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论战(2 / 2)

按照福尔贝克的说法,如果把两人的优点捏合在一起,大约就是一个张斩,要是把两个人的缺点捏合在一起,那就是一个曾国藩。对于这种说法,张斩呲之以鼻。却有点惊讶于福尔贝克的博学。

“福尔贝克。我很惊讶你竟然知道曾国藩。我还以为你把时间都用在泡妞身上了呢?”

福尔贝克看着张斩,脸色有些古怪:“张,你说的也没有错,我喜欢上了一咋小女孩子,她网好是学历史的。”

张斩哈哈大笑,福尔贝克脸色更加红润。过了一会突然说道:“张斩,我想求你件事。”

张斩停住笑声,有些奇怪的看着福尔贝克“福尔贝克,你好像第一次这么称呼我,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你这么郑重其事呢?除了退出协约国之外,其它的我想不会有什么问题?”

福尔贝克罕见的扭捏了一下:“她想见你!”

张斩皱眉:“要不咱们换一件事?”福尔贝克纠结:“要不你加入同盟国。”

张斩点点头:“明白了,她叫什么名字?”

福尔贝克脸上浮出笑容:“张,你真是太好了,她叫做朱思佳。”

“你有可能白费力气。最后把美女送到我怀里。”

“那样真是太糟糕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如果不是因为这咋。原因,朱思佳根本不可能跟我接触,你说呢?”

“靠,你到底是那国人,法国人还是意大利人?”

“请问大总统,当今各地军阀割据,总统手握精兵数万,为何不荡平宇内!”朱思佳见到张斩的第一句话就锋芒毕露。

“治大国如烹小鲜,朱小姐未免心急了些。”张斩用眼睛打量着朱思佳,不可否认,朱思佳拥有顶尖美女那种动人心魄的美貌,但是在她身上还有那种英锐之气,顿时把她与其他女子分了开来。

“我不懂!”朱思佳黑白分明的眼睛牢牢的盯住了张斩。

“你是学历史的。你应该知道历史的运动错综复杂,要想一统中国。最关键的是要有一种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济世情怀,以天下的黎民百姓、苍生疾苦为念,在旧的秩序被破坏之后。以重新澄清天下、安定天下、重建统一为己任,而不是为一己之私念,称王称霸,贪欲您肆,嗜于杀戮。

可现在的情况却是,旧的社会秩序一经解体,社会中潜藏的各种能量都被释放出来,成为都督的人并不都是拥有这种素质的人,借绿林起义而崛起的太平诸将,在他们初步建立政权之后,天下尚未平定、百姓疮瘾未复,便耽于个人了介欲愁肆。全不以苍生疾苦为念。所以他们败了…

如今民国已经推翻了旧的统治秩序,需要的是重建新的统治秩序,这期间需耍凭借一定的政治资源,采取一定的政治策略,缓和、消饵矛盾,消除各种离心力,重新整合天下。做到这两者都需要雄才大略。

朱思佳的眼睛眨动了一下:“如今的形式与楚汉相争类似,当时形势。刘邦势单力薄,兵逃将亡。一般人都会觉得先应该蓄精养锐,整军经武,积累力量,然后再出争天下。但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后,并没有像萧何当初所建议的那样。而是迅出兵还定三秦。仅凭这一点,刘邦就收到了至少两咋小方面的好处。先是时机上的好处。所谓人心动则难静,静则难动。设使项羽咸阳罢兵之后,天下能有数年之安,则数年之后。诸侯各安其地,百姓各安其业,诸侯林立的分裂局面将成定局己再过几年。冒顿统一下的匈奴南下,有资格率中原诸侯反击冒顿的惟有项羽。

那时,不管项羽个人是否有意。都会产生进一步整合中原社会的需要;何况“攘夷”历来就是中原霸业的一面有力旗帜。项羽若只做诸侯霸主,凭他在反秦战争中的功绩就够了,若耍进一步整合天下则须凭借新的政治资本,而领导中原诸侯反击匈奴正好提供了这种政治资本。藉以进一步整合天下。若是如此,则天下之势必将重归项羽,那时刘邦再出争天下,形势就很不利了;即令能争,以当时岳峙之群雄十数辈,逐一扫平,事亦难矣。

刘邦的大手笔之二是在洛阳为义帝丧。刘邦东出到洛阳后,有三老董公建议刘邦说:“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师出无名,事故无成。故曰“明其为贼,敌乃可服”项羽为无道,放杀其主,天下之贼也。夫仁不以勇,义不以力。大王宜率三军之众为之素服。以告诸侯而伐之,则四海之内莫不仰德,此三王之举也于是,刘邦为义帝丧。并使遍告诸侯说:“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江南,大逆无道,寡人悉关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义帝即项梁拥立的怀王,本乏复立的楚国之后,在秦亡后被尊为义帝。已可算是当时名义上的、比较松散意义上的天下诸侯的“共主项羽本可以挟此“共主。作为招牌以号令天下。但他连这块招牌也扔掉了。刘邦捡起了这块招牌。尽管义帝已死,他已不能利用一个活着的“共主”来,号令天下小却借这个死掉的“共主”而为天下人树起了一个“共敌为义帝丧旨在为自己“正名。”同时树项羽为天下人之“共敌明其为贼”再借此“共敌”以抟聚人心。重新整合天下。

所以刘邦一统天下,而项羽则败亡乌江。前车之鉴总统不可不查。

张斩听了不禁有些忍俊不住小这女孩看起来挺有气质,实际上说的驴唇不对马嘴:“王夫之曾论及王朝衰亡的两种形式:一种是土崩。一种是瓦解。他说:“土崩、瓦解,其亡也均。而势以异。瓦解者。无以施其补耸,而坐视其尽;土崩者,或欲支之而不能也。秦非土崩也,一夫呼而天下蜂起,不数年而社稷夷、宗枝斩,亡不以渐,盖瓦解也。栋本不固,振本不安,东西南北分裂以坠,俄顷分溃而更无余瓦,天下视其亡而无有为之救者;盖当其瓦合之时,已无有相浃而相维之势矣。隋、元亦犹是也。

周之日削,而三川之地始入于秦;汉之屡危,而后受篡于魏;唐之京师三陷,天子四出。而后见夺于粱;宋之一汴、二杭、三闽、四广。而后终沉于海。此则土崩也。

或支庶犹起于遐方,或孤臣犹守其邱陇。城陷而野有可避之宁宇,社移而下有逃禄之遗忠;盖所以立固结之基者虽极深厚,而喑蚀亦历日月而深,无可如何也。土崩者”必数百年而继以瓦解,瓦解已尽而天下始宁

王夫之描述了两种王朝衰亡形式所表现出的特征。大体说来,瓦解意味着全面的混乱和无序,持续的时间通常比较短,重建新的统治秩序通常也比较快;土崩则意味着在整体的秩序崩溃之后尚有局部的秩序保存,其衰亡往往要持续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新的统治秩序和新的统一局面的重建也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秦、新、隋和元的灭亡便属于瓦解,东汉、西晋、唐和宋的衰亡则属于土崩。

而前清的衰亡属于土崩,倒台之前已经把国运败得一干二净,这样的王朝有什么值得留恋的,至于取三秦,如今形势不同,冒然取的话只会引来各省猜忌,到时候无论胜败伤的都是中华元气,不如徐图之,学习欧美列强的办法,用法制代替战斗统一中国。“,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州比叭。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