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心所向(1 / 2)

搅和大宋朝 吴老狼 0 字 2021-12-29

 和历史上一样,这个历史位面的种师中,也是被坑爹的赵宋朝廷给活生生坑死的。

原本召回了姚古和折可存两支精锐部队平定宋徽宗一党发起的叛乱时,赵宋朝廷最应该做的就是命令从井陉进兵救援太原的种师中所部暂停前进,待西路军平定了叛乱后再联手北上,逼着金兵分头迎战互相减轻压力,然而宋钦宗却是既要里子又要面子,什么都不懂的下令逼迫种师中加快进兵,还一再警告种师中不得胆怯畏战,必须尽快赶到太原战场为太原守军分担压力。

给赵宋朝廷卖了一辈子的命,习惯了服从赵宋朝廷的狗屁命令,所以即便明知道孤军深入乃是兵家大忌,不得已之下,种师中还是只能硬着头皮率军继续前进,还因为金兵主动收缩战线的缘故,成功的光复了寿阳和榆次等地,一度抵达距离太原只有二十里的石桥。

可惜种家军的辉煌到此为止,主动收缩将种家军诱入了伏击圈后,金兵大将银术突然率领伏兵左右杀出,迅速合围了种家军,还分兵切断了种师中的粮道,种师中被迫率军突围,虽然在突围战中靠着神臂弓的优势,先后三次杀败拦路金兵,然而随着粮食物资的迅速消耗,始终得不到休息的士卒体力严重下降,种家军仍然还是没能突破金兵紧急布置的第四道防线,被金兵彻底合围在了杀熊岭一带。

最后,再次全力突围又被金兵杀退后,粮草断绝的种家军迅速崩溃,士卒逃亡和投降的情况相当严重,无计可施的种师中只能是拼尽全力发起了最后一次冲锋,结果仅有极少数残兵败将侥幸冲出金兵的包围圈逃出生天(注意这点),种师中本人则与最后的百余将士被金兵重重包围,全军覆没,六十多岁的种师中还被残暴狠毒的金兵乱刀分尸,牺牲得凄惨无比。

非常可气的是,种家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回汴梁后,宋钦宗不仅没有反思他的瞎指挥,相反还大吼大叫,认为种家兄弟是在故意吃败仗让他难堪——同样是依令而行,凭什么种家军在赵九妹的指挥下能够连战连胜,几次大败金兵?为什么刚到了他的手里,马上就能吃这么大的败仗?这不是让天下人认为他宋钦宗远远不如赵九妹么?

正因为如此,宋钦宗还断然拒绝了给种师中追封爵位和谥号的奏请,黑着脸命令他老师耿南仲统领的枢密院尽快制订救援太原的计划,想尽全力解除太原之围,让天下人都知道大宋军队在他的率领下,同样能够打败凶如虎猛如狼的金兵。

也就在这个时候,赵九妹奏请宋钦宗再封自己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奏章,也通过良心未泯的东平新任知府权邦彦的渠道,光明正大的送到了汴梁城中,还马上在良莠不齐的赵宋朝廷里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再接着,好几个不怕死的文武官员还立即奏请宋钦宗同意赵九妹的主动请缨,至于原因也很简单,汴梁保卫战中,一度被金兵逼到了绝境的汴梁守军,在赵九妹亲自接管指挥权后,马上就焕发出了高昂的战斗力,后面的几仗越打越漂亮,战果也越打越大,这一点已经充分证明了赵九妹的统兵能力,所以只要让赵九妹再次接管军队,亲自领兵去救太原,必然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白时中、李邦彦和唐恪等宋钦宗亲信当然是马上站出来强烈驳斥这样的荒谬言论,坚定指出汴梁保卫战之所以能够成功,全是因为宋钦宗在襄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赵九妹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根本就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算是忽略不计,让赵九妹率军去解太原之围,简直就是驱羔羊去斗猛虎,绝对没有任何胜算!要想解救被金兵围困的太原军民,惟一的办法就是延续大宋祖制,请宋钦宗在汴梁城里发号司令,遥控千里之外的太原战场。

做为一个铲除权奸、救出父皇的孝顺儿子,宋钦宗当然是时刻不敢忘记赵宋祖训,坚持要把兵权和军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宋钦宗很快拍板定案道:“白卿和唐卿所言极是,之前能够守住汴梁,全是因为李纲在离职前布置有方,将士用命,与朕的九弟关系不大。九弟他毫无军伍经验,让他领兵去救太原简直就是形同儿戏,朕绝对不能拿万千将士的性命弄险。”

言罢,对赵九妹猜忌到了极点的宋钦宗又立即转移话题道:“对了,东平知府权邦彦奏报,九弟他目前藏身在梁山之上,不肯听从朕的召唤返回汴梁,此事当如何是好?”

“陛下,派兵去把赵构抓回来!”李邦彦想都不想就说道:“陛下开恩赦免赵构,还许诺在他回京之后重封亲王,赵构却抗旨不遵,坚持滞留梁山匪巢,还胆大包天窥视兵权,勃勃野心昭然若揭,臣奏请陛下即刻调拨兵马,踏平梁山,将赵构擒回汴梁治罪!”

白时中和唐恪等人赶紧附和,都认为应该马上把赵九妹抓回来治罪,免得让他在外面养虎遗患,宋钦宗听了当然也十分心动。不过还好,赵九妹在汴梁保卫战的表现成功骗得了不少朝廷官员的暗中支持,即便明知道宋钦宗不爱听,吴敏和徐处仁等良知未泯的文武官员还是纷纷鼓起勇气站出来,力劝宋钦宗念及手足之情,不要公然派遣军队去捕拿同父兄弟,最好以遣使劝说的办法让赵九妹回心转意,自行返回汴梁向宋钦宗请罪。

不止如此,同样在汴梁保卫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宇文虚中还主动出列,奏请道:“陛下,臣愿持诏书去梁山泺对赵构晓以大义,劝说赵构自行返回汴梁请罪,而且担保必成!”

“担保必成?”宇文虚中的政敌唐恪马上就冷笑出声,说道:“宇文学士就这么自信,如果不能成功怎么办?”

“情愿领罪!”

宇文虚中回答得斩钉截铁,恨宇文虚中恨得蛋疼的唐恪一听当然大喜,又断定赵九妹绝对不敢回来,所以为了除掉宇文虚中这个眼中钉肉中刺,唐恪马上就向宋钦宗说道:“陛下,既然宇文学士如此自信,那就让宇文学士去试上一试吧,倘若真能成功的话,陛下不仅马上能与赵构手足相聚,朝廷也可以省去许多钱粮开支。”

言罢,唐恪还赶紧向自己的好友李邦彦使了一个眼色,李邦彦会意,明白唐恪是想乘机干掉政敌,念在自己和唐恪的交情份上,便也开口说道:“陛下,既然宇文学士这么有把握,那就不妨让他一试,如果能够成功当然最好,即便不成,再做图谋也为时不晚。”

见自己的心腹亲信都赞同让宇文虚中去碰碰运气,原本很想直接动手的宋钦宗便也改了主意,点头同意了让宇文虚中带着诏书去梁山劝说赵九妹回京,宇文虚中赶紧唱诺,不过谁也没有注意到的是,低头领旨的时候,宇文虚中的嘴角上,突然浮现出了一丝神秘的笑意……

汴梁有方便快捷的水路可以直通梁山,手里又拿着宋钦宗的狗屁圣旨,沿途关隘谁都不敢阻拦,宇文虚中当然很快乘船来到了梁山泺,又在济州府寻得了向导带路,十分顺利的来到了梁山附近,与来往巡哨的赤旗军将士取得了联系,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意。

虽说交情平平,然而赵九妹和马良等人都对宇文虚中印象相当不差,都很感激他当初力保郑州,粉碎金兵切断西军增援道路的美梦,所以听说是宇文虚中到来后,马良和赵九妹这对狼狈为奸的搭档便破天荒的一起亲临梁山码头,态度亲热的把宇文虚中请到赤旗军的营地落座。而宇文虚中为了表明他没有恶意,还特意让他的随从全部留在船上,孤身一人随着赵九妹和马良等人上山。

彼此都是熟人,大家都没废话,在简陋的草房里坐定后,宇文虚中直接了当的向赵九妹说道:“殿下,官家派我来这里,是让我来劝你回去的。”

听到这话,赵九妹和马良都忍不住嘴角微微一翘,宇文虚中则飞快说道:“不过请殿下放心,微臣之所以自告奋勇来请你回京,真正目的不是想用花言巧语骗你回去,而是来提醒你一定要沉住气,千万不能急着回京。还有,殿下你们还要做好离开梁山暂避风头的准备,李邦彦和唐恪他们已经在怂恿官家直接出兵来抓你回去,只不过被微臣用计暂时稳住,没有立即动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