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赤伶(2 / 2)

戏幕起</p>

戏幕落</p>

谁是客——”</p>

旁边的梅初看到这一幕,整个人都惊了。</p>

她发现此刻的李恪,如同换了一个人一般。</p>

那目光中透露出果决的神色,似乎真的要与敌厮杀,同归于尽!</p>

正当她感慨创作者拥有的惊人共情感的时候。</p>

“咿呀呀~~”</p>

“点火!”</p>

只听李恪大喝一声,而后似笑非笑的挥舞衣袖,继续唱道:</p>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p>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p>

旁边的几人听到动静,都忍不住回过头来。</p>

助理徐艺洋小嘴微张,有些惊愕的问道:</p>

“李老师……你怎么了?点火?点什么火?”</p>

戏腔戛然而止。</p>

李恪惊醒。</p>

他看着周围人关切又怪异的眼神,顿时只感觉脊背发凉。</p>

我刚刚,怎么了?</p>

入戏太深了吗?</p>

……</p>

舞台上,音乐在继续。</p>

在所有人目不转睛的注视下。</p>

最后一段歌声出现。</p>

“你方唱罢我登场</p>

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p>

也曾问青黄</p>

也曾铿锵唱兴亡</p>

道无情,道有情,怎思量……”</p>

此刻,阮玲玉的戏腔如倾如诉,仿佛在为一个久远的故事,画上句号。</p>

在最后一句歌声中。</p>

那投影之下的戏子,含笑而立。</p>

忽然,她缓缓的拍打着鲜红的衣袖,而后向阮玲玉鞠了一躬。</p>

阮玲玉一愣,也连忙向对方鞠了一躬。</p>

再抬起头时,却发现对方如烟消云散般,缓慢的在舞台上消失了。</p>

一曲结束。</p>

全场寂静。</p>

导演王平安愣了许久:“这最后的特效动作,是临时添加的么?”</p>

“应该是吧?”</p>

副导演卫红懵懂的说。</p>

“不错,神来之笔!”</p>

王平安摸了一把亮晶晶的光头,欣慰的说:“这阮玲玉啊,我真没看错她,这唱的,简直神了!比排练时表现的还要好!”</p>

卫红也深有同感的点头:“本以为是一轮游,没想到竟然成为了最具有话题点的歌手之一,许多赞助商都表示要多给她广告镜头了,可惜找她拍广告的时候,几乎被她拒绝了。”</p>

王平安笑了笑,没再说话。</p>

舞台上。</p>

阮玲玉一曲唱罢,只感觉呼吸平稳,往日里紧张的老毛病,在此刻竟似烟消云散一般,整个人神清气爽。</p>

只是台下寂静的也太久了。</p>

她有些纳闷。</p>

仔细看去,发现所有人都愣愣的看着自己。</p>

上千双眼睛啊……</p>

还挺害怕的。</p>

忽然。</p>

“啪啪啪——”</p>

随着第一道掌声传来。</p>

接下来,数不尽的掌声汇聚成海,扑向了整个舞台的四面八方。</p>

掌声如雷。</p>

所有人都激动的站起身来。</p>

阮玲玉的歌迷们更是忍不住大喊大叫起来。</p>

像是陷入疯魔,仿佛不如此,不足以抒发心中的激动和感慨。</p>

掌声足足响了一分钟,方才缓缓停歇。</p>

人们激动的脸庞通红。</p>

评委陈萍萍拿起话筒,怔怔的看着阮玲玉,张了张口,却不知该说什么。</p>

她太震撼了。</p>

以至于到现在都无法组织起正确的言语,来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p>

“还是我来说吧。”</p>

曲神吴珏伦见状,微微一笑,主动说道:</p>

“大家都沉浸在这首歌的震撼当中,只因为这首歌写的实在太好了,阮玲玉你表演的也很好,但我尤其要点名这首歌的歌词。”</p>

“他让我想起了在抗战时期蓄须罢演的梅兰芳大师,还有在抗战时期积极宣传抗战,之后又用全国巡演的收入为志愿军捐献战斗机的陈香玉大师。”</p>

“从旧社会下九流的戏子,到为国为民的侠士,在国家存亡之际,都用自身作表率,完美的诠释出了歌词中的那句话——位卑未敢忘忧国!”</p>

“这!才是真正的的大情怀和大格局!”</p>

在曲神吴珏伦振聋发聩的评论声中。</p>

舞蹈大师陈萍萍身形微颤。</p>

她听到了父亲陈香玉的名字,此时再也没能忍住自己的情绪,潸然泪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