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重任(下)(2 / 2)

扶风歌 蟹的心 0 字 2021-11-18

两人都不知该什么。没错,邺城确实是乱了,一如陆遥昨ri的预测。可谁能料想乱到了这样的程度陆遥等人所忌惮的卢志没有出面,原本受到jg惕的成都王余部毫无踪迹。仅仅是为了争取魏郡太守的位置,乞活军的首领们就自相残杀起来,造成了如此可怕的结果。此刻回想与李恽最后见面时他发自内心的踌躇满志,仿佛局势尽在掌握之中一般,陆遥恨不得要大吼三声来发泄。</p>

邵续微眯着双眼,像是想到了什么,嘶嘶地抽了几口冷气。他侧身靠近陆遥,低声道:田甄还是李恽</p>

陆遥明白邵续的外之意:这场火并来得太过突然,事前更绝无任何先兆。就通常的观感,李恽田甄这乞活六率之间虽然谈不上多么友善,但同在异乡为异客,终究是携的时候远多于争执。他们突然爆发如此猛烈的冲突,终须有足够的理由。躲藏在水底深处搬弄的,很可能正是卢志翻云覆雨的段。问题在于他潜伏在谁的身后。</p>

但这个问题到这时已毫无意义。卢志支持的或许是李恽,或许是田甄,相信以卢志之能,动这两人其中之一并不困难。可无论如何,陆遥确定这个结果并非卢志所需。因为邺城是成都王司马颖十载经营的根基所在,卢志图谋的,是拥护成都王世子重新入主邺城,再以此为基业,纠合河北实力与东海王争锋。摧毁了邺城,就等于摧毁了成都王一脉复起的希望</p>

正在胡思乱想,却听得丁绍的声音响起:陆将军,你刚才的用兵缓急之,很有道理。阁下不愧是越石公帐下首屈一指的良将。</p>

果然,邺城既有乱事再起,这位丁刺史便格外殷勤起来。陆遥苦笑着应声道:不敢当使君赞誉。越石公麾下才力胜于我的,足以车载斗量。若有谁首屈一指威名震动匈奴汉国的,自非文浩兄莫属。</p>

咳咳丁渺不禁汗颜:道明客气了。此番晋阳大战,诸将公推你的功绩第一,哪怕是主公的老部下们也都佩服。</p>

既然与丁渺平辈相交,我便称你一声贤侄吧。丁绍摆了摆,一边考虑着,一边徐徐道:既然乞活军因内讧导致兵力损失惨重,石勒贼寇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贤侄可知,此际稍有应对不慎,便是第二个秦凉之乱。</p>

丁绍所的秦凉之乱,乃是河西鲜卑秃发部于泰始五年掀起的大规模叛乱。这场叛乱历时十年,前后波及秦凉二州,导致二千石以上的封疆大吏战死四人,边疆军民血流漂杵。凉州胡儿纵横北地,威震天下,朝野为之震动。此刻丁绍以秦凉之乱比拟,对形势的严峻程度已算相当重视了。</p>

他伸出左掌,一一屈指计数:眼下,幽州王浚屯兵蓟城,距此数百里之遥;并州越石公新败匈奴,正在休养生息的时候;兖州刺史苟晞与王弥作战,暂时也难以援冀州军马便是大河以北唯一能够压制流贼的力量了。所以,我只能尽快领兵赶往魏郡,以求稳定邺城局势。这并非是你的意见有误,而是形势变化太过莫明,令我们都措不及。</p>

陆遥恭敬地道:世叔所言极是。用兵之道贵在临机决断,本无一定之规。缓与急,都是为了刈夷贼寇。</p>

丁绍点头,令侍者备了笔墨纸砚,奋笔疾书。他也不抬眼,只是言语不停:以我的揣度,邺城既然到了这种地步,此番领兵南下只怕将要迁延时ri,非短期能够结束。数万冀州兵马倾巢而出,各郡兵力大部都已抽调,后继的粮秣物资还要靠各地陆续筹措。其间拓跋鲜卑如有不稳,确是大患。道明,我无须瞒你,冀州军力固然不少,但严重缺乏有经验的高级军官,并无人能担方面之任,为我解除后顾之忧。故而,我也只能把期望寄托在你们几位的身上。</p>

丁绍洋洋洒洒写了十数行,搁笔一旁,从腰间锦囊中取出jg致的官印,端正地盖了上。他把墨迹未干的尺牍递给陆遥,沉声道:请看,这是我给冀州北部诸君官员的令,数郡所能筹措提供给你的,都已详列在上。刘越石对于这次拓跋鲜卑祭天大典有什么打算,我不需要了解。但我的要求你无论如何都要做到道明,值此多事之秋,拓跋鲜卑绝不能乱,代郡绝不能乱。</p>

陆遥接过尺牍看了一眼,深深行礼:多谢世叔襄助,小侄感激不尽。请放心,我们定当全力以赴。</p>

jg彩推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