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阳平关(2 / 2)

从旁路招听罢,也不由附和着:“是啊,此关还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称为汉中屏障不为过也!”</p>

二人一边迅速扫视四方,一边交流着。</p>

不一会,还未待守军有所回应,就立即离去了。</p>

紧随着。</p>

安排前去探查四周消息的斥候相继回返。</p>

“启禀徐将军,据小人们的探查下,现在阳平关已北的北山间已经屯有汉中士卒,相继有十余部营垒,首尾相接。”</p>

“若是我军直接攻关,恐敌军会居高临下从侧翼向我军发动袭击。”</p>

此斥候说罢,又有人拱手继续回禀着:“没错,阳平关外有南北二山相接,一面防守来自于北面的威胁,另一面则防范巴蜀之地。”</p>

“此二山构筑了阳平关的外部防线。”</p>

“这也就令阳平关的防御可谓是坚不可摧!”</p>

一道道的话语间。</p>

斥候相继将所查探的军情如实禀告。</p>

待徐晃听罢过后。</p>

他随即偏首与从旁的路招商议着:“路将军,现丞相还未率主力大军亲至,单凭我等前部军力恐难以攻克阳平关。”</p>

“不如你我各执一部征讨敌军屯于北山间的诸营垒。”</p>

“扫清诸营垒,待丞相抵达后,你我将会是此次伐汉中的头功之臣,何乐而不为呢?”</p>

徐晃一言。</p>

可谓是一拍即合!</p>

二人顿时达成共识。</p>

计议已定。</p>

二将自然就并未做丝毫的犹豫。</p>

立即便各自调配兵力做战前动员,欲开往北山。</p>

只不过。</p>

就在二人攻山以后却发现到,攻略山间的敌军营垒,似乎也并不比强攻阳平关城轻松多少。</p>

概因汉中军掌握了诸多优势。</p>

汉中各部兵力于山间建了营垒,所屯驻兵尽数是整装待发,以逸待劳之势。</p>

且还占据了地利之便,可居高临下的阻拦着曹军所部的攻势。</p>

相反曹军攻山却极为不易!</p>

曹军士卒需要一边防备汉中军的箭雨、滚石、木的打击,面对着一些高耸的山峦时还需攀爬而上。</p>

这一系列的劣势。</p>

几乎令曹军士卒的攻势仿佛寸步难行。</p>

连续攻城一两日间。</p>

徐晃、路招二将携部强攻北山诸营垒,尚且还未有丝毫的建树时,丞相曹操已是亲率主力部众抵临。</p>

听闻主力大军已至。</p>

二将只得暂熄攻势,提兵返营。</p>

并如实启禀北山间的战况。</p>

“丞相,北山与阳平关融为一体,若不先拔除此山中的敌军营垒,我军恐难以攻略阳平关。”</p>

徐晃此刻一脸流露着严肃之色,拱手沉声禀告着。</p>

一旁路招经过这两日的猛攻,自也知晓了北山的地势险峻,却又是己方攻击关城必然绕不过去的一道坎。</p>

一时也是拱手附议着。</p>

一语而落。</p>

瞧着自己麾下最得力的两位战将此时面上都不由浮现出了无比郑重的神情。</p>

曹操也顿时间意识到了战况的严重性。</p>

随之,他郑重思虑了一番。</p>

半响后,方才有所决断。</p>

“既如此,那就加派军力攻击北山。”</p>

言毕,曹操深吸口气,亦是果决之人,果断的下令着:“懈剽,高祚你二人携本部协助,继续向北山发动大举进攻。”</p>

“务必要一举摧毁敌军诸营垒。”</p>

“喏!”</p>

一席号令传下。</p>

曹操方才侧首,面露严肃之色道:“公明,此战继续由你居中指挥调度。”</p>

“多谢丞相信任,晃必幸不辱命!”</p>

说罢,徐晃面上不自觉间浮现出一丝感激之色,遂连忙拱手抱拳坚铮的回应着。</p>

随着有了援军。</p>

曹军攻击北山的攻势自然是声势越发浩大。</p>

喊杀声接连持续不断。</p>

此次是由杨柏亲自总署阳平关方面的战事。</p>

鉴于北山对于阳平关外围防线的重要性。</p>

且他身为汉中本地人士。</p>

自然对当地地势熟悉无比!</p>

知晓若想守备阳平关不失,则关键就是南北二山的防守。</p>

南北二山其间以汉水相隔。</p>

分别是阻挡来自于秦岭和大巴山方面的侵袭。</p>

阳平关城依二山间而开凿。</p>

只要此二山但凡有一山失守。</p>

则敌军就将掌控了地势,掌握了主动权。</p>

可凭借居高临下之势俯视,将关内情况一览无余。</p>

那阳平关就将绝难保全。</p>

守山就是守备阳平之安危。</p>

阳平安,则汉中平原安。</p>

此一战,不仅仅是决定张鲁能否继续执政汉中郡的关键所在,亦是杨氏是否继续保持汉中豪门望族的关键。</p>

故而,杨柏也特意令族弟杨任亲驻北山,以防范来袭的曹军所部。</p>

一瞬之间。</p>

随着徐晃挥师发动强劲的攻势。</p>

阳平关外的北山间,战事再度一触即发,愈发激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