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明鉴,下官以为武敏之所认诸般罪行或皆属实,然第三条所涉朝臣众多,恐非光凭其一面之词便可妄立者,兹体事大,还需慎重些为妥。”刘祎之尽管头皮发麻不已,可说起话来倒是依旧顺畅得很,颇有些不亢不卑之气度。</p>
“哦?那依刘大人之意,此事又该如何行去方妥?”</p>
李显若有所思状地点了点头,一派真心求教的样地追问道。</p>
“非是下官妄言,此事终归须得有圣上明诏方可彻查,下官建议暂且搁置审案,待得禀明了陛下之后,再做定夺方好。”李显的态度显然有些出乎刘祎之的意料之外,在闹不明白李显究竟是怎个想法之际,刘祎之也只能是谨慎地出言解说了一番。</p>
“嗯,刘大人所虑有理,要盘查诸臣工,无父皇旨意自是断不可行,然,一码事归一码事,孤领旨彻查监察御史萧明弹劾兰台太史令武敏之一案,今武敏之既已招认,自是当就此结案,至于后续手尾该当如何,刘大人不妨随小王一道面圣去好了。”李显谨慎地沉吟了片刻之后,这ォ给出了个答复,旋即,也不管刘祎之面色如何难看,高声便下了令:“来啊,即刻让武敏之画押!”</p>
“诺!”</p>
李显既已下了决断,数名负责记录的英王府文书自是不敢稍有怠慢,各自高声应了诺,拿着分头整理出来的口供便行到了贺兰敏之的面前,由着贺兰敏之逐一签名画押不提。</p>
“殿、殿下,这……”</p>
刘祎之先前听李显说得顺溜,还真以为李显同意了他的建议,却不曾想李显话锋仅仅只是一转,便化解了他的理由,不仅如此,顺势还将一套毫不客气地罩了过来,登时便晕了头,一时间都不知该说啥ォ是了的。</p>
“禀殿下,口供皆已签押,请殿下过目。”</p>
李显没再理会刘祎之,也没去跟太等人交谈,只是面色肃然地端坐在大位上,宛若泥雕木塑一般,直到一名英王府文书前来回令,李显这ォ挺了下身,也不多言,伸手接过了那名文书手中的一叠口供,飞快地翻动着,一目十行地过了一番,见并无丝毫差错,悬着的心顿时便放下了一大半。</p>
“太哥哥,臣弟幸不负父皇重托,如今案情已大明,请太哥哥明示。”</p>
李显不动声色地将口供整了整,双手捧着走到了端坐在一旁的太面前,一躬身,很是恭敬地请示了一句道。</p>
</p>
“好,七弟立大功了,父皇想来已是等得久了,事不宜迟,我等当即刻回禀父皇,扫清奸佞,还我大唐之宁靖,阎相、乐相,二位老大人对此可有甚见教否?”</p>
期盼了多年的契机终于出现了,饶是李弘生性沉稳,却也一样有些沉不住气了起来,伸出去接口供的手竟不由自主地颤抖个不停,好一阵微喘之后,这ォ算是稳住了心神,匆匆地翻看了下口供,笑容满面地问了阎、乐二相一声。</p>
“老臣等谨遵太殿下之令。”</p>
阎、乐二人来此便是这么个目的,此际一听李弘开了口,自是不会反对,各自起了身,恭敬地应答道。</p>
“七弟,走,一道觐见父皇去!”</p>
大势已成,李弘恨不得赶紧行逼宫之事,自是一刻都不想多呆,这便拍案而起,招呼了李显一声,便要向外行去。</p>
“太哥哥请先行一步,容小弟处理完此案手尾再去与太哥哥会合可好?”</p>
李弘急得不行,李显却是四平八稳得很,他可不想忙中出错,万一要是武后那头再次铤而走险,那乐可是小不到哪去的,李显自是不能不防。</p>
“这……”</p>
一听李显如此说法,李弘不由地便是一愣——李弘是很迫切想要一举击破武后一党,眼下手握的证据也算是足够了的,然则没有李显的配合,李弘心里头还是不免有些发虚,再者,李弘也担心李显会在自个儿背后玩上一把阴的,自是不肯让其脱离开自个儿的视线,略一犹豫之下,还是强按住了即刻起行的冲动,一派随和状地说了一句道:“这样好了,左右也不差这点时间,孤便在此陪着七弟罢。”</p>
“那好,太哥哥请稍候。”</p>
以李显的智商,自是一眼便看穿了李弘的小心机,不过么,李显本心就没有借此机会算计李弘的意思在,却也懒得跟其多计较,这便客套地应了一声之后,自顾自地下达着将令,将该处理的手尾一一交代个分明。</p>
这一头李显有条不紊地下着命令,那一头刘祎之见大势已不可逆转,趁着无人注意之际,悄悄地退到了一旁,溜达着出了大堂,乘上马车,向皇城方向疾驰而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