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9)(2 / 2)

征战天下 雨过天晴 0 字 2021-09-19

建康,尚书台内室。</p>

王珉现在正屋子里写字,看起来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俗话说,书法最能安神静气嘛。可是,谁又能知道,现在看起来一副淡然模样的他,其实内心却是心急如焚呢?</p>

他没有办法不着急,因为现在真的是他们王家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了,虽然外人看不出来,但是他是琅琊王家的核心人物,又何尝不知道现在外表的歌舞升平,其实是真正的暗流涌动呢?</p>

琅琊王氏自王导开始,三代以书法见称于世,王珉的叔父王羲之、堂兄弟王献之、父亲王洽、兄珣皆书学名家。王珉行书尤其著名,飘洒俊逸若行云流水。</p>

而同样在屋子里的王忱俯身观看他写字多时,越看越是心折,终于叹道:“法护不及也!”法护是王珣的小名,他们兄弟俩,其实经常被拿来比较的。</p>

王忱虽然同样姓王,却和琅琊王家完全不沾边,不过,对于王珉家的事情,天下人都知道的,他这么说,也不让人意外。</p>

王珉听了,并没有说话,继续写他的字,之所以这么淡定,是因为他写的这张纸,却不是别的,而是选官的判书。换句话说,这是一份名单,是即将成为官员的候补者的名单。王家对于人事一直控制的很紧,这事情他们当然不会放手,非得嫡系的人处理才好。</p>

晋国沿袭魏晋的选官制度,即九品中正制,先在各郡设置中正,在各州设置大中正。 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类别却只有二,即上品和下品。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p>

王忱所拟名单,多是司马道子之意,司马道子独揽大权后,有意从寒门庶族中提拔官员,故而名单中多少有几个寒士,比如由琅邪内史推荐的刘穆之便赫然在列。</p>

只是,王珉虽然犹豫再三,可是看着王忱灼灼的目光,最终还是决定尽数删掉寒士,又按门第高下,重新排序,写罢后,王洵起身,对着王忱道“如何?”</p>

王忱凝神细读,看见和自己心里预期的名单没有什么差别,这才回道:“甚佳!甚佳!”</p>

说完,他马上坐下来,按照王珉更改的名单重新誊写一份。</p>

两人一同走出尚书台,王忱冷不丁问道:“法护作郡守,地方风气和政绩怎样?”</p>

王珉随口答道:“不知治理教化的如何,只知道和张祖希情好日隆了。”</p>

王忱爽朗得一笑,“桓公曾说法护当做黑头公,知人,知人啊。”</p>

王珉眉梢一动,品咂着他的弦外之音,王珣名门子弟又自负才学,却被谢安压制多年,望四十的人迄今只是一个吴郡太守,离着台阁公爵还差一大截。这位相王府里第一得意之人,在向他暗示什么呢?王珉心里隐隐觉得谢安一死,朝局将有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尚书台到皇宫并不远,向西过云龙门,便进入第三层宫墙,第三重墙内才是真正的宫内,太极殿巍峨壮丽,左右是与它并列的东堂、西堂。二人默默移步少时,王珉别过王忱,径直过神龙门去中书省,王忱沿着西面光滑如镜的大青石路面,赶往殿内。</p>

阙下早有小宦官候着,轻轻道:“王长史,陛下在西堂。”</p>

这小黄门边说边在前面引路,而王忱也不多说,便跟了过去,很快就来到了西堂,王忱就在西堂的殿门口等候。</p>

不一会,他就听见里面传出了一个还算有中气的声音的声音,“是王忱到了吗?”</p>

“是!”王忱高声答应。宦官温柔地推开殿门,一股浓郁的香气,迎面袭来。王忱一步跨进去,迈着细碎的步子慢行几步,跪下行礼道:“臣王忱叩见陛下。”(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