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离之溃篇(1 / 2)

 而对面的金军喜出望外,他们并不知道发生了啥情况,可并不妨碍他们趁火打劫…</p>

十余万金军逼近城墙,要把宋军置于死地!这时宋军的特殊能力派上用场了,汉人都是生活在城墙内的动物,每个朝代的军队都非常精通于守城、攻城,尤其是宋军,他们爬墙的功夫绝对让辽、金、夏乃至后来的蒙古军队都望尘莫及…</p>

金军只来得及放箭,射死一些正在爬墙的宋军,就眼看着宋军集体爬上了宿州城墙。而接着等他们开始往上爬时,情况就变得凶险了…</p>

一代名将大怒若狂!仗打到这地步,这简直是他一生的耻辱!进城后他立即开始防守,这时他的兵力是比原来更少了,可有了这道城墙,也足以扯平刚才造成的劣势!</p>

他仍冲在第一线,手举大刀,连续砍断金军的攻城梯。他的部队这时最需要的就是感召!他定要做出表率来,主将越勇猛,他们才会越镇定!</p>

事实如他所料,西路军渐渐恢复过来,当天夜里他们打退了金军如潮水般的攻势,等战斗结束,城墙下金军尸体在某些地段堆得和城墙几乎等平…</p>

深夜,金军暂时退去,李显忠终于见到了邵宏渊!这是经典的一幕!杀得血染战袍、精疲力竭的人站得很直,要求与敌决战。盔明甲亮,整整一天摇扇乘凉,无所事事的那个却萎了,说啥都不同意!</p>

好吧,那么帮忙一起守城行不?</p>

仍不行!军中败类振振有辞“金添生兵0万来,倘我军不返,恐不测生变”这人定要逃跑,且逃得理直气壮!0万金国生力军啊,就算皇上在跟前,这个理由都天公地道!</p>

李显忠大怒,还有比这个更丑陋的吗?他再也无法控制,发泄一样地说出下面一番话“若使诸军相与掎角,自城外掩击,则敌兵可尽、金帅可擒、河南之地指日可复矣”这是他的报怨话、也是这次隆兴北伐的争议点。就在宿州城外尽歼金军的河南军队,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战争打到这份上,谁都知道一代名将一定能做到!只要兵力多一点点就成!</p>

而整个东路军一直袖手旁观、坐视不顾。这已不是渎职了,而是叛国!身为高级军官,邵宏渊不会不知道,可他就是干了!哦对了!他儿子早就先于他干了!</p>

面对这样一对父子,李显忠能怎么办呢?难道他能执行战场纪律,立即杀了这个腌臜泼皮,夺东路军军权为己有吗?这种事在整个宋史里都没发生过!</p>

李显忠只能仰天长叹“天未欲平中原耶?何阻挠如此”他所能做的,只有让理智迅速回归,趁着战场间隙,立即率军后撤!</p>

宿州城外金军达10万之众,城里宋军也至少在四五万之上,如此规模的撤退,哪怕再静默,也没法不让敌方察觉…</p>

日,李显忠在宿州城内再次激战了一天!斩首二千馀金军,随后马上布置夜遁!宿州随即被纥石烈志宁收复!</p>

北伐军的后撤方向是符离,那里有大批物资辎重。一来必须带走、二来可凭籍之稍作抵抗。这在理论上是当时的最佳选择,可在执行中才发现这是个更大的错误!</p>

西路军久战疲惫、有心无力;东路军全体软蛋、一溃千里,这样的军队想脱离危险,只有片刻不停的全速逃跑,才有一线生机!至于辎重与防守,难道符离会比宿州更有利吗?</p>

4日,金军与北伐军脚前脚后赶到了符离。仓促之间,一代名将只来得及组织起一些薄弱的防线,金军趁势四面合围,把符离围得水泄不通!</p>

只支撑了一个白天,夜晚降临,北伐军的极限就到来了!事实上早在宿州之战时,北伐军的极限就已到了,能支撑到这时,完全是由于一代名将李显忠的个人感召力!而到了符离,身处绝境,邵宏渊的东路军不仅没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迸发出临死前的反抗,反而再次动荡了李显忠西路军的阵脚!这帮人继续抢先逃跑!</p>

黑暗中北伐军全军溃散,将领们扔下部队独自逃生,士兵们丢铠弃甲,怎么方便怎么逃,一个个“奋空拳,挥赤臂,四散逃生,蹂践饥困而死者不可胜计”天明后,战场一片狼籍!</p>

北伐军全不见了,连同随军民夫在内1万人被金军横扫一空,损失殆尽!符离储备的大批战械物资包括1.万匹绢、6万余石粮食、17万条布袋、5万缗现钱、数万两金银、万副军衣铠甲…全部被金军缴获!而北伐军的两位主将李显忠、邵宏渊都安全逃脱,没被金军生俘…</p>

隆兴北伐至此结束!南宋输掉了所有的一切!这不同于金国方面的两淮宿州失守,那时金军有巨大的纵深空间可撤退,还有编制健全的生力军,而南宋的北伐军至此损失所有,再没翻身的机会!史称“符离之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