也只能跟日本人一样,分散兵力跟他们死磕了!”张斩的想法很简单,历史上怎么办的现在也怎么办,武工队这种老古董正是挥作用的时候。

“武工队?”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对于张斩说的这个东西,李岱青不太关心,他更关心一点“一个武工队队员,一年花多少钱?”

“武工队就是武衣心二汉的简称。是为恢复与开辟敌后游击根据地而组建削殊组织,花费嘛,实在是少之又少啊。大约等于正规士兵的五分之一吧。”

武工队诞生于华北敌后抗战中最艰苦的岁月,而尤以河北平原腹地的翼中区最为活跃。

武工队不是编制单位,而是任务单位。这又分几种情况,一种是抽调各不同单位的人员编组而成。就象某师为迎接军运动会而由各团抽调人员组成的足球队一样;一种是指定某个建制单位临时充当,就好比前卫连、预备队一样。在历史上,武工队可是对抗日本人的利器,武工队是在华北抗战进入最艰苦阶段后在斗争中产生和成熟的。

旧山年,日军在华北地区集结重兵,推行“强化治安运动不断“蚕食扫荡”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局面开始恶化,处在京、津、保三角地带、也就是敌人的“确保治安区”的翼中十分区已经无法坚持,其它分区的局面也面临着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特别是翼中根据地,主力部队基本无法立足而被迫撤往山区根据地的七千多个村庄,有四千多个建立了伪政权组织,我抗日政权多数无法在白天活动,有些则夜间也无法工作。

为扭转此不利局面,从略,年夏起,华北八路军针锋相对,各部队先后派出“武装工作团武装宣传队。和成建制的小分队,分赴日伪占领区的后方,宣传民众。镇压汉奸,破坏日伪的“治安。计划和重要军事设施、物资,争取和瓦解日伪军,有效地配合了正面作战和游击战争的开展。暇年,月。**中央北方局肯定了这种斗争方式,决定进一步推广,并明确了组织编制、工作任务和斗争手段。将其统一称为“武装工作队”简称“武工队。”从此。武工队诞生并在华北敌后逐渐普及,其数量亦越来越多起来,由最初每个军分区一个而变成三至五个甚至更多。

关于武工队的名称,在当时的情况下,有些地区仍然没能够统一,“前方工作队敌后工作组敌后突击组”等名称仍在混杂使用。也有的为了隐蔽,则故意使用“县游击小组联县工作组大队支队手枪队。等队号。以混淆敌人视听,但其性质却都是一样的。

武工队由军分区派出并由军分区政治部直接领导,组织关系则同时接受**同级地方委员会的领导,在职能上受军分区政治部敌工科指导。

武工队的人数,少的十人左右,多的四十余人。如翼南的武工队,要求最少的十人,最多的三十五人,山东的武工队,规定十五到三十人。翼中的武工队,开始时十到二十人,后来是四十余人,最艰苦的翼中十分区的武工队,往往只有五到七人,翼东的武工队,亦在十人以内。太岳的武工队,人数在十几人上下,晋接的武工队,最少的**个人,最多的三十人左右。其他根据地亦大致如此,但以二十人左右为最常见。

武工队设队长、政委或指导员。有的人数较多的武工队,队下还设小队。一二九师政治部曾规定,武工队的队长必须是营以上干部。政委则必须是团以上干部,其它军分区也基本差不多。而且不论队长还是政委,都以政工干部居多,

对于参加武工队的人选,在全面素质的要求上是十分严格的,文的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要会演讲,会写标语,会做敌军工作和群众工作;武的要求必须身经百战。有丰富的敌后游击作战经验,有独立活动能力,具备各种军事技能。

而占第一位的则是必须要有坚强的政治素质,能够准确掌握党的对敌斗争的政策和策略,保证在特别艰苦的环境面前不变节。这一点。是由武工队活动地区的恶劣环境和主要任务决定的,各根据地的领导人都曾反复强调。

最重要的是,武工队的花费实在很少,由于不需要进行多大的战斗。武工队的武器装备大部分为土制地雷,还有一些正规军淘汰下来的旧货,包括前一段时间俘获的大部分三八式步枪,都能成为武工队的镇队之宝,按照一个。村子一只小武工队的规模来算,滨海区六百万人就要有大约十万武工队,能够牵制至少五六万日军,但是花费大约只有日军的十分之一。

但是相对的,武工队的低廉价格背后,应该就是相对高昂的代价,如果日本大清乡或者大扫荡的话,这些武工队队员很难转移到安全的区域。而地道战则因为前期的开展不力,暂时不具备跨村转移的能力,这些武工队的处境之危险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