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内外皆困(五)(1 / 2)

重铸清华 因顾惜朝 0 字 2022-01-11

 李鸿藻连忙叫自己的亲随去军机处,“看着点,今天太后都见了谁!”转过头安慰着倭仁,“艮峰兄,局势未明,还不急着下定论。”

倭仁气急,“这还没下定论呢?咱们这位太后手段,实在是高啊,”倭仁是又气又怕,“借力打力,顺势而为,反而叫咱们措手不及了!本来如今天下太平,刚好是让太后归政的好时候,没想到天津出了这档子事儿,反倒是给了那些人借口,让太后继续垂帘听政,”倭仁气的胡子都吹了起来,“我从都察院的后辈小子那里听到,就连忙赶到你这里了,在轿子上想了想,这事儿,谁都说不出不行的理儿来!”

事急从权,如今天津局势不稳,虽然只是一省之地,可事关洋务,又关系着外国人总理衙门等事宜 ,稍有不妥,洋人的军舰就怕又要开来了,倭仁虽然迂腐,却不是笨蛋,一下子就明白,这件事儿,不是空穴来风!

李鸿藻想了想,果然是如此,“所幸未曾去天津当差,若是我将教案办砸了,那这事儿必然是铁板钉钉。”

“你快想个法子出来,”倭仁知道李鸿藻虽然为人方正,计谋也是了得,又深得同治皇帝信任,所以急切之下,也不顾及自己的身体不佳,连忙赶到了李鸿藻的府上。

“为今之计,”李鸿藻捏须沉吟,“也只能是捏着鼻子,不要再说太后处置天津之事有失妥当了,艮峰兄,叫那些御史给事中们,不要上奏折子弹劾了。”

“这,也只好如此了,”倭仁摇摇头,十分惋惜,太后秉政多年,这样的篓子,可越来越少,这么好的由头可以上折子弹劾,哎也只好放弃了。

李鸿藻在书房里慢慢踱步,“那一日在养心殿看的极为清楚,议政王那些人对着咱们发动的事儿,不发一言,这说明什么?说明,恭亲王也不欲太后继续垂帘了,所以才会作壁上观,如此以来,咱们反而可以和恭亲王等人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