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非传统读书人(1 / 2)

 南召县西部,白河河畔的李青店,罗志学难得睡了个懒觉。</p>

这几天罗志学突然发现,自己闲了下来,以至于让长期都处于忙碌中的罗志学都有些不习惯。</p>

军务方面一切顺利,根本用不着罗志学操心。</p>

东进的第三步兵营早就完成了既定的任务,如今正驻防在距离南召县城大概十里外一个名为安沙村的村庄里,东边的南召县城里的官兵们也不出来,甚至对保乡军的行动大有不管不顾的感觉。</p>

因此也就导致了东边无战事,一切风平浪静。</p>

南下以王瞎子为首的第一骑兵哨、第一炮兵哨以及第一步兵营等各部也是一切顺利,他们已经南下了大概四十里路,并控制了大片地区。</p>

沿途中并没有遭遇官兵,也没有遇到类似宋家庄这样的拥有雄厚实力并进行顽抗的豪强,只是遇上了几家不知量力进行抵抗的大地主,而这些大地主连当时宋家庄的实力都不如,王瞎子他们自然是很轻松就拿下了这些大地主。</p>

而更多的地主,主要是大量的中、小地主们对保乡军的南下都保持了比较克制的态度,规规矩矩的按照那些留着大光头的和尚贼军的说法缴纳什么田亩税。</p>

尽管缴纳的不情不愿,不过大多也是交了。</p>

权当是破财消灾了。</p>

毕竟这些人都不傻,他们也是看到了保乡军一路南下的诸多做法,知道这些所谓的保乡军贼军还算是比较规矩的,只要按照他们的规定缴纳了田亩税,也就不会为难他们这些地主。</p>

甚至有些士绅带着一家老小朝着南方逃亡的时候,保乡军也不会进行为难。</p>

当然了,就算是核心族人先跑了,但是这田亩税还是得交。</p>

总之一句话,只要你老老实实交税,其他的保乡军根本就不管你……</p>

保乡军的所作所为,也是让很多地主士绅们打消了恐慌,甚至不少人觉得这些清一色留着光头的和尚贼军还是听讲道理的。</p>

和那些一跑过来不管不问,直接就是烧杀劫掠顺带挟裹的流贼们有着天壤之别。</p>

如此情况下,除了少部分比较头铁的地主士绅所掀起的小规模反抗外,保乡军的南下并没有遭到什么实际性的抵抗。</p>

不管是东进还是南下,两个方向的军事行动都非常顺利。</p>

不仅仅军事行动顺利,连带着保乡军在上述各地组织设立乡、村两级行动机构的时候也比较顺利。</p>

郭全书这个人吧,在罗志学看来还是有能力的。</p>

之前都在伏牛山以及鲁山县东部地区的时候就已经小试身手,先后组织了六个乡衙门,把控制区里的各村都分片管理。</p>

同时作为吏务处处长,他在招揽人才上也做的非常不错。</p>

他针对传统读书人不愿意主动投效为保乡军效力的情况,同时保乡军也已经放弃了之前那种抓地主子弟人质顺带给自己干活的做法。</p>

为了补充人才缺口,郭全书加大了对非传统读书人的招募。</p>

这个非传统读书人也只是说的好听,实际上只要懂文识字就算期内。</p>

甭管你以前干什么的,只要你能读写公文那么就算是保乡军需要的人才。</p>

对于这些人才,保乡军给出的待遇有高有低。</p>

最基本的文书领取的薪资,也能勉强养活自己再加上两三个家人。</p>

真算待遇的话,这请一个文书花费的钱还没养一个士兵多。</p>

别看士兵到手的钱只有那么几百文,但是人家吃得好啊,而且现在兵荒马乱的粮价飞涨,大多时候有钱你还买不到。</p>

士兵们一个月吃掉的粮食其价值就比一个文书的月薪高了。</p>

要是有人嫌弃待遇低不愿意来也没事。</p>

这年头你想要找个正儿八经玩科举的读书人可能比较难,但是找没饭吃,但是又懂得几百上千个常用字,勉强能读写公文的人还是有一些的。</p>

其他不说,仅仅是在流民里就有不少。</p>

要知道以前罗志学一家子还是流民呢……</p>

罗志学已故父亲以及大哥还有着童生功名呢,但还不是因为家乡连年遭天灾人祸后被迫逃亡当了流民。</p>

怎么说呢,这年头只给普通待遇,你想要找到什么高级人才可能比较难,但是只找一些具备最基本文化水平的人还是可以的。</p>

郭全书就是通过招募这些非正统读书人来缓解保乡营日渐扩大的人才缺口的。</p>

这也是罗志学认为郭全书上任吏务处处长以来,所作出的最大成绩了。</p>

在郭全书的支持下,保乡军招募了一大批因为各种原因而吃不饱饭,养不活家人的非传统读书人。</p>

这里头有家破人亡的账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