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有间书店(2 / 2)

这都有点悬疑情节了。</p>

“啧啧,神医出游,凡夫俗子不知道天高地厚,用拙劣的计谋去欺骗神医,结果被神医轻松看穿,怎么还有种龙傲天的感觉...”</p>

还有些是凶杀案,官府都要定案了,一听说神农就在附近,就把他找过来帮忙看看尸体,结果他看完之后,案子直接反转....</p>

行医六十年,走遍整个忍界,神农遇见过的,遭遇过的稀奇古怪的故事太多了!</p>

孙景云一边看一边分类,终于在路程走了三分之二时,将神农的病例集大概分成了六大类。</p>

治病篇:单纯的治病,包含平民百姓感恩戴德的内容。</p>

诡病篇:治疗疑难杂症,还常有第一次判断出错,后来经过提示发现真正病症的剧情。</p>

诡人篇:看似是人得病,实际是人害人。</p>

法医篇:为死人看病,找出凶手行凶痕迹,帮官府找到真凶</p>

悬疑篇:通过死者的伤情痕迹,自己找到真凶</p>

神医篇:为达官贵人看病,先被人看不起,被怀疑,后来一举翻身的剧情,这类剧情神农年轻时较多,后来名气大了,就没有了。</p>

“现在的一本书不过30~50万字,而老爷子写病例六十年,作品何止千万字,我还要额外增加故事情节,这么一来,字数就要奔着上千万去了!”</p>

“那就平均一本50万字,每篇出十卷,六篇同出,一共3000万字....”</p>

3000万字,看起来很多,但光神农写下来的病例都不止这么多字,因此孙景云面对的不是素材不够的问题,而是素材太多了,只能优中选优。</p>

而且就算优中选优,一样要面对好东西太多,难以抉择的烦恼。</p>

比如,有些故事相似,但都一样精彩,可书中一样的故事不好出现两次啊...</p>

于是只能忍痛割掉一个...</p>

就这样忙忙碌碌,等一行人到达阪仓城时,他终于编好了六篇的前两卷。</p>

这些日子,他埋头分类,编书,什么事情也不管,路要神乐探,没路的地方神乐要搭桥,有山贼了也是神乐去解决。</p>

原本神乐脸上还有些稚嫩的感觉,等到了阪仓城时,神乐脸上的稚嫩已经去的差不多了,更多的,却是果决和凌厉。</p>

“环境果然能锻炼人啊!”孙景云感慨着,让神乐进入马车。</p>

“你之前说,我们到阪仓城,就做点生意,现在阪仓城已经到了,你还没说我们要做啥呢!”神乐问道。</p>

孙景云一笑,扬起了手中的书:“我们做这个!”</p>

“医生?”神乐愣了下:“我们的医术是不错,但医疗忍术不敢光明正大的用吧,而且就治病这些钱,怎么养活得了这么多人?”</p>

孙景云无语:“不是医生啊,医生救不了忍界人,我说的是,书!”</p>

“书?”</p>

“没错,我们要开印刷厂,要办印书馆!”</p>

社会主义,就是从《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开始的,国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是从《新青年》开始的!</p>

这个世界的百姓接受过教育的聊聊无己,自然也需要漫长的开启民智时间,那拥有自己的印书渠道就必不可少。</p>

不过前期肯定不能直接就印《资本论》,因为识字的人都不多,你就算印了,看的全是资本家,有什么用?</p>

所以,还是得从小说故事开始。</p>

孙景云原本是想自己写寓言故事,后来得了六义家的遗迹后,又决定改六义书库中的小故事。</p>

但现在,他手上有神农的病例了,那自然推神农的书就可以了。</p>

神农的书就发生在最近,城市乡村富人穷人官府无所不包,无论是什么阶层的人,都能代入到这个时代中去。</p>

而且神农本身就深耕农民阶层,在他的病例中,农民往往是善良的,知恩图报的,反倒是富人,为富不仁,草菅人命的比比皆是。</p>

那些贵族执法官也是一个比一个昏聩。</p>

最关键的是,这个书很好看!</p>

孙景云可是穿越来的,在他穿越之前,看过的小说不计其数,眼光早已经养叼了。</p>

就这他都看的津津有味,那对整个忍界,这不是降维打击?</p>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神乐问。</p>

“不是我,是你!”孙景云道:“你首先要用从六义遗迹中得来的钱,盘下一个工厂;其次你需要购置印刷设备,把印书馆开起来;然后你要在街上盘个店铺,把书店开起来;这三件事情争取一个月搞定,1个月后我应该就可以把书编好i,到时候大医,不,《圣医神农》上架!”</p>

“嗯嗯!”神乐点头,她现在有时间时也在看病例,也看过孙景云整理过的那些,自然知道这本书很好看。</p>

“那我们的书店叫什么名字?还有印书馆....”</p>

“我知道有家很厉害的书店叫德间书店,那我们就叫有间书店!”孙景云想了想,道:“至于印书馆,就叫悦来印书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