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时间不够(2 / 2)

再小的隐患与矛盾,最终也极有可能演变成致命之处。

人的身体,是如此,一个国家,亦是如此。

唯一不同的便是,治国的失控,可以挽回,可以扶大厦于将倾,可以再造青天,但人体一旦失控,那就必然是回天乏术。

“哎!”

天子再叹,望着这一副大恒乾坤图,蓦然无言。

天子很清楚,要平定藏地与草原,要将藏地与草原纳入统治,那从开战,到稳定统治,至少是十数年的事情。

而这的前提,还是生产力得到革新,如若不然,至少是数十年时间,才能初步稳定。

而大恒的国力重心,也必然会被牵扯其中,难以转移。

宏图伟业,说不得,到头来,真的会是一场空。

又是一夜无眠,翌日一早,天子又马不停蹄的赶至天津造船厂,巡视船厂,查看大恒当前造船工艺进展。

天子从一开始,就颇为重视水师发展,故而,大恒的船厂,亦是发展迅速,从前明时期,立登来水师,建登来船厂。

伴随着登来水师的壮大,登来船厂,也一度跃迁为前明时期的第一船厂,至大恒初年,亦是如此。

而随着大恒平定后金,收复辽省,登来水师的战略地位,急剧下降,而江南水师建立,大恒南望江南,一统之意,勃然而发。

故而,江南船厂成立,随着大恒的南下步伐,江南水师飞速壮大,登来水师,亦是慢慢落寞,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江南船厂的辉煌时期。

时至如今,哪怕水师改制,江南水师被拆分,但随着海贸的盛行,江南船厂的辉煌,却也依旧稳步上升,在江南,依旧是首屈一指的船厂,无论是在军用战船,亦或者民用商船,皆是如此。

而登来船厂,自然早已不复往日之辉煌,只不过近些年随着辽省朝鲜的发展,登来船厂,倒也勉强恢复了元气。

最异军突起的,显然莫过于这天津船厂。

从当年天津市舶司立下,天津船厂,便极为迅速的成立,其船厂骨干,皆从天下各大官营船厂征调。

再加之市舶司贸易的兴盛,以及渤海水师庞大的战船需求,天津船厂,亦是以极快的速度,在短短几年内,跃迁至顶尖的地步,比之江南船厂,亦是毫不逊色。

同时,得益于渤海水师在大恒几大水师之中的特殊地位,这天津船厂,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政策扶持也好,资金拨给也罢,甚至连新学发展的先进产物,这天津船厂,亦是第一批受益者。

就好比天子一直心心念念的蒸汽机,在天津造船厂,就得到了普及性的应用。

在船厂这种地方,机器代替人力,能发挥的作用,显然要比其他地方大得多。

如炼钢技艺的进展,在船厂,也多有体现,大恒战船序列,标志性的恒船,其船身重要部位防护,就多有炼钢技艺的体现。

甚至,连蒸汽战船这个项目,在天津船厂,都早已立项,由大恒工科院与天津船厂合作研究。

当然,蒸汽战船这个项目,少不得天子的推动。

只不过限于工艺的进展,限于新学体系的不健全,这个项目,也和大恒工科院的其他项目一样,一直是步履瞒珊。

但不管如何,天子向来坚信,种子种下了,那只要种子没问题,就必然有发芽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