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背黑锅(2 / 2)

在历史上的1945年美国实施新的步枪研究计划,著名枪械设计师约翰?加兰德在M1加兰德步枪基础上开始设计自动步枪,1954年设计出原型枪经过试验和改进,1957年美**方定型命名为M14步枪,1959年在春田兵工厂投产。M14步枪即成为美**队制式装备,并取代M1加兰德步枪、M1卡宾枪、勃朗宁自动步枪(BAR)。</p>

美**方当时强调军用步枪射程远的设计思想,并不接受小口径步枪弹。北约进行弹药通用化选型时,美国坚决反对任何降低威力、短射程的弹药,并施加影响,1953年,北约选择7.62×51毫米(.308寸)枪弹作为标准步枪弹。M14步枪并以其为弹药,7.62×51毫米北约标准步枪弹(弹壳比原有.30-06步枪弹缩短了12毫米),实现了弹药以及步枪标准化,亦简化了后勤供应。</p>

M14步枪生不逢时,20世纪60年代美国介入越南战争,在东南亚丛林作战中M14步枪显得比较笨重,单兵携带弹药量亦有限,而且弹药威力过大,全自动射击时难以控制精度。不及北越使用的AK-47突击步枪。据说,在越南战场上部份美国士兵会扔掉笨重的M14捡起AK-47使用。1963年美**方终止采购M14,1967年选择了小口径的M16突击步枪,M14开始全面撤装,这导致历史悠久的国营春田兵工厂关闭。大量M14步枪按照军事援助计划移交给外**队。</p>

M14步枪具有精度高和射程远的优点,1969年美**方根据M14研制出M21狙击步枪,受到部队的欢迎。然而很显然的是,像M14这样着重于远射程的步枪,是不适合丛林当中作战的…国防军目前装备的半自动步枪,本质上讲其实就和M1加兰德差不多,因此自然也就不如目前装备的自动步枪了。</p>

而在进入丛林后,自动步枪的发挥却是相当的出色,很多时候一枝自动步枪甚至能够压的一个班的对手抬不起头,这种情况自然是让军官的部下们艳羡不已。</p>

“自动步枪?”</p>

听到部下们这么问,军官嘿嘿一笑。</p>

“你们还是等着吧,我听说这种步枪一年的产量也不过才几十万,想要全部换装的话,估计战争早就结束了…”</p>

没错,自动步枪虽然在名字上要比半自动步枪少上一个字,但是实际上自动步枪却要比半自动步枪复杂许多。也因此,兵工厂中的许多设备也就需要淘汰,虽说中国的工业实力已经是非常强,甚至达到了不逊于美国的地步,但是一下子淘汰这么多的设备,然后在用新的设备来替换,这对国社政府来说依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p>

到目前为止,在替换了部分设备后,国社政府也只能将产量提升到每年几十万枝,想要为目前已经达到近千万的国防军全部替换的话,恐怕就给等到战后这近千万国防军中的大部分都被遣散的时候了。</p>

因此到目前为止,除了少数的精锐部队能够全部换装自动步枪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班排一级的军官才有资格装备。</p>

————————————————————“马来西亚那边的作战进展如何?”</p>

在国社政府的内部会议上,宋鼎寒抬头问着王耀武。</p>

“很顺利。”</p>

王耀武点了点头。</p>

“虽然日本人似乎想要好好抵抗一下的样子,不过彼此间的实力差距毕竟是太大了,所以目前登陆部队的进展顺利,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占领整个马来西亚了…”</p>

听到王耀武这么说,在场的军政官员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微笑。</p>

不过这个时候,宋鼎寒却抬头冷声道。</p>

“不要高兴的太早,马来西亚也不过是第一步而已,而且还是南洋群岛上占地比较少的一块区域,拿下马来西亚后还有印尼和其他区域…”</p>

“这个我们明白,放心吧…”</p>

听到宋鼎寒这么说,一名官员笑呵呵的道。</p>

“对了,松坡那边的情况如何?”</p>

“松坡那边…”</p>

王耀武皱了皱眉。</p>

“松坡那边的情况,大概只能用还可以来形容吧…”</p>

“不久前松坡刚刚和德国人对碰了一次,最后虽然获得了胜利,但是自身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如果不是当时对手所存的力量也不多了的话,恐怕松坡都有了将部队撤下来的心了…”</p>

在第一次接触后,蔡锷指挥下的部队多次和德军进行激战。</p>

另一方面,俄国人却是在趁着这个机会撤到莫斯科周边地区,在莫斯科的周围构筑防线的同时,也在休整着自己那残存的部队。</p>

这也就是说,如今蔡锷几乎是在以一己之力对抗着德国人。</p>

蔡锷的高加索军团不过才几十万人,好在曼施坦因手中的南方集团军的兵力和蔡锷相差不算太多,所以蔡锷到也能勉强撑得住。</p>

不过在几次激战当中,蔡锷的损失却是一点都不小。</p>

而且彼此互有胜负,也不能说是谁更占便宜。</p>

有一次蔡锷甚至差点中了曼施坦因的计,将几个师的兵力拱手让给曼施坦因,好在最后蔡锷反应及时,调动了管辖范围内的全部空中力量,硬是将包围圈给炸出了一个缺口来,不然的话恐怕就要吃大亏了。</p>

也正是因为这个教训,所以虽然国防军在装备上要强于德军,但是蔡锷打的反而比较谨慎。</p>

另一方面的曼施坦因,在多次对战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后,虽然也是将占据保持在了僵持状态,但是他也很清楚,想要攻下莫斯科恐怕是不太可能了。</p>

这也不奇怪,虽然在将原本用于进攻英国本土的物资都调到东线后,曼施坦因关于物资方面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但是人员上的问题却依然相当的大。</p>

在巴巴罗萨计划进行的时候,曼施坦因手下部队的人员补充就一直很缺乏,而在进攻莫斯科失败后,这种缺乏就更加严重了。甚至于在斯大林将朱可夫撤下,曼施坦因趁此机会获得一次大胜后也是如此。</p>

到了眼下,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已经是严重缺员。</p>

原本曼施坦因的计划是,趁着大胜的机会,在俄国人反应过来前就一举拿下莫斯科。可是如今既然中国人已经掺和了进来,那么这么做的机会自然也就没了。</p>

换句话说,至少在短时间内,曼施坦因是无法见到拿下莫斯科的机会了。</p>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中国人的踪迹出现后,曼施坦因给希特勒发了一份电报,将当前的情况讲述了一下,着重讲述了莫斯科的失败及中国人的出现。</p>

并且将拿不下莫斯科的原因,全部推给了中国人身上——————虽然事实也的确是如此。</p>

曼施坦因从不质疑希特勒对于德**队的绝对指挥权,但是却以敢于在许多问题上当众反驳希特勒而闻名。在通常情况下这将导致丢官罢职,但曼施坦因却可以在希特勒面前用事实证明自己。</p>

甚至于在德国战败后,曼施坦因依然能够活到1973年,战后,他被英**事法庭于1949年以战争罪判处18年监禁,但是4年后他就因为医疗原因被释放了。随后他成为了西德政府的高级顾问,协助建立新的德国联邦国防军,并成为其名誉参谋长——————这完全是因为美国人需要曼施坦因出面帮助其对抗俄国人。</p>

不管怎么说,曼施坦因依然是相当有智慧的。</p>

所以曼施坦因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想成为希特勒的出气筒,那就必须要找一个背黑锅的人。</p>

无疑,背黑锅的最好对象就是中国人。</p>

而事实上,也的确是因为中国人的出现,才使得莫斯科的计划失败的。</p>

而且曼施坦因很清楚,因为中国对德国宣战,并且站到了俄国人和美国人一边的关系,希特勒一直都相当的厌恶中国,所以这个时候将中国人挑选出来作为背黑锅的对象,无疑是相当聪明的一项举动。</p>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得知因为中国人的关系,攻占莫斯科的计划不得不宣告失败后,希特勒大发脾气。</p>

虽然在发脾气的过程中,希特勒也对曼施坦因发了一些脾气,但是最终问题却并没有牵扯到曼施坦因。</p>

事实上,早在国社政府同时向德国和俄国出售战备物资的时候,希特勒就已经相当的厌恨中国了。如今的这件事情只不过加深了这一印象而已,而对曼施坦因来说,这样却能够逃脱很多问题。</p>

曼施坦因很清楚,如今德国政府内部,可是有着相当数量的人看他不顺眼,比如说戈林,比如说希莱姆等…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曾经声称德**队应该由专业人员来指挥,这无疑对希莱姆等人的权利发出了相当大的挑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