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河失败篇(1 / 2)

 危机临头,怎么化解?一般人能看出危机在哪,再想出保全自身的办法,就是相当了不起了。可文大人不这样。他有绝招,能让他的敌人都为他办事。</p>

最开始是先做了一小动作,说来那就是史志聪犯的错了。史大太监最终还是丢了汉唐时代他那些老前辈的脸,不过实在也怪不得他,他毕竟不是在残酷斗争环境里奋斗成长起来的人才。他沉醉在乐观的前景里,没注意到文彦博边表示赞赏边却把文件稳稳…收进了怀里!</p>

这样重大决策,没当场和其它宰执大臣们宣布!更何谈商议和执行!</p>

等到这两拨人分批支走后,文彦博反击立即展开,他火速宣召那两个司天官觐见,见面后劈头盖脸地喝问“尔等今日有话想说”</p>

“是”两人还是那么硬气。</p>

文彦博大怒“天文异变,这是你们职责,可以讲。但国家大事是你们有权过问的吗?你们犯罪当斩”</p>

两个司天官当时冷汗就下来了,他们何尝不知自己是干什么的。有权说话,却无权下命令。这时宰相发怒,真要砍他们的话,无论贾昌朝还是史志聪,除非是曹皇后,要不然没人能救得了。可让皇后为他们求情…这梦不现实!</p>

接着,文彦博把文件拿了出来,交给其它大臣们传阅,只见文件就像病毒,谁看了谁发抖,个个脸色变青。突然间集体怒吼“奴敢僭言,何不斩之”这都是几十年官场历练出的老官僚了,危机指数瞬间就都读懂。你死我活的时刻到来,绝不能手软!</p>

可文彦博却反对,他一句话就让全体同僚都安静了下来“若杀这两人,于中官不安”小心皇后陛下抓狂!</p>

大家一下就都明白过来了,他们进宫本就是无视皇后威权,这时再杀了提议皇后听政的人,难道真要逼着曹皇后跟他们势不两立?</p>

可问题是现在己势不两立了,之所以还平静,只是因曹皇后是那么贤德,一辈子也没发过一次火。现在怎么办?要让局势不继续恶化、让曹皇后继续平静,得怎么办呢?</p>

大臣们冥思苦想,文彦博己转过脸去,突然向那两个司天官露出了迷人的微笑:该怎么办,你俩知道吗?</p>

两位司天官顿时一阵恶寒,后悔得直想哭。他们别的不知道,自己脑袋快搬家了还是清楚的。真希望时光能倒流,玩什么政治投机啊,老老实实活着比什么都强!</p>

不想死,就得听话!文彦博给他们指了条路,仍还是发挥他们特长,到六塔河工地上去,定要“好好”计算啊,这工程到底和皇上的病有没有关系…</p>

傻子都知道调查的结果。两人连夜出京赶赴现场。经仔细勘测、精密计算,发现了个根本性失误,以前的推论是错的!因六塔河方位是东北、而不是正北,和皇上病没半点干系!</p>

紧接着好运临头,皇上在正月十五那一天,就像初一的突然昏倒一样,突然间神智清醒,能上班见人了。虽然还是不能说话,对大臣奏事只是点点头而已。但这样一来,局势已彻底翻转!曹皇后就根本没理由走上前台了。而贾昌朝、史志聪的计划彻底流产!</p>

2月12日下诏:两制以上官员问候于内东门。至于百官进出皇宫,则罢之。22日,皇帝神智清醒了,在延和殿召见大臣。24日,百官上表称贺。同时,六塔河那边的工程更是紧锣密鼓的实施,终于到了峻工那一天。六塔河峻工,也就意味着近8年前决堤的商胡终于可合拢了。</p>

4月1日,商胡口顺利合拢,奔腾肆虐的黄河水终于变得温顺,洪水由千里之外的六塔河分走。眼看千年大灾就此解决,文彦博、富弼,还有李仲昌等治水人员终于成功了…</p>

打住!只成功了几个时辰!几个时辰后,黄河水猛涨!商胡口上的民工和士兵估计都没全从堤上撤下来时,就重新崩溃!国家近8年的讨论、半年的施工、数百万贯钱财、千万条人命瞬间就被大洪水吞没!</p>

让欧阳修说中了!六塔河实在太小了,刚开始还好,可只要一旦商胡口合拢,水流突然间增大,它几乎是立即就支撑不下去了!滚滚洪水倒卷回上游,造成了商胡重新决堤的悲剧!</p>

巨灾!根本没法挽救的巨灾!宋朝当局这回算彻底放弃了,听之任之,让洪水想怎么流就怎么流…从这之后,黄河不止不一次的决堤,恢复了远古无人时的状态,循地理地貌,以自己之力,重新完成找路入海的工作…</p>

4年后,黄河在大名府附近决堤,终于使黄河向东分出了条支流。这样黄河在北宋年间就变样了,成了条二股河,在下游后形成了北路、东路2条平行并列的黄河。这就像老天爷跟宋人开的玩笑:你们想要的,它老人家都给了!六塔河减不了水,那么黄河(东流)来减!但实际上,这条东流走的是上一次黄河大改道(远在王莽时期)之前,秦汉时的一条旧道。朝代更迭,早已荒废,其害更甚!于是就拉开了两宋时期黄河大改道的序幕(两宋之交及金章宗年间,各有一次入选8次巨灾级别的黄河大改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