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王篇二十八(1 / 2)

 !

巴蜀之地,成都平原。

地势起伏的大地之上,一条自北向南的江水携带着无尽的江水滚滚而过,眼前的这条江水正是桀骜不驯的岷江。

若是在以往,面对这头一旦发怒就会给沿岸土地带来深重灾难的蛮荒巨兽,周围的百姓就算心中有多么大的怨恨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

毕竟相对于这岷江之中的滚滚波涛而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过薄弱了。

沿岸土地之上的百姓唯一能够做的也只有望着那不断流淌而过的江水,去哀叹自己的生活怎么会这般地不幸。

原本生活在这条岷江沿岸土地之上的百姓们还以为他们的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那一道修建都江堰的秦王诏书被从咸阳送到了巴蜀之地的首府,成都。

王令之下,来自秦国各地的官员、百姓纷纷沿着官道来到了巴蜀之地,他们和原本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的蜀人一起开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耗费八载光阴,耗尽无数心血,这些人终于将阻隔岷江和成都平原的玉垒山挖开了一个口子,将桀骜不驯的岷江江水引入了东方的成都平原之上。

不过这一步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了一小半的路程,前方还有无数的艰难险阻等待着这些刚刚完成了一个艰巨的工程,此刻正在一边笑着一边憧憬着未来的秦人们。

转眼之间,又是数年光阴匆匆而过。

过去的数年的时间之中,在秦国少府之中精通水利的大匠们的指挥之下,在秦国治粟内史源源不断地物资向巴蜀供给之下,以及千千万万名参与修建的秦人百姓们的齐心协力之下,整个都江堰工程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着。

秦人百姓们先是根据之前工程设计图纸的规划,在滚滚的岷江中间修建分水的石堰,以此迫使有足够且合适的岷江江水经宝瓶口被引入东边的成都平原之中。

此外,为了防止岷江灌入宝瓶口的江水过多,从而导致成都平原出现洪涝灾害,这些秦人们又在分水石堰的末尾修建了用来分流的溢洪道。

当这两大工程都逐渐完成之后,岷江这一头原本无法驯服的猛兽犹如被绑上了绳索,变成了能够为巴蜀之地的百姓带来丰收的益兽。

如果你站在岷江两岸的高坡之上眺望那一片堪称宏伟的都江堰工程,并仔细观察其中的水流流向你一定会感慨先人那堪称巧夺天工的设计。

携带着无限威势的滚滚江水首先经过了分水鱼嘴的东西分流,又在飞沙堰进行了卸去江水之中携带的泥沙和第二次分流的流程。

最终经过两次分流的岷江江水顺着宝瓶口一路东进,为整个成都平原送去了充足且适量的灌溉水源。

可以说拥有了这一道都江堰进行分流、引水,原本蛮荒一片、时常遭受到洪涝旱灾洗礼的成都平原,用不了多少年的时间便会成为如同如今关中、汉中那般的天府之国。

或者我们也不去畅想未来成都平原能够有多大的产出,就看都江堰工程被一步步修建完成的数年时间里究竟能给成都平原之上的百姓们带来什么好处。

虽然在过去的数年之中都江堰还没有彻底被修建完成,但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的那些百姓们已经能够感受到这道既是功在当代,又是利在千秋的宏大水利工程为他们带来的好处。

每每想起那年秋天田野之上那片此起彼伏的金色,这些已经将自己看作真正的秦人的巴蜀百姓心中总是生出几分热络之情。

在亲眼看到了那道都江堰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之后,他们心中更是坚信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过得更加富足。

为了能够让美好的一天尽快到来,这些巴蜀百姓们在农闲之时也纷纷加入到了都江堰的修建之中。

那一天整个都江堰工程的工地之上已经没有了什么关中、巴蜀之类地域的概念,在场的所有人都只有一个名字。

秦人。

靠着都江堰修建之中的齐心协力,靠着都江堰给巴蜀之地带来的亲眼可见的利益,秦国完成了对于巴蜀民心的完全收复。

……

“大家听我的号子,一起加把劲。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