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5 桓温献计(2 / 2)

五胡烽烟 步兵长 0 字 2021-12-05

桓温道:“这个命令始皇帝下过,汉武帝也下过,就是迁天下富户于京畿之地。”谷</p>

文易顿时呆住了,这句话就像是一道闪电劈开了他心中的迷雾,让他看到了前方的路。</p>

桓温继续说道:“始皇帝和汉武帝都曾经下令,迁徙全国富户到京畿之地定居,很多人都以为是为了借助富户的力量营建京畿。”</p>

“甚至还有人以为他们是好面子,借此装点门面。”</p>

“其实不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削弱地方豪强的势力,便于国家管理。至于借助富户的财力建造京畿,只不过是顺带而为之罢了。”</p>

“陛下消灭晋国之后也可以行此策,把士族豪强富户全部迁徙到指定的地方。”</p>

“如此一来他们就无法掣肘地方,陛下可以任意施行新政。”</p>

“方今天下,中原最强大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就是晋燕秦三国而已。如果您拿下晋燕两国,其余诸国和诸多势力传檄可定也。”</p>

“砰!”文易猛的一拍桌子,高兴的道:“哈哈……好好好,桓将军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我确实太小看了唐国的实力,太高估了士族的力量。”</p>

“在火器和均田地面前,他们就是一群纸老虎,看起来可怕实际上不堪一击。”</p>

桓温见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心中也松了口气。毕竟才刚刚投降,就否定了唐国的国策,确实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p>

也就是因为文易之前的表现足够大度,他才会说出这一番话。</p>

文易做事情向来不拖泥带水,马上就传令让贺方、刘猛、李忠等人火速回营商议此事。</p>

但北方的行动并未停止,继续接收燕国的城池。</p>

只不过他们并未立即就推行新政,治天下和打天下不一样,必须要稳着来,过于激进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p>

先接管,等局势稳定了再改革。</p>

除此之外,接管晋军的工作也有条不紊的展开。桓温提前把可能反对的将领都控制了起来,让唐国的接管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p>

改造的方法并不算新颖,都是老方法。</p>

先是白米饭和肉罐头开路,降低抵触心理。还好唐国的物资储备足够,要不然光是这几十万新降的将士口粮问题都无法解决。</p>

然后忆苦思甜、批评自我批评,宣传均田地、免除苛捐杂税等政策。</p>

一套组合拳下来,大多数人都倒向了唐军。之所以还有一部分没有归心,是因为没有亲眼见到这些政策实施,心中难免会怀疑。</p>

在这个间隙,文易又接见了王猛。两人聊了很多治国方面的事情,都觉得收获很多。</p>

一天后文易赠送给他全套书籍,包括《权与责》《华夏文明》《唐律简章》《唐礼》等书籍,但没有把世界地图给他。</p>

然后就放他离开了。当然,五万大军被留了下来,只放走了他的亲兵营。</p>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是到了统一的时候。我虽未见过秦天王但也听闻过他的事迹,对他非常的欣赏。”</p>

“王相公回去之后好好劝说于他,我实不愿与他兵锋相见。”</p>

王猛郑重的道:“陛下请放心,我一定把所见所闻一五一十的告诉天王。至于天王作何选择,就非我所能左右了。”</p>

“但天王于我有恩,不论他作何选择我必誓死追随,如果……还望陛下勿怪。”</p>

文易叹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懂。王相公就此别过,期待再见之时能把酒言欢,请。”</p>

王猛深深的鞠躬道:“谢陛下厚恩,告辞。”</p>

看着远去的王猛,文易心中很是不舍。世界上有很多英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总有那么几个更加突出。</p>

王猛就是这样的人。</p>

在这个时代,能和他比肩的只有慕容恪、谢安两人而已,桓温都要差了一筹。</p>

只可惜英雄有主啊。</p>

至于苻坚会作何选择,其实文易已经有了猜测,他不会投降的。</p>

或者说他投不投降并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了的。</p>

苻氏宗族力量太过于庞大了,他想投降遇到的阻力会大到难以想象。如果强行投降,秦国马上就会四分五裂。</p>

之所以还放王猛回去,不过是做最后的尝试。</p>

大半个世纪的战乱,中国实在太缺人口了,能多保全一个就多保全一个。</p>

当然,放王猛走的真正原因还是实力上的绝对碾压,否则打死他也不会放虎归山。</p>

不过在他离开之后,文易还是命李忠去晋阳接管了孙秀和丁昌军团,做好入关中的准备。</p>

孙秀和丁昌也是阆湖老人,但能力只能说一般,第三批才提拔为旅长。打打顺风仗还行,灭国之战就力有未逮了。</p>

李忠早在会稽郡流民营时期就跟着文易,是心腹中的心腹。</p>

综合能力只能说还算可以,胜在稳重善于调度,有火器的加持也能独领一军作战。</p>

让他主持入关中并无多大问题。</p>

实际上文易更希望让贺方或者刘猛去,这才是真正统帅级的将领。但现在准备改变计划攻晋,就不能让他们两个去了。</p>

毕竟晋国的战略地位要远远高于秦国。</p>

七天后,贺方、刘猛等人全部从前线返回,文易召开了军事会议,桓温列席。</p>

商量的事情就是要不要出兵晋国,如果出兵该怎么展开军事行动。</p>

听到这个议题,贺方等人下意识的看向桓温。</p>

这并不难猜,皇帝突然改变既定战略,必然是有人说服了他。</p>

桓温是有名的大才,且身为一个降臣直接出现在这种会议上,已经说明了一切。</p>

但对于这个变更,众将都非常高兴。</p>

贺方说道:“我们都知道火器威力巨大,但直到真正经历了实战才知道,还是太小瞧了它。就算陛下不说,我也准备上奏直接攻打晋国的。”</p>

刘猛也说道:“是啊,战事顺利的让我都不敢相信。但等反应过来的时候臣就发现,现在正是攻晋的最好时机。”</p>

肖柏山也说道:“桓将军归附大唐,晋国失去了二十万大军正是兵力空虚的时候,此时伐晋恰在其时。”</p>

潘越也道:“以前我们担心士族豪强力量强大不便统治,现在有了对付他们的办法,我也以为可以攻晋。”</p>

其余人也纷纷发言,都是支持攻晋的。</p>

文易也不再犹豫,说道:“好,那就攻打晋国,咱们来商量一下该如何出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