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悬瓮(上)(2 / 2)

扶风歌 蟹的心 0 字 2021-11-18

晋阳自然是千古雄城。chun秋时赵简子令家臣董安筑城于悬瓮之东晋水以北,即晋阳城也。此后先为赵国都城,拒塞秦人,奠定七国雄长的基业;又为先秦太原郡治汉初代国都城所在,素为重镇。</p>

而陆遥更知道,晋阳的辉煌尚未到来:在此后的千载时光里,晋阳为前秦国都东魏下都北齐别都唐běi jg武周北都前晋国都后唐西京后晋běi jg后汉běi jg北汉国都,直到二十世纪中叶,当时的军阀阎某据守于此,还使得开国元帅一度束手无策这晋阳,真不愧是北国龙气所在,不知多少英雄豪杰在此演出了一场场壮烈诗篇</p>

于是陆遥稍作斟酌,回答道:晋阳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根本。此乃形胜之所,兵家用武之地。</p>

这个回答显然令刘琨非常满意。他点了点头:道明,年前我初到并州,驻军壶关,闻得胡人攻陷河东河内,幕府众臣僚皆震骇不已,提议撤往冀州者有之,驻守上党者有之。唯有陆道明你力排众议,倡言北上晋阳,与吾相合。</p>

陆遥躬身道:末将久在边陲,遂有一得之愚。</p>

这句话源自于韩信向李左车求教攻略燕齐之策时,李左车的回答: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陆遥将自己比作了李左车,而将刘琨比作汉初三杰中的韩信,算是小小的阿谀。巧的是李左车封号广武君,与刘琨的广武侯只差一字尔。</p>

刘琨哈哈大笑,指着前方的晋阳道:自赵简子筑晋阳至今,虽经历代修缮,仍显狭促不堪用兵。近来胡人肆虐,各郡县多有流民逃亡至此,据有司统计,拣选可得青壮万人。我意yu顺水推舟,集中并州丁口于此,然后征发民夫兴修晋阳大城</p>

他招手令陆遥近前,又比划着远处晋阳的地势:你看,吾意yu由彼处至此处,版筑城池这一段可以依托地势,到那里,折而向东,沿着汾水修建,全部城墙都高四丈总计周回二十七里若是施工顺利,到了夏秋之交便可初见规模,至多到明年,定能完工</p>

刘琨神采飞扬地述说着自己的规划,英武的脸庞因为激动而有些泛红。</p>

此城完工之后,晋阳外有四塞之固内有城池之险,从此就再不惧匈奴来袭,堪称金城汤池了以此为基业,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匈奴其为沼乎哈哈,道明以为如何他大力拍着陆遥的肩膀,几乎让陆遥为之趔趄。</p>

陆遥仔细揣摩着刘琨规划中的晋阳大城,又想了片刻:晋阳系我军根本所在,修筑大城势在必行。只是</p>

他躬身道:还望主公恕我直言。</p>

刘琨挥手道:只管讲来。</p>

陆遥道:晋阳大城的营建乃是大事,即使动用目前所有民夫,依然稍显不足,再加上介休中都隰城祁县等地需要另外修缮,似乎已将所能调动的人力物力尽数集中在太原一郡万一战端再起,会不会因而少了些周旋进退的余地</p>

介休中都隰城祁县,这四座城池是晋军在太原国南部重要的支撑点。四城彼此呼应,一方面制压雀鼠谷统军川对面的匈奴河东军力,另一方面又足以控制离石的匈奴单于庭经丰水谷地进入太原盆地的道路。这几处,都是必须大加修缮并且派遣相当兵力驻守的要地。</p>

陆遥自升任牙门将军之后,得以更多地参预机密,因而知道仅仅这四座城池的建设,就已占用了大量资源。而现在,刘琨又打算再次征发民力,陆遥对此实在无意赞成。</p>

陆遥并非不知道晋阳的战略意义,然而,过分地执着于区区太原国,是否也是史籍记载中刘琨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呢在陆遥所熟悉的那个历史上,刘琨正是汲汲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反倒屡次将战场的主动权让给了匈奴,在战争之中,往往陷入寇盗互来掩袭,恒以城门为战场的境地。而最终,晋阳一旦失守,整个并州的防御体系也就此崩溃。</p>

他深深施礼道:主公,晋阳的意义非仅一座难攻不落的坚城。更重要的是,我们以晋阳为屏障,就可以放手经营并州北部的雁门新兴诸郡,甚至代郡五原等地。以末将愚见,晋阳城池眼前只需稍稍整治即可,尽快抚定北部各郡,统合实力才是当务之急。</p>

这番话一出,陆遥心中就暗自后悔。史书上的刘琨据守晋阳孤城十载,却战事不利,最终沦亡于小人之手,故而自己忍不住提醒一句。但刘琨极有主见,是那种一旦计议已决便不容他人置喙的人,说他略有些刚愎自矜也不为过;自己偏偏对他的得意设想大加议论,等于是在直斥其非,自认为比他更加高明了。</p>

果然,听得陆遥这般说,刘琨的脸sè便有几分不喜。</p>

首页小封推顺利结束,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p>

这几天里,混沌wjywlkt4479慕容三毒等朋友都在书评区发表了中肯的意见,谢谢各位指点,还望继续不吝赐教。另外,贴吧的莫谈国事当顺民老爷又写了长篇书评您老的眼光毒的很螃蟹给跪了啊看来今后得在作品相关开设吾兄的书评专栏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