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传统的新学(2 / 2)

他虽为后世人,但在后世之时,也不过是一个学渣,再加之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他懂的后世科学知识,显然极其有效。

从当初建立武院,借此成立工科,他能尽全力支持大恒新学的发展,如财力,物力的支撑,乃至为此大费周章,扭转大时代的环境,来让新学有发展的空间。

这俨然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真要他对新学发表什么见解,去直接引导,他浅薄的科学知识,能做的,显然极其有限。

说不得,还因他天子的权威,而让工科走了歪路。

故而,从当初武院工科成立起,除了外在环境,以及财力物力乃至人力的支撑,他对武院工科,最大的干涉,也只是定下大概的目标,然后,就只能看工科新学的自身发展了。

至于真正的理论研究,他从未干涉丝毫,哪怕是那已经卡在关卡的栓动步枪,这种堪称镇国神器的存在,他也未曾去催促过,任其自然演变发展。

至如今,已然有近十年时间,大恒新学,自然是在他创造的这种大环境下,一路蓬勃发展。

而如此之下,在这个传统时代发展的新学,自然不可能如后世那般体系化的西化。

就如他眼前这这些教材一般,算数,自然,农学,商学。

总共四本教材,却包涵了大恒的所有新学。

甚至,严格而言,如算数,农学,商学,都不能算是新学,只能说是自古以来,第一次由政府对这些民间小道,进行统合编辑,研究。

而如后世的化学,物理,天文,地理等等学科,都被包涵在了自然一科之中。

显而易见,自然一科,才是大恒真正的新学所在。

即道法自然,旨在追寻世间万物之至理!故而为自然!

这种符合时代的变化,天子自然不会去更改,在这个传统时代,用这般笼统的概念,将新学包裹融入传统文化,对新学的发展,自然是利大于弊!

对整个社会的环境,自然也是利大于弊。

新学虽好,但为此而让礼乐崩坏,却也不是天子想要看到的。

能这般自发的融入传统文化之中,对天子而言,显然是件出乎意料的事情。

殿中烛火闪烁,书册一页页翻动,关于教育体系,商业经济对天下的改变乃至冲击,一个个念头在脑海之中闪烁,天子之目光,亦是愈发幽深……

在以往的历朝历代,整个天下,就好比一台已经成型的机器,每一个齿轮,每一个零件,都已经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演变,趋于固定。

在这种成型的机器之下,改朝换代也好,不过是重组这个机器,然后让这个近乎圆满的机器运转起来,直到机器腐烂,然后再重建一个,继续运转,最多,也不过是改变其中某个零件而已,

以往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而现如今,他几乎将这个固有的机器,拆得七零八落,然后填充各种未曾有过的零件。

显而易见,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机器,也可以预料,这个机器,运转起来,会有数不尽的问题。

方方面面,都有着无数的可能,也有着太多太多的利与弊……

如何发现这个问题,并且及时解决,将会是他这一生,都要持之以恒的事情。

天子思虑之时,几名宦官亦是在王五的指挥下,小心翼翼的走进殿中,将殿中冰盆已经融化的水倒进桶中,随即又添上一块块还冒着冷气的冰块,有快步退出了殿中。

王已五却是未曾离开,而是快步走到天子身旁,恭敬出声:“陛下,时辰不早了,您该用膳了。”

天子点了点头,瞥了一眼殿中呈放的冰盆,随即似是想到了什么:“冰块送到后宫去没?”

王五立马回道:“都已经送过去了。”

天子揉了揉有些发胀的脑袋,手中书册亦是随之放下,起身,便直接朝侧殿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