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二章 态势的变化(2 / 2)

朝臣们自然看得出,现如今这局势,嘴炮没有任何意义,若是此战镇北侯赢了,是必然会对辽镇秋后算账的,到时候,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就行。

若是输了……

辽镇,依旧是辽镇,嘴炮再多,也伤不了辽镇丝毫。

相比较朝臣们的不确定,忐忑不安,只能坐实局势发展,对李修这个此战的策划实施者而言,这一切,虽有超出预料的意外,但总体而言,还在掌控之下,倒也无需太过忧虑。

塔山能不能守住,他并不确定。

但,撑到他解决漠南的这蒙古后金联军,在李修看来,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毕竟,有一点,是后金与辽东那些贼子绝对没有想到的。

那就是,在战争一开始,李修就对辽镇保持着警惕,严顺一部,从京城,到辽东,一路上磨磨蹭蹭,行军速度极慢,如此情况之下,大批的军械粮草,皆是随军而行。

如此情况下,现如今虽被围困,但仅仅是随军携带的粮草,供应京营大军一两个月,还是没有问题的。

一两个时间,已经足够他解决漠南这支后金蒙古联军了。

一旦他扫平漠南,只要辽镇不撕破这最后的脸面,举镇叛变,那大明对后金的战略优势,将注定是必然。

后金对塔山的围困,也注定将会无疾而终。

不过,有了辽镇这一次胆大包天的行为,对辽镇的节操,李修实在不敢再抱丝毫希望,这也是为何他下令赵武,命其掌握住山海关的最重要原因。

只要山海关握在手中,待他这边将漠南平定,辽东这边,是辽镇举镇叛变,还是塔山大军全军覆没!

不管乱成什么样,也能将影响锁死在辽东这块地方,不至于糜烂天下。

当然,若局势最后真的演变到了那个地步,这场战争的战略目的,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已经可以算得上失败了,甚至,就整体战略局势而言,是恶化了!

帅帐之中,凝视着眼前悬挂的大明乾坤图,李修眉宇之间,亦是难掩忧虑之意。

若真演变到了那个地步,辽东走廊,这条对后金来说,可以称得上不可逾越的天险,将成为坦途。

如此之下,后金又岂会费劲心机还去绕道蒙古,那定会是死磕山海关,毕竟,山海关之后,就是一片坦途,距离京城,也不过数百里,且,无险可守!

对后金铁骑而言,那可比绕道蒙古,跨越秋千里,面对无数艰难险阻,要划算不知道多少!

而且,山海关,现在还不是完全被他所掌控,辽镇,在山海关,亦是囤积了重兵!

“山海关,必须要掌握住……”

喃喃自语一句,李修往椅背一靠,全身瘫倒,揉了揉额头,疲惫之色,亦是难以抑制,他所要面对的,可远不止这些。

纵使山海关握在手中,但原本无需他理会,任由辽镇扛着的后金兵锋,将全部需要他扛着。

驱虎吞狼之策,将于亲自下场并行,这无疑,又是超出了他的谋划。

毕竟,他掀起此战的最终原因,就是为了天子驾崩后,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外部战略环境,能够让他安心整顿大明内部,稳固局势。

而现如今,这般变化之下,无疑是内忧外患,尽皆俱在,天子若无恙,有天子坐镇中枢,稳定局势,他统军平定四方,这些忧患,再汹涌,也吃迟早能一个一个的解决。

可,天子又还能撑多久?

若天子驾崩,幼主即位。

那才是真正的沸腾之时!

歇息片刻,思绪收拢,李修强行将心中那浓浓的忧虑压下,将注意,再次汇聚在眼前的漠南战局之上。

路,他已经选择了。

再艰难,也只能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人活一世,无愧于心,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