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 书铺里的说书人(1 / 2)

江湖夜雨 有间茶馆 0 字 2021-09-03

 盛世重礼义,世间各地都少不了私塾和书院,人们对儒学推崇至极,也认同儒学经义里面的道理,但除了那些儒生们,少有人会去看儒学书籍。</p>

那些书太无聊。</p>

所以类似离骚书铺这样的店面,根本就没得客人光顾。</p>

加上东市的商铺租金极贵,据说,老板每个月都要赔上近十两银子。</p>

没有商人愿意赔钱,更不会有商人愿意得不到任何好处的赔钱。</p>

这样看来,老板当然不是书商。</p>

在李修曌提出把他当成替身后,闫秉便派人查到那书铺老板的所有信息。</p>

老板是南方人,姓元,单名一个遥字,在醉仙楼里说书已有九年。</p>

作为东市最著名的酒楼,醉仙楼里出入的都是些豪商巨绅,口味挑品味也刁,能在这种环境下说书九年,讲故事还在其次,元遥必然是个极会处事的人。</p>

附近百姓都认识他,对他印象也好。</p>

但由于元遥没有家室,没有好友,对谁都是亲切而不亲近,因此说起元遥的过往,就有太多说法了。</p>

有人说他是落第书生。</p>

有人说他是写话本小说的穷酸秀才。</p>

有人说他是四大书院的弟子。</p>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p>

闫秉动用魏王府的势力,花费了很大气力才找到确切的消息。</p>

原来,元遥是从圣贤城出来的,十二年前进京赶考,落榜后觉得丢人,没脸返回家乡,就在长安居住下来,期间又考了三次,仍是没有一次上榜。</p>

落魄书生,最为酸腐。</p>

闫秉出身书院,深知这一点。</p>

百无一用说的便是这类人,他们整天自诩能力出众,喊着“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等的鬼话,却做着最无聊且无用的事情。</p>

打听到这些消息后,闫秉顿时松了口气,从各个方面来看,来自圣贤城却在长安郁郁不得志的元遥都非常适合替他背锅,然后替他去死。</p>

当天晚上,闫秉来到东市。</p>

书铺里点着一盏油灯,元遥坐在灯下,正抱着本棋谱,蹙眉沉思着,研究桌上的一局残棋。</p>

闫秉叩了下门,走进铺子里。</p>

元遥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和寻常老版一样起身接客,而是随口说道:“老先生自己看,价格都写在下面,不讲解也不议价。”</p>

闫秉一笑置之。</p>

听口气,果然是个极骄傲的人。</p>

但四次科举都没过,骄傲给谁看呢?</p>

元遥继续摆动棋局,不再说话。</p>

闫秉摇摇头,向里面走去。</p>

房间一共立有十几张书柜,柜子里的书闫秉绝大多数都看过,偶有几本最近刚出的注释本,他提起兴趣翻看了几眼,又觉得好生无趣。</p>

他准备走完一圈后动手。</p>

可当他走到最后一个书柜前,却忽然愣住了,心里有万分迟疑。</p>

他绝非良心发现,也不是触景生情回忆起曾经学过的那些儒学经义,或者对即将死去的元遥有一丝歉意。</p>

在他想来,能替他这位曾经的大儒去死,应该是元遥的幸运。</p>

他迟疑是因为这个书柜。</p>

上面摆着的,都是和铸造相关的书籍。</p>

整间书铺里,明明就这些书跟儒学沾不到半点关系,却唯独这个柜子两边挂了一副对联。</p>

亦余心之所善兮。</p>

虽九死其犹未悔。</p>

“这些书怎么回事?”</p>

闫秉指着落笔为铁炼门的各种书籍。</p>

元遥头也不抬,回道:“上个老板留下的东西,他是个打铁的,书也不多,扔了不太好,索性就放那边卖着。都是旧书,便宜!”</p>

闫秉追问道:“他为何把店转手?”</p>

元遥说道:“瞎鼓捣,回乡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