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预警机(2 / 2)

但从严格意义上说,YJ-40只能算作是一架空中雷达警戒机,只能搭载1名飞行员与1名雷达操作员,没有任何指挥管制能力,因它只能通过UHF波段的数据链传至水面军舰的情报处理中心,再由舰上的指挥人员读取雷达资料并引导飞机拦截目标。</p>

不过就算这样,在装备了YJ-40后,国防海军和空军在情报上还是占有很大的优势。</p>

就好象现在,在得到了联合舰队出航的确切时间和地点后,三架YJ-40就已经从海参威的空军基地出发,力求将南云忠一一行的动向完全处于监控之下。</p>

事实上他们也的确办到了,虽说现在YJ-40的性能还很不完善,但是监控联合舰队已经足够了。而在百多公里的距离外监控联合舰队时,联合舰队上的南云忠一等人甚至就连一点感觉都没有,完全没有想到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已经被严光等人察知了…其实YJ-40上的雷达也并不是很靠谱,至少在气候恶劣的情况下,YJ-40搭载的雷达也会出现一些错误。不过日本人的联合舰队规模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其中的两艘战列舰和六艘航空母舰,预警机上的操作人员就算想丢掉目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p>

“当初选择研发预警机果然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呢!”</p>

虽然YJ-40的性能还达不到后世预警机的程度,但是作为这个时代的第一家雷达警戒飞机,称YJ-40为预警机也没什么问题,何况就如今看来YJ-40也的确是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的确…”</p>

听严光这么说,蔡锷赞同的点了点头。</p>

虽然在历史上蔡锷很早就英年早逝了,但由于在这个时代,蔡锷并没有经过德国庸医的误诊,因此很顺利的活到了现在,同时就连肺结核也好了不少。(就是那个将肺结核诊断成梅毒,然后用对付梅毒的办法治疗蔡锷的德国庸医,没他的话蔡锷说不定能活到1949年呢,就是活到1970年也不是不可能,毕竟蔡锷是1882年出生的,到1916年去世的时候才33岁,而且只比朱德大了4岁…)看着一些参谋在地图上,根据预警机传回的情报在那里标绘着联合舰队的各种数据,萨镇冰突然也有些眼热的道。</p>

“大总统,舰载预警机大概什么时候才能…”</p>

在百多公里外,就能密切监控一支舰队的动向,毫无疑问这对海军来说是一件利器。</p>

只不过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预警机的航程有限。</p>

虽说预警机的航程一般来个五六千公里没问题,但那毕竟是全程而非作战半径,事实上现在紧跟着联合舰队的预警机,最多也只能跟踪个半程…和过去不同,大洋舰队已经成为标准的全球舰队,虽说因为主要对手是日本和美国的关系,大洋舰队很少离开东亚海域,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不会离开。</p>

如果有一天,大洋舰队要和美国人在太平洋,和日本人在大洋洲交战的话,那么舰载预警机的存在就能给大洋舰队带来极大的优势,至少是先敌发现的优势…事实上在中途岛海战中,日本会失败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雷达,不是吗…反之,如果能在航母上部署预警机,虽然这一时期的预警机还只能称作是“雷达警戒机”,但只要他能发现敌人,并且将敌人的踪迹转达给舰队的指挥官就可以了…不过…</p>

“这件事情倒是有些麻烦…”</p>

严光摸了摸自己的下巴。</p>

“其实下属几个航空公司很早就开始对舰载预警机的研发了,这点萨老你也是知道的。只不过航母毕竟只是海上移动机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机场,因此虽然飞机弄出来了,但是能起降这种预警机的航空母舰却…”严光苦笑着摇了摇头。“……一个都没有…”</p>

毕竟目前国防军现役最多的,还是那种两三万吨的中型航母——————当然,在后世这种航母就被称为轻型航母了。</p>

这些航空母舰在建造之初就带有很大的实验性质,虽然起降一般的活塞战斗机还没有问题,但是想要起降重达十多吨的双发预警机就有些困难了…“不过新的中型航母和重型航母似乎快要完工了,相信到时候应该就能没问题了…”</p>

严光说的自然就是“凌波级”重型舰队航母,还有另外一型中型航母。</p>

前者有着331米的甲板,后者也有270多米…</p>

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两型航母都装有弹射器,当然,不是蒸汽弹射器,虽说中国此时在许多方面都领先其他国家,但是超前这么多年弄出蒸汽弹射器也不不可能的,事实上海军弄出的是“液压弹射器”。</p>

弹射器在飞机被发明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和莱特兄弟同期的兰利,首先利用弹簧和滑道进行助飞,而莱特兄弟也在同样概念下,造出了落重弹射器。借助这种弹射器。莱特飞行器成功进行了动力飞行。</p>

在飞机发明后的不久就出现了水上飞机,各国海军在使用水上飞机时候,为了让舰只在不用停下来的情况下,舰艇能让飞机在短时间内升空。各国开始开发助飞装置,这种装置最早是装备在大型水面舰只上的水上飞机弹射器。结构上有落重式,飞轮式、火箭助推式、液压式和气压式多种。</p>

可是,弹射器的使用在运作上却增加了升空甲板人员运作的复杂性,令本来已经复杂的升空运作变得更难执行,反而导致升空延误。这个难题曾困扰航母多年,并导致弹射器被列为受淘汰设备。二次大战爆发后,由于护航的需要,开发了护航航母,由于这类航母的甲板距离短,飞机必需依靠弹射才能起飞,弹射器成为必不可少的设备。</p>

最初装备在护航航母上的是飞轮弹射器。后来开发的大功率的液压弹射器在1943年正式投入使用,“企业”号首批改装使用这种型号为H2-1的液压弹射器的航母之一,在这之后护航航母大部分装备了这种液压弹射器。性能上H2-1弹射器可以将11000磅的负荷在73英尺内加速到70英里/小时的速度,基本满足当时的作战需要。</p>

在最新的两型航母上,就装备了新装备的【液压式弹射器】…这种【液压式弹射器】在配合上航母本身的速度还有甲板长度后,可以比较轻易的起降海军研制的舰载预警机——————后世像E-2C那样的预警机是铁定不可能了,毕竟E-2C差不多有十多吨的重量,最大起飞重量更是达到了二十三点五吨…不过这一时期的飞机都比较轻型,机载设备也比较轻,像YJ-40装备的机载雷达不过318公斤重,使得整架预警机的重量也不过11吨重而已…最重要的是,历史上总重12.9吨的B-25B也曾经在航母上起降过,前往日本轰炸东京,也就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杜立特空袭】,虽说杜立特驾驶的B-25B都是减重过的,不过新预警机的重量本身也比B-25B要轻很多,何况上述的两型航母哪怕是甲板最短的一个,也比大黄蜂号要长20多米,更别提凌波级重型航母要比大黄蜂号长80多米了…“所以如果海军也想上预警机的话,恐怕就只能等这两型航母服役了。”</p>

其实在严光的心里,最适合的还是凌波级航母,毕竟凌波级的甲板长度够了,而另外一型则相对要勉强一些,不过这一切毕竟要等航母出来再说…“这样…”</p>

萨镇冰点了点头。</p>

“我明白了。”</p>

萨镇冰毕竟也是老海军了,明白这件事情急躁不了,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过话说回来,您觉得日本人的行动真的能成功吗?”</p>

虽说对日本人的情报搜集工作做的不错,日本人的一些比较详细的资料几乎都被军情局给搜集到了,但是对日本人的行动究竟能不能成功,其实在场的人心里都很没底。</p>

毕竟这次要奔袭数千公里,去袭击美国人的一座海军基地。</p>

虽说目前那座海军基地并没有处于战备状态,但是那毕竟是一座戒备森严的海军基地,根据军情局的情报,美国人甚至在那里部署了他们最新装备的一型雷达——————雷达的性能他们到不是很清楚,但在萨镇冰等人看来做做预警应该还是没问题的…而听萨镇冰这么说,严光也是挠了挠头。</p>

这件事情说实话就连严光的心里也没谱,毕竟来到这个世界后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这次行动究竟是否能够成功也很难说。</p>

就好象在历史上的珍珠港事件时,其实日本人的宣战书是在袭击前就发出去的,可最后却因为种种意外使得在袭击发生后,日本人的宣战书才被送到了美国人的手里——————而且送到美国人手里的还是一个日裔的美国人,这还真是天大的讽刺。</p>

所以日本人的袭击究竟能否成功,就真的是天知地知,其他人全不知了…就在严光等人还在那里猜测着南云忠一一行的行动会否成功的时候,在一千多公里海外的南云忠一一型,还在缓慢的向夏威夷的方向行驶着。</p>

只是在海面上做着各种模拟的南云忠一等人并不清楚,这时他们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一百多公里外的一架预警机的监控当中,当然,或许这种无知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幸运也说不定,毕竟带着太大的心理负担上阵可是会导致任务失败的…————————————————————</p>

11吨的重量,331米的甲板,还有液压弹射器,应该飞的起来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