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部 天下大乱 第七章 柔情似水的郑旦(2 / 2)

姬凌云大笑,“以齐人训练弓手,当真妙的紧。”</p>

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特色,好比晋国那儿草木丰茂,善于战马栖息,又有戎狄为伍,因此晋兵勇悍,战车之术,天下无双;吴越临海多水山川又险,因此百姓登山涉,如屡平地,水战之术,举世无双;而齐国却是箭阵独步天下。</p>

主要原因有二:一、齐地多山,多丘陵,多猎物。二、历代齐王都好田猎,“国人化之,遂成风俗”,因此导致齐人尚猎,箭术非凡。</p>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p>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p>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p>

这是《诗经》中《卢令》中最短的一首诗歌,全诗各句,上写犬,下写人。写犬,重在铃声、套环,状猎犬之迅捷、灵便、矫疾;写人,各用一“美”字,突现其英俊。用仁、鬈、偲三字,则极赞猎人的内秀、勇壮、威仪。由犬及人,以犬衬人,以人带犬,共同构成独特的典型形象,声情并茂,表达出齐人的尚武风习,以及对英雄猎手的尊崇。</p>

孙武子道:“将他国之长处弥补我国之弊端,大王这一招融合才是真正妙得紧啊!”</p>

姬凌云在心底嘿嘿暗笑,这不是自己妙得紧,而是诸葛亮妙得紧。他的七擒七纵令南蛮归心,孟获臣服,并以南中勇士创立的无当飞军,威镇曹魏,自己不过是借花献佛而已。同时也想道:“拿下了齐国,吴国无论是在经济上,军事上,还是人口上都占据了显著的优势。看来自己的这一步棋,走的非常之正确。接下来是应该休养生息的时候了,将齐国发展起来,完全融入吴国才是当务之急。”</p>

姬凌云出了军营,在暮色苍茫下正要赶回了姑苏。突然间,斜刺里刺来一剑,削向他的双足。以他此时武功,哪能让人从身侧偷袭,侧身正要还击,鼻中已闻到一股香气,又见那人是个女子,急忙缩手,叫道:“郑旦丫头,你怎么在这儿……”</p>

只见郑旦气呼呼的站在一旁,手中拿着一根竹丫。</p>

两人睽别半年,此番重逢,只见她消瘦了一些,身材更高了些,在劲风茂草之中长身玉立,更显得英姿飒爽。</p>

姬凌云又叫了声道:“郑旦丫头……”</p>

郑旦喜极而涕,叫道,“你还知道回来啦!害得我在城门口等了大半日……你竟然还有心在这里逛荡……”姬凌云见她真情流露,心中也甚感动。一时间千言万语,也不知从何说起。</p>

过了良久,姬凌云一把将郑旦拉上了月芽儿的马背,双腿一夹,闪电一般的向远方飙射而去。</p>

身后诸将一愣神,姬凌云已经只剩下了一个影子,空气中只留下了一句话:“你们自行回故苏,寡人先走一步。”</p>

伍子胥、孙武子两人你看我,我看你,相继苦笑不迭。</p>

姬凌云依旧是姬凌云,一旦任性起来,他们也毫无办法。</p>

姬凌云将郑旦搂在怀中,大笑道:“想不到郑女侠,竟然会为了姬某人成了一块望夫石,最后还按耐不住思念,自个儿跑道军营来了。”</p>

郑旦依旧不甘示弱口是心非的道:“谁……谁……成了望夫石了,谁按耐不住了。本姑娘不过……不过……”</p>

她连说了好几个不过,就是不过不出一个所以然来。</p>

最后强横道:“我不过怕你想我想得慌,所以才来见你一见……”</p>

姬凌云点头若有其事的道:“原来如此,可是……你要是不想我,又怎么会怕我想你想得慌呢?”</p>

</p>

郑旦说不过他,扭头在他的手臂上咬了一口道:“就是我念你念的慌了怎么样?你这一去就是大半年的,回来也不往家里走去什么军营,还我等了许久,我心底生气又怎么样。”说着顿觉得满腹委屈,哭了出来。</p>

姬凌云在郑旦脸颊上轻轻的一吻道:“听了你这番话,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哪敢怎么样?”随后有些愧疚的说道:“我公务再身,有时候也确实冷落了你们…”</p>

郑旦缩在姬凌云的怀里道:“我能明白你的感受,也能理解。但这一到关键时候就是忍不住的感到委屈……”(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