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一章 聘礼(2 / 2)

东海屠 阿菩 0 字 2021-09-09

东门庆哭道:“正因她这么好,又出身豪门,所以我才不能委屈了她啊!求婚也好,下聘也罢,若不搞得风风光光,不但我心里过意不去,谢家那边也不答应!说不定一场天作之合就这么吹了!明明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英雄汉偏偏就让铜臭给绊倒了,想想若是因为缺钱而没法与谢小姐共谐连理,叔叔,你说我能不伤心吗?”

王直听到一半就笑了,等东门庆说完才骂道:“你这个惫懒货!没钱就没钱,直说不就得了?哭什么哭!”

东门庆道:“侄儿没本事,只好哭了。”

王直笑道:“你放心!只管开开心心成亲去,钱银的事情,大家会帮你想办法。前几天我正跟龙头商量着呢,说庆官要是能做谢家的女婿,我们十七席理事,每人送一一份重礼让你去下聘。你是咱们东海的子弟,去娶士林的女儿,总要让你风风光光的,让那些老爷们知道什么叫做真豪富!许龙头还答应,号召双屿的所有商家,从今年开春以来到你成亲时的全部货物交易里,每一千两抽一两出来,作为你的礼金,免得你做穷女婿,丢了我们东海的脸面!”

东门庆一听呆了——这次是真的呆了!

他原来只求能借到一点下聘成亲的钱,免得庆华祥因这次婚礼陷入财政危机,没想到哭穷竟哭出这样一个结果来!若按照王直这说法,那他这次成亲不但不用花费一分钱,甚至还能大赚一笔!这一年里双屿的总交易额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至于这个交易额究竟有多大,东门庆连估计也估计不出来!

忽然之间,他深切体会到了戴天筹“陆海策”的威力!当日戴天筹跟他讲说陆海策时,那还只是一个诱人的空中楼阁,但现在却已经开始落到实处,甚至已经见钱了!

想到了陆海策,东门庆没有因得了这样一大笔钱而得意,反而分外凝重起来——出海后那段颠簸经历已让他将一条法则刻入自己的骨髓之中:付出与收入成正比,责任与回报成正比!东海商人不会平白无故送钱给他的,他们此刻肯掏腰包,是因为他们想从东门庆这里得到相应的回报!王直许诺的这笔钱哪里是“礼金”,分明是经费!如果东门庆能逐步兑现他们的期望,那他们就会源源不断地送钱给他,但东门庆要是拿了钱却办不成事,后果会如何就无法预测了。

十七席理事中此刻只有十二席在双屿,其中第一个送来重礼的是李光头,他送的是一艘全新迎亲船,船身装潢得有如一座水上宫殿,船上还配备了三十六名精心挑选的水手,以供驱使。

第二个送礼的,是徐惟学,他送的却是西域骏马四匹,欧式四轮马车一架,以及两名经过佛朗机人训练的车夫,四个随侍童子,四个随侍丫鬟。

第三个送礼的,却是林碧川,他送的却是绣五彩缎金龙袍料五匹、绣五彩缎蟒袍料十二匹、绣五彩纱蟒袍料五匹、织五彩缎八团金龙褂十五匹、绣五彩纱龙袍料五匹,片金、蟒缎、大小卷闪缎等若干,以及镶金粉盒、镶银痰盂等等,共七十二件,这其中如龙袍料彩缎等乃是皇家禁物,都不知道林碧川怎么搞来的!

东门庆看这些东西显然都不是仓猝购置,分明是经过一算时间的筹备!心中暗自讶异。

此外方廷助、谢和、叶宗满、王滶、王清溪、徐元亮等各有礼物,无法一一赘述。在所有的礼物中,却以许栋、王直合赠的礼物最为特殊——都是些书画。

东门庆细看时,竟有一大半不识其中玄机,戴天筹却道:“庆官,这份礼可就重了!谢亘对这门亲事就算还有一丝犹豫,见了这批东西,也非答应不可。”

谢家的这批东西都是佩雷拉焚大方伯第那一夜中失去,后来不知怎的又落到王直手中,此刻又转送给了东门庆,让他作为去余姚下聘的聘礼。

这批书画,第一件是《明伦大典》一部。《明伦大典》是由谢迁总裁编撰的一部大书,是谢迁在相位上的重要政绩之一,编成之后,当今天子嘉靖皇帝亲自颁赐了一部与谢家珍藏,是谢家的镇家之宝!谢家若失此宝,便有不忠之名。

第二件,是谢迁的文集《归田稿》手稿十卷,以及《湖山唱和诗》手稿二卷,先祖手迹不能保全,子孙便难逃不孝之责。

第三件,是前阁老李东阳的《李西涯翰墨手卷》,李东阳不仅是当代名家,更是谢迁的好友兼同僚,谢家珍藏此翰,寓意非浅。一旦有失,则是大为失礼之事!

再往下方是谢家的珍藏,如米芾的《山水图卷》等,均是无价之宝。

东门庆听戴天筹一一道出这些宝物的来历,心中忽然产生一种怪异的感觉来,觉得自己这段日子里的所作所为貌似风光,其实却被背后一股力量操纵着,一念及此不免暗生惧意。

不久林文贞与东门度到,东门庆见到是最照顾他的二哥来,自有一番欢喜。东门庆家在泉州虽然豪富,在几年前也还能叱咤风云,但到今时今日已不能对海上众人颐指气使了。就是东门家在泉州所办的聘礼,除了必须由男方自家亲自措办的十二件文定之物外,其它的与众海商所赠之重礼放在一起,相形之下犹如珍珠与瓦砾,大都不能用了!

即在这些细节当中,亦可见海商力量崛起之迅速,短短数年之间,他们已经由被府县吏员、卫所官兵所制转为利用金钱操控吏员、收买官兵,以致东南沿海,吏役尽成海商之耳目,军户乐为海商之手足!

再接下来,是否士林也会被海商们的金钱控制呢?他们会甘心被控制吗?

看着这些聘礼,东门庆发现自己对禁海局面的了解又深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