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疏勒往事之一(2 / 2)

唐骑 阿菩 4378 字 2019-09-01

“梦见过?”杨易忙问:“究竟是怎么样的情景呢?。

郭洛却道:“我一时也说不上来,将来到了那里你就知道了,总之我到了那里。就有一种回家了的感觉

诸将闭上了眼睛,默想郭洛说的那种虽未曾见却田四过的感觉”中都走向往不已。若不是这时有更急逃圳忻要谈论、解决。杨易非缠着郭洛马上将疏勒的见闻一一道来不可。

郭洛继续道:“我们在郑豪的带领下到达了大昭寺,主持法如大师听说郭、杨、郑三家子弟一起到来,竟然率僧众出来迎接,将我们接入方丈中去。我见法如大师见到我们时的脸上的欢喜,便知他走出自真心。这位高僧不止佛法透明,而且娴熟世务,见我们来必有机要秘事说起。因此到了方丈之后,便只留下都寺、监寺、提点、院主、座、书记等八位高僧。

“虽然我也曾听郑渭说法如大师是鲁家后人,但双方毕竟是初见,也不敢就将事情和盘托出,法如大师也未造次,先问了我们这数十年来的旧事。我便将我们如何与郑家分裂、如何越过碎叶沙漠、如何在新碎叶城艰苦经营之事情大略讲了。当时方丈之内众位大师听了无不喘嘘长叹。口念佛祖,道:“吾族军民,历尽千辛万苦却未丧本心本志,那真是佛祖保估了

杨定国、郭师庸等听了这句话都想:“看来疏勒佛民,对我华夏甚是认同啊。果然非俱兰城那些数典忘祖之辈可比。”

郭洛继续说道:“这些往昔之事,有一些法如大师等因为与郑家有一些,但一来郑家未将所有事情都相告,二来我们的许多事情郑家也不知道,所以对我们新碎叶城的大多数情况,几个大师其实也是第一次听说,当我说到我们如何组织游骑兵出掠碎叶河下游,从回讫人手里救出受苦受难的唐奴,逐杀作威作福的回讫时,我注意到其中几位大师包括这次跟我一起来的法信大师都忍不住眉飞色舞!当然。直到这时我说的都还是特使到达之前的事情,但几代人的事情交代完。已经费去了大半天的时间,但诸位高僧却全无倦意。法如大师道:“我等虽急着想知道远方同胞的消息,但郭世兄不远千里而来,可不能饿坏了他”便款待我们吃了斋饭,然后仍归方丈,秉烛夜谈。坐下之后,我却先不继续讲述,而问起疏勒这边的往事。小。

杨定国暗暗点头,心想:“阿洛做事,有步骤、有理节,若是阿易去。多半没法做到这样

郭师庸等亦甚盼知道当年回家第一次分裂的原因是什么,分裂之后留在疏勒那边的唐民又是怎么样的处境,杨易更忍不住催促了起来。

郭洛道:“当时我问了之后,法如大师忽然沉默了下来,低头看看从天窗中望着射进来洒在蒲团上的月光,忽而叹息,道:“往事不堪回,但亦不可不回。祖先做错了的事,当铭记而不可讳言。知往昔之过而不惮改,方能除却异日之心魔”诸位大师听说,齐声口宣佛号。法如大师便起身取了一本历代方丈的月志来,摊开了让我阅读,一边在旁解说

那本月志上的第一页,郭洛清清楚楚地记得大昭寺的第一代方丈在页面上极其痛心地写道:“若知留疏勒而受辱如此之甚,当日便当与郭、杨、郑诸君弃此敝庐,共赴不测之途。即便身死人亡,亦不失英雄快意!以吾祖汉唐之烈,傲视宇内,而子孙为犬为马、为奴为婢,屈膝乞活。忍泪吞声,一念之差,而遭如此心厄。虽保级,却为亡国之奴。

异日不肖子孙有何面目与祖宗相见于地下!哀哉!痛哉”。

这几句话,郭洛竟然整个儿背了下来。这时重述出来,帐内诸人无不感叹。

杨易道:“这么说来,他们果然都是我大唐留在的疏勒的军民了?。

郭洛点头道:“是。当时我亦如此问。法如大师指着自己,说道:“老僧虽已出家落,然我俗家本来姓鲁,祖上正是令祖郭所公麾下疏勒镇守使鲁阳”小。

法如本是鲁家后裔的事情,诸将早听郑渭提起过,但这时听法如自己承认。那感受又自不同!杨定国捻须开颜。便如听到一个几十年没见面的故友的消息一般,郭师庸却想起了一件事情,道:“当初曾听郑渭道。大昭寺主持,代代都是鲁家子孙,这话当时我就觉得疑惑,他们鲁家若做了和尚,这又如何能传子传孙?莫非大昭寺的和尚,都改了佛家的规矩。不禁婚娶么?”

郭洛道:“庸叔莫急,待我慢慢说来

小弟安心写书,大家热情投票,分工合作都不要懈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