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加冠礼(2 / 2)

“从今过后,晚辈必定会严守成人之礼,绝不做有为良俗,伤天害理之事……”</p>

一记记的言语宣誓之下。</p>

约莫花费了大半响的功夫方才落罢。</p>

紧随着。</p>

此时,赵云方才徐徐起身,从侧翼的两位丫鬟手捧着的头冠手拾起来。</p>

并亲自走到赵统面前,轻轻给其带上。</p>

待加冠仪式完成后。</p>

赵云自然也是做出了一番番的宣誓及承诺。</p>

随后,才进入了加冠礼最为重要的环节。</p>

取表字。</p>

取表乃是汉代此时代最为重要的程序之一。</p>

概因凡是取表后,以后但凡是亲近之人,几乎都将会以表字所相称。</p>

所以,这也是绝不可马虎的一点。</p>

而在这个时代,一般取表字者一般是直系亲属,或者不然就是聘请德高望重之人取表。</p>

而赵云为将其子赵统的加冠礼办得极其隆重,周到。</p>

而早在他出兵以前。</p>

赵云便已经提前向太傅许靖请求取表。</p>

随即,赵云向主上刘备先行了一番礼,遂清了清嗓子,面对着诸人说道:“诸位,现吾长子统既已行加冠之礼,今后便不再是稚子,而是敢作敢为的成人。”</p>

“现云恭请诸位做一个见证。”</p>

“云在出征以前,曾请太傅许先生为子取了一表字,为肃宇。”</p>

“寓意为辅助主公中兴大汉,肃清汉贼党羽,以一统天下。”</p>

“好!”</p>

“赵将军一门对主公,对大汉忠心耿耿。”</p>

“吾等佩服!”</p>

一瞬之间。</p>

随着关于赵云将赵统的表字予以和盘托出。</p>

其言语间亦是无比的掷地有声。</p>

也顿时令周遭诸人无不是热血沸腾起来。</p>

下一秒。</p>

在黄忠,陈到等将的号召之下。</p>

整个大堂里都热闹非凡而起。</p>

正于主位之上静静居于此处的刘备面上也不自觉间浮现出数分笑意。</p>

有如此忠臣良将。</p>

夫复何求乎?</p>

“孩儿多谢父亲拜请许太傅先生赐字。”</p>

“也感谢大王能来参与晚辈的加冠之礼。”</p>

将各项繁杂的程序进行到最后。</p>

他亦是徐徐拱手道谢着。</p>

加冠礼仪式随着各项程序告一段落。</p>

汉中王刘备遂是起身先行离去。</p>

陈到作为亲卫将,本也欲与之时刻形影不离的!</p>

但刘备似乎也是考虑到陈到与赵云二人之间的关系。</p>

遂也挥手将之留了下来。</p>

算作是给了假期。</p>

而在当天夜里。</p>

赵云于府中设下宴席。</p>

受邀前来参与加冠礼仪式的宾客也齐聚一堂。</p>

饱餐一顿!</p>

热闹喧嚣的一日就此过去。</p>

从次日开始。</p>

赵统字肃宇,也将成为了他作为成年人后的崭新一日。</p>

而随着汉中一副欣欣向荣之色时。</p>

关中。</p>

首府长安城,丞相府。</p>

此刻的府间,两侧文武诸臣尽数身着正规的赤、黑朝服。</p>

丞相曹操则是身着正宗的魏公服饰。</p>

他此刻面上早已是愁云满面。</p>

须臾间,脸色也是无比的变幻无常。</p>

恼怒异常。</p>

许久之后,他方才愤怒的高吼一句道:“此等织席贩履的小儿,焉有何德何能,竟敢于汉中之地擅自称王。”</p>

“当真是气煞我也!”</p>

“传令三军,本相将再提大军入境,征伐汉中,消灭此贼子。”</p>

随着派遣往许都前去上表的刘备军使者出秦岭,径直往关中大道一路东行,往许都奔去!</p>

可尚且才经过长安的地界上时。</p>

就被曹军所截获了。</p>

从使者的汇报以及所上表的表文中所述。</p>

曹操亦是很清晰的就知晓了此事的来龙去脉!</p>

他便满腔的怒火无从发泄。</p>

心下亦是陷入了极度的不平衡。</p>

刘备此人有何德何能,能够居于王位?</p>

想他自己,于危难之间救助了东归的落难天子,给予衣食穿住,又接连在数十载的征讨下,剿灭了北方各个诸侯。</p>

</p>

又相继出塞剿灭乌桓等各部胡人部族。</p>

以肃清各地,统一了北方。</p>

自己尚且还没有得到此王爵的殊荣。</p>

不过一织席贩履的小儿就轻易称王。</p>

他的心绪又岂能平衡乎?</p>

一语而落。</p>

文武诸人也亦是感受到了来自于曹操神情上的愤怒感。</p>

若是一个控制不好,恐其当真会轻易携部前去再度南征。</p>

听闻此事过后。</p>

作为现今间正值谋臣的刘晔立即拱手劝诫着:“丞相,此事万万不可!”</p>

“还望您能谨慎考虑。”</p>

“现今之间,我军新败,正是刘备军全军士气军威正值鼎盛之际。”</p>

“若是我军再度南征,恐会正中敌军下怀。”</p>

“还望丞相暂熄雷霆之怒,待我军各部先行休养生息一段时日,养精蓄锐后,再度南征,必将能够马到功成。”</p>

“一举踏平两川之地,活捉刘备。”</p>

一番番的劝进之语徐徐落罢。</p>

麾下其余文武之臣亦不由一齐面露着郑重之色,附议着刘晔之语。</p>

瞧着诸人一齐反对着。</p>

此言本就是曹操正值愤怒时所发。</p>

现在经过文武诸臣一番提醒,他亦是瞬息间反应了过来。</p>

现在的确不是再度南征汉中的大好良机。</p>

渐渐地……</p>

他的内心便冷静下来。</p>

“诸位皆所言有理!”</p>

“可此织席小儿却胆敢妄图称王,不尊天数,我等该处之!”</p>

“不知诸位可否有何良策否?”</p>

此言方落。</p>

两侧诸臣间一时便略微有些沉默,寂静下来。</p>

半响功夫后。</p>

似乎是一向沉默不语的贾诩却是再度拱手出列。</p>

进言道:“丞相,诩有一策,或许可令刘备自顾不暇!”</p>

“并可使之接下来的时日里都将无暇觊觎关、凉二州。”</p>

“我军也将会有充足的休养时日。”</p>

“哦?文和有何良策,还请速速道来!”</p>

听闻着贾诩之语。</p>

曹操顿时间便激动起来。</p>

他知晓,此人一向是沉默寡言,不会轻易献策。</p>

但现在既然又有良策,想来必定是能够再度给刘备制造大麻烦的。</p>

遂快速相问着。</p>

“丞相,诩以为,丞相可立即修书一封送至许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