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民万岁(1 / 2)

 二习璋跟张斩有梁子,而且粱子环不半年前张斩雌口斗的时候,冯国樟联系江南各省,布了一个东南互保协定,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这还不算完,冯国葬还把长江封住,津浦线救**的军用物资一律扣下,如果不是张斩通过情报系统抢先得知这一消息,让李岱青到山东,化解了运输线被断的窘境,说不定还会被老冯阴了一道。这还不算最恨的。冯国璋竟然把上海的税款霸占了,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虽然说关税没办法截留,但是税款一年就是一两千万,本来都是上缴中央政府的,老冯也不客气,全部留了下来。分给东南互保的这几个省,法不责众,张斩也不能全都杀了!

所以江苏也好。淅江也好,福建也好,广东也好,这些签署了东南互保协定的省,有一个算一个。见到张斩都要乖乖出钱,其实也是前面做了初一,害怕张斩再做十五,交出来的保命钱。

也就是张斩能缓过来这口气,才有今天要账时候的风光,如果张斩那口气卡住了换不上来。山东战败退到四川的话,恐怕谁都不会把张斩当做一回事,这世界说到最后还是要靠武力来作为评判的标准。

但是到冯国璋这块,问题就不一样了,法不责众说的不错,但是还有一条叫做恶必究,冯国障虽然不是牵头的人,但是得到的实惠最多,这不是一点点的实惠的问题上海小半年的税款都在冯国璋这里,不找冯国璋找谁!

这下可让冯国璋疼到了心里去。

知道了消息之后,冯国暗就把席幕僚陈调元找了过来。陈调元,字雪暄,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同口镇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啊年考入保定成武备学堂炮兵科毕业。辛亥革命爆后,陈调元回北京任职,在陆军军集学堂任队长,后任冯国璋部高级参谋、军事参议院院来

陈调元为人慷慨。善于交际。足智多谋,工于趋附。不管哪个方面的人。他都能保持联系。且有交情。早在上学和教学时就与段棋瑞、靳云鹏、何应钦、唐生智都有师生之谊。江苏督军齐叟元。山东督军张宗昌、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都跟他有交情,甚至上海的帮会领黄金荣、杜月笙、虞洽卿。也跟他是知心朋友。他和广东的革命派孙中山,奉天的“关东王”张作霜,西北军领冯玉摔等这些实力派人物。也都有往来。正由于他编织了这样的关系网,且能见风使舵,所以他能长期地立于不败之地。

陈调元给人以忠厚热情的表象,其实颇善营谋,为人慷慨,好应酬,尤善联络。足智多谋,工于趋附,笼络各派系军阀,且能见风使舵。善于估计政局的变化。是一个纵横掉阖的军人政客,故为冯国障所器重,而其为人低下,以处事圆滑著称。

“雪喧,你看能不能跟北边的搭上关系,免了这些款项。”冯国璋满脸愁苦,民国大员之中,像冯国璋这样爱财的少见,这和他的经历也有一定关系的。在冯国璋祖父的时候,冯家还算家道殷实,但在冯国璋出世后,家道便开始中落。耕读传家变成了以耕为主,以读为辅,生计维持颇为不易。冯国璋在幼年的时候入私墓就读,成绩还算优秀,在年长之后,他又去了保定最出名的莲花书院读书,但不久即因为家计困乏而不得不放弃学业,回家务农。

正因为冯国璋从小生活艰辛,因而对钱的事情看得比较重,和袁世凯、段棋瑞这些人比,他算是一个爱财的人。在清末民初时期,正是民族工商业展迅的时候,冯国璋和其他同时期的大人物一样,也利用多年积累的余财进行多方投资。他在自己的老家河间县诗经村购置了大量地产,又与张寥合办了占地数十万万亩的盐垦公司,还在开漆媒矿、启新洋灰公司、中华汇业银行等处多有投资。虽然部分投资也有亏损失败,但总的来说,冯国樟从中还是获利颇大。

对于冯国璋身为地方大员仍旧顾及私利的情况,当时有人指责他“善自封殖冯国障便为自己辩解道:“项城即袁世凯雄主,吾学萧何田宅自肥之计,多为商业,以塞忌者之口耳有意思的是,冯国樟给自己刻了一个印章,印文是:“平生志在温饱”。可真正的事实并非如此。

有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冯国樟的吝啬,幕僚挥宝惠在其父亲生病的时候,他本人也收到过冯国璋一万五千元的中交票折合八千大洋左右。挥宝惠跟随冯国璋多年,他也感叹的说,像冯国璋这样一个把钱看得很重的人,能够拿出这样一个款数来给他,真算得上是“独叨异数。了。

作为冯国璋的心腹,陈调元也知道冯国樟爱好,别说拿出全部欠款,哪怕是过十万,冯大将军都会心疼的吃不好饭,只是现在江面上六艘战列舰可不是吃素的,一个不好就是兵戎相见的局面,到时候东家倒了,他也就没有了靠山。所以

“为什么这么说,难道张斩还敢打过来不成?”冯国璋虎目一瞪,颇有几分辛亥年横刀立马大战民党的架势。“大帅不要生气,广东赔了钱,福建也赔了,淅江也赔了,就轮到江苏不赔,张斩能接受的了嘛?”

“爱咋咋地,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冯国璋扯开脖领子,脸红脖子粗的吼道,就像面对的是张斩一样。

“大帅,张斩甚至都不用自己动手,只要下一道命令,让段棋瑞和其他几省出兵,然后六艘战列舰封锁江面。到时候大帅在有能耐,又能抵挡多少人马,再说张斩军队云集津浦路,从津浦路直下也不过旦夕之事,到时候大帅何去何从,难道真的要玉石俱焚。”陈调元说的很委婉,但是谁都知道,如果一旦打起来,冯国獐是输定的,张斩却不会遇上什么麻烦。

“哎,早知道就应该把老段拉进来才好。”冯国璋当时的打算就是抛下段棋瑞单干,现在看起来倒是鲁莽了“不过东南各省敢为难我?”

“为难倒是不敢,但是他们都缴了欠款。只有您不交,无形中就让其他各省心里不平。借着张斩的命令为虎作张。至于段大人,与大帅水火不容,自然不愿意大帅得了这笔钱财!”

“罢了罢了,这一定是陈宦的注意,如今大总统中风,他这个墙头草又攀上了张斩这艘大船。真是好计策好计策,就算我全都知道也破解不得啊,张斩啊张斩,难道你就不怕用了陈宦的毒计,失了天下人望吗?”

“岱青兄,怎备又闷闷不乐呢。是不是嫂子嫌你回家太晚,不让你上床啊。”

李岱青抬眼看了看打趣自己的张斩,叹了口气:“斩哥,陈宦计策毒辣,见效于一时,祸患于一世。我就是担心这些呢。”

“岱青兄,这个你不用担心。十二个字就能搞定。”

李岱青看着张斩:“那十二个字?”

张斩微微一笑,走到书桌上,撸起袖子亮了亮嗓子“笔墨纸砚伺候。”

旁边的卫士马上走过来,却被李岱青挡住了,李岱青挥手让卫兵走开,自己亲自研磨“大人请。”

“抬靴者何在?”张斩又作势一番,这才提笔在宣纸上写了两行大字,写完一笑掷笔“如何?””字很丑,与我小儿相差不多。不过里面的意思很好。”李岱青脸上的愁容一扫而羌,忍不住轻轻地念了起来“用其人不用其心。用其计不用其策!哎你要去哪里?”

张斩指着西北方向:“我要去大陈家村,算个旧账,另外给一个人颁奖!”说完人已经走得远了。

李岱青突然一激灵“哎,这不是十四个字吗?”

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战乱之后,大陈家村又恢复了安宁的生活,说起来大陈家村也很幸运,在日军占据的时候有陈禅民这个伪县长护着,后来陈禅民升到滨海区的区长。大陈家村就连日本人都很少来骚扰,等到秋收的时候日本人萎了,陈禅民被日本主子一枪毙了,然后大陈家村就解放了,救**秋毫无犯,让大陈家村的村民们乐和了好一阵子。

如今已经是六月末,天气已经热得穿不上长袍,不少年轻人穿了褂子坐在村头,等待开荒的班车到来,前一段陈士乐去海边开荒种棉花。还有人笑他愚笨,等到得了政府的补助款。白花花的民元叮叮当当的,震醒了不少人的心,这下就有不少人眼睛红了,去海边开荒种棉花了。要知道山东免税二十年。就算一亩地出个十几斤的棉花,那也是个不小的收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