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废铁生意结束(2 / 2)

这是他蜕变的地方,从一个待业的小混混,变成了一个成功者,一个群体的带头人。

这个地方对二哥来讲,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

……

其实八三严,打的正面意义还是巨大的,清理了一大批社会秩序扰乱者,从根本上改善了社会环境,老百姓也确实是受到了益处,安全了。

不过,严,打也确实产生了不少奇葩轶事,负面影响也不小。

最开始的时候,集中对违法犯罪现像进行了治理,从快从严,小错大罚,大错重罚,短时间内就在全国取得了社会净化的成果,让社会秩序涣然一新。

但是事实上,当时的社会混乱并不是因为坏人就多,都是年轻人,哪有那么多坏人?全是没工作的待业青年,没地位没钱花,成天无所事是的闲着。

而且正好又赶上大批知青返城,一下子几百万人进城,吃住工作全是问题,使得原来就脆弱的社会问题不断的扩大,各种矛盾集中在一起爆发了出来。

于是就乱了。

当时的最高指示是从快从严从重,抓一批押一批毙一批,尽快恢复社会秩序。

咱老百姓一个,不了解其中的具体事情,但就咱身边的一些事情是看在眼里的。

当时全国各省市纷纷成立严打办公室,落实执行中央指示。

执行的办法就是下任务指标。

那时候小,也不懂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可能也只有国内官场会做出这样的奇葩事情了。

省厅压市局,市局压区局,区局压派出所,派出所压民警,一层一层下来,指标被分散扩大压到了最下面。

不知道这个指标是根据什么定下来的,不过落到下面确确实实的是人头数。

结果就是抓不够人,哪里有那么多的犯罪分子?

可是上级的指标任务是必须完成的。

于是就像过筛子一样,大眼过一遍,不够,换中眼再过一遍,还不够,换小眼微眼。

半大小子瞎扯蛋,随手砸了厂房上一块玻璃,抓,一年半。

家里狗把走路的人咬了,抓,二年。

我们家边上有个男的,半夜起来撒尿。那时候都是公厕,一般会在院里放个尿桶,早上再去倒,他就在自家院子里尿了一泡,正好隔壁院的女人也起夜尿尿,也一样在院里放了个尿桶。

五年。

几个待业青年在路边蹲着打扑克,因为兜里翻出钱了,抓,二年。

甚至后来实在完不成任务了,让各单位报,单位怎么报?让下面人相互检举揭发,然后按名单抓。

在大运动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事情。

单位里没有批斗对像,上面又压了任务下来,只好大家相互举报,甚至大家抓阄,抓着的算倒霉,就成了黑五类。

后来冤假错大平反的时候为什么那么轰动?积压的怨气真的有那么大。

好在我的亲邻好友都没摊上这样的事情,却也就无从得知这些人的心理,想来是不甘的,但也没有办法。

……

82年就随着两个人渐行渐远的脚步,走远了,时光缓缓走进83。

83年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个体户了。

奉天建了好些贸易市场,以农产品副食产品为主,卖百货服装的也有,不过没有专门的市场,一般都是在路边摆个小摊,这就是80、90年代的“练摊”,有点像后世的夜市。

像奉天最出名的热闹路五爱市场,在83年就是十几个练摊的,蹲在马路边叫卖。

杯溪这边起步比奉天晚,不过83年做小本生意的也有不少了。

南坟这里就是街边巷角多了些铁皮棚子,卖些小孩子的零食,瓜子,日用小百货,都不大,几个平方的样子,都是退休的老爷子,或是农村坐地户在干。

城镇户这时候很是瞧不起个体户,也不屑去干,都挖空心思进厂当工人。

最火的是卖毛线的,我有个同学家里就是在这段时间卖毛线发了家。

东北这里一直到2000年,毛线都是高销货,毛衣毛裤围脖手套,走到哪都能看到一堆女的坐在一起织的飞快。

然后,我们这一代成年,我们的下一代成长起来了,毛线的销量直线下滑,一年比一年低,现在的孩子都去买华而不实的成品毛衣了,虽然它不保暖,但是它好看。

83年商业上政策已经放开,市场已经有了活力,街边也允许摆摊了,一些近郊的农民挑着家里的地产来卖。

也有卖服装的,也就是背心裤衩布鞋这些,在地上铺块塑料布,东西摆在上面。

这个时期做小买卖的不只是被人嘲笑,还要担惊受怕,因为信息的不畅通,加上前些年大运动的余韵还没完全消除,总是耽心会突然变化。

包括这一阶段时入中国的外资,多多少少也有着这种耽心,这也是为什么招商引资接爱五年,始终成效不是很大的原因。

不过不管怎么说,83年的时候,整个中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服装,牛仔服,蛤蟆镜,喇叭裤,洗发水,流行歌曲,港台明星,国外的新闻开始多起来。

人们脸上也不再满是菜色,笑容多了,健康的红润铺满每张笑脸。

公共交通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已经有了初期的旅行者,他们举着相机,拍下各地的大好河山。

83年是一个分水岭,整个国内社会各阶层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