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将与令公会猎于龟兹焉耆间(2 / 2)

唐骑 阿菩 7294 字 2019-09-01

如今于阅疏勒车马往来,日日不绝。张迈也与李圣天结成了通家之好。郭纷与曹王后之间常互传口信、馈赠礼物,郭汾又常邀曹王后到疏勒一游,曹王后辞以足疾,却让女儿过来代为问候,所以有了这一番文安公主的到来。

儿女相携进入府内之后。那头张迈便派人来请马继荣。于阅王家箭队的队长来请示打擂事宜。马继荣道:“尽力而为。胜负事小两家交情事大,但你们也不能折了我于阅的威风。”

吩咐下去以后,马继荣便入府来。张迈已在后园葡苟架下等着了,摆着些瓜果点心,斟着两杯葡萄酒,这样的场合并非正式接见。却显得更加亲近。

见马继荣来,张迈笑着相迎,马继荣慌忙行了外臣之礼,道:“张大都护,数月不见,风采更胜去年。”

张迈哈哈大笑,邀了他坐。道:“什么风采更胜去年。是人胖了。当年刘备说自己太久没打仗就屁股上长肉,我如今只闲了几个,自,何止屁股上长肉,肚子也有些隆起来了。”

他和卢明德说话时尽量用些古雅的词,这时与马继荣却不忌俗语,马继荣见他对自己显亲热,心里也高兴。但想他引了刘备在新野时的那个典故来。暗想:“莫非他也耐不住寂寞了?”

口中笑道:“如今安西东达温宿,西尽库巴,东西边境达二三千里,我入境以后,一路但见人人鼓腹欢歌,疏勒、莎车近百年来。从未有今日之太平昌盛。”

“行了行了,咱们自己人,不用说这么多场面话。”张迈笑道:“安西的情况也没那么好,东西二三千里,南北呢?哈哈,其实就是一条线上串起来的城镇绿洲罢了。这点根基还浅薄得很呢。再说百姓的生活怎么样我心里也有底。饿不死罢了。要想让他们过上小康日子,这路途还远着呢。”

马继荣心道:“听他这话并未松懈,那么路上听来的“张大都护开始逸乐游玩,的传闻并不确切。”

张迈便问些于阅的情况。听说于阅的商户因为商路开通了赚了不少钱,喜道:“人家都是萨图克称臣大大抬高了我在西域的地位。我却说这些都是虚的,能给于阅的百姓也带来一点好处,那才是我最大的荣耀呢。”

马继荣慌忙道:“张大都护爱民如子,泽及邻邦,着实令人敬仰。”

张迈道:“泽及邻邦这话可太抬举我了,不过咱们都是大唐藩属,能帮上点忙我肯定要帮,何况这事对疏勒与于阒来说乃是双赢的事情呢。其实我这些年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西域所有唐民能够团结起来。如今东方各种各样的传闻很多。有些说大唐已经灭亡了,也有些说大唐已经再兴,就都没个准信,总之要依靠中原的力量将西域诸国重新统一短期内是看不到了。所以就只能靠我们自己。今天于阅与疏勒已经联合了起来,并向西拓展到了宁远,接下来如果能够向东与沙州瓜州也联系起来,那就更好了。若我们三家能够同心协力,还怕什么回讫、吐蕃?保管连阿尔斯兰、伽这些胡儿也得向我们低头称臣!”

马继荣在于阅时就已经在揣摩安西这边的想法。当初李圣天就曾主动提出要联合安西、于阅、沙州三家一起向中原朝贡,而张迈在与东方联系的事情上也显得十分积极,这时道:“我主对于东方之事也十分上心,自上次与张大都护提过要联合朝贡,回国后便着手安排了贡物,如今连出使人选也定下了。”

“哦?定了谁?我认得的不?”张迈问。

马继荣微微一笑,说:“就是不才了。”张迈哈哈一笑,马继荣又问疏勒这边准备得怎么样,张迈道:“我们的贡物还得再等等,人选嘛,却也定下来了。”马继荣忙问是哪位。

张迈也微微一笑,说:“就是不才了。”

马继荣一愕,跟着大为惊讶:“张大都护要亲自前往长安?这”那疏勒这边可怎么办啊?”

张迈笑道:”我本来就是长安来的钦差啊,虽然是祖上传下来的差事,但别人既然认同了我这个特使,如今朝廷的嘱托又有了点眉目,总得设法回去复命交差。

至于疏勒这边的事务。到时候我自会安排。我安西与别国不同,大都扩府人才不少,内二:,三臣,川一有定国武将,就算我离开个三年五载也不会。只因是我要亲自去,所以准备便得充分些。”

马继荣心想:“原来他是要自己去,若是这样,那这次的使团规模肯定很大,我回于阅以后可要,趁早做好准备。”因道:“张大都护若要亲自东行朝贡。到时候必定路过于闽。我主闻之必大喜。届时定当扫道恭候张大都护的大驾光临。”

张迈道:“谢谢马太尉了,不过我听说东行的道路有南北两条。似乎天山南麓比昆仑北麓要好走些,不知是真是假。却要请教马太尉了。”

马继荣道:“南路绿洲较为稀散,北路绿洲则较多较密。几乎是数千里相接相望。道路确实比南路好走,以前西域统一于大唐治下的时候。我们于阅的人回中原也常常先走疏勒,然后再折而向东。不过如今北路都掌握在回讫人手里。所以我们也只能走南路。南路有几段沙漠太阔。水和食物的补给比较困难。但只要准备充分也就没问题了。”

张迈点了点头。道:“如今我正和龟兹、高昌和谈。他们或许会借道给我们。如果谈成了。不如我们两家就走北路吧。如果最近于阅那边和沙州还有联系。不妨跟曹家通个风芦,若有机会。我希望能与曹令公会猎于龟兹、焉者之间。”

马继荣心头微震,口中道:“会猎于龟兹、焉者之间?”心想莫非张迈这次所谓的“朝贡”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张迈又道:“我与于阅之间亲如兄弟。无事不可言,不过和沙州曹令公却未谋面。马太尉。按照你对曹令公的了解。你觉得刚才我的那句话。可以提前通知他么?”

看着张迈那充满自信的笑容,马继荣内心终于确定:“他果然是要向龟兹、焉者用兵!这次不是朝贡,乃是东征!”又想:“我只是一个,外臣,他却将这么重大的事情透露给我,究竟走出于对我的信任,还是要试探我,试探我们于阅?”

他这次来疏勒主要有两件事,一是护送公主到疏勒一游。一是询问安西唐军的朝贡使团准备得怎么样了,至于于阅王家箭队随行来此参加箭术擂台那只是附带的事,不过这几件事情也都是比较轻松的活儿。不料这时忽然从张迈口中听到如此重大的情报,一颗心登时沉重了下来。说话也变得更加谨慎,不敢有一字差错。

迟疑了好久,才道:“张大都护,去年我们两家的大军才西征回归。军民休养生息还不到一年,忽然又要用兵的话。会不会太频繁了?虽然在下也听说过安西唐军有“规复四镇。之宏愿,但这等大事宜缓不宜急,且眼前又无良机可趁,是否多等些时候。等两**粮蓄积更丰饶些且敌人又出现了可趁之机,再乘机东进,不知张大都护以为如何。”

张迈道:“不然,正因为现在诸国都认为我们以我们的条件短期内不会再大举用兵。这反而才是用兵的最好时间。我们内部士气高涨。境内幕着一帮虎狼之士。若是不及时动用,安逸得久了他们的爪牙反而会钝掉。从来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家族也好,总有那么一段时间是急扩张期,在这段时期内天天都会成长,年年都会扩大。我认为安西眼下就处于这样的扩张期中。内部我们士气高涨,外部敌人缺少防范心,各方面的条件都要求我们尽快扩张,如果犹疑踌躇,只怕反而会折了内部的锐气。错过了这个机遇,以后就算积蓄了百万存粮、十万甲兵。也未必能有今日这样一往无前的勇气了。至于机会,就算暂时没有,我认为也是可以创造的。”

马继荣心想:“这么听来,他显然心意已决,那我还劝什么呢!不如顺水推舟。助他一臂之力,将来功名富贵或者就都在此了。”他内心其实也是看好张迈的。便道:“这等大事我需得与我主商量。不过下臣认为,如果要和沙州曹氏分合进击,两家东西相距数千里。使者一来一回,一反一复,这事非得大半年才能讲论清楚,依下臣看来,不如先约了曹令公与我国国主。三国君主先行聚,当面约定用兵之策。那样会比派遣使臣往来商议更快。”

张迈微微颌。心想:“听他这话,对我倒像是真的有心。”却又摇头道:“我不会等。疏勒与沙州相距数千里,彼此又未接触过,想要靠几个使看来回奔走而订立共面大敌的盟约太不现实。我约曹令公会猎于龟兹、焉者之间。只是提前给他通个声讯,并非一开始就要依赖他的大军。不过之所以提前和马太尉商议此事。就是想借重一下马太尉识人知人的眼光,如果马太尉觉得曹令公不是值得信任的人。那么,就连通知都不用了。”

说完拿眼看着马继荣。耍看他如舟回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