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决计抵抗(2 / 2)

征战天下 雨过天晴 0 字 2021-09-19

彭济闻言,这才迈步来到大堂正中,施礼道:“守卫姑臧乃是下官份内之事,使君但请放心好了。”</p>

文武各自委派了任务,梁熙这才回到桌前,振臂喝道:“天王陛下遭遇挫败,正是国家危难之际,我等本该戮力同心,镇守西陲,那吕光居然敢擅自东归,徒生事端,这已经是赤裸裸的造反了!本官已经将他的反迹着人800里加急上奏天王,恩旨不日便将下来,本官希望,各位大人,各位将军,在此危难之际,只希望各位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与本官共抗此獠!”</p>

“唯使君命是从!”众人齐声呼道。</p>

散会之后,梁胤又请姚皓、卫翰二位将军留在大堂商议调兵等事宜。彭济见没有点到他,便很快走出了大堂。卫翰看了,本想说点什么,可是话到临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p>

从各郡调兵的文书当时就拟好了,十几个去送达文书的亲兵也连夜出了四座城门,骑着快马驰向四面八方。文书中详细约定了在酒泉会师的日期,以及调兵的多少。梁胤还以刺史的名义给秃发鲜卑首领秃发思复鞬和临松卢水胡人首领沮渠罗仇二人写了信。给二位首领送信的亲兵还带去了梁胤准备的许多贵重礼品。在信中梁胤以晚辈的口吻,感谢他们多年来对朝廷的忠诚,对凉州军事方面的帮助,希望他们这次能够多带精兵强将来酒泉助战,并言明所需粮草、军费等皆由凉州刺史府支付,对有功将士将按功劳大小奏请朝廷封赠云云。</p>

其实,梁胤也不知道朝廷还能不能够靠得住。但是,除了靠朝廷的名义,还能靠什么呢?那些胡族酋长,本就是桀骜不驯的人物,如果不是当年大秦天军的势头摧枯拉朽的把张家五十年的经营化为乌有,他们恐怕现在还在天天闹事呢。</p>

商量到了深夜,姚皓和卫翰二人这才告辞离去,而梁熙则已经躲进了书房,说一切由梁胤处理,连刺史的印绶和调兵的令符也给了梁胤。梁胤知道父亲的用意,是在给自己树立威望,因此只好满含热泪的接了下来。</p>

这天晚上,梁胤几乎一夜没有合眼,他并不是因为自已少年得志,不到0岁就被任命为大都督而兴奋;而是因为重担在身,敌强我弱,没有必胜的把握。弟弟战死的消息,至今依然让他的心如石磨一般的痛苦。如今梁家虽然还有几房子侄,可是梁胤知道,那些人都是酒肉之徒,父亲真正能够信任的,也只有自己了。</p>

再则,自已从来没有统帅过这么多的军队,指挥过这样大的战役。再说从各郡匆忙调来的兵马,能否在作战时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共同抗击强敌呢?父亲把指挥调动凉州兵马的大权授给了自己,而自己又缺乏作战经验,人又年轻,各郡的将领会听自己的命令吗?他们会不会刁难自己?或者临阵退缩,见敌强大而举戈投降呢?</p>

“唉!”睡不着的梁胤长叹一口气,也难怪父亲的白发添了不少,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了,这千斤重担落在谁的肩上,谁不是如此啊!看着天花板的雕饰图案,精美绝伦,室内的熏香和煦温暖,可是如果吕光大军一来,这一切便都没有了!就算为了这一切,梁胤也不能容忍自己失败!他默默对自己说道:父亲把抗击强敌的重任托付给自己,便一定要尽心尽力,为父分忧,誓与酒泉共存亡。等各郡兵马齐集酒泉后,我首先要对各路将领分工明确,对作战不力,丢失防地,或不听军令者,一定按军法严惩,决不姑息。只有这样,才能整肃军纪步调一致,同心协力,共抗强敌。梁胤想着想着,在不知不觉中竟然昏睡过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