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谈心(1 / 2)

 好在,白老二眉开眼笑的登门,帮阿圆加工的几十根铁的铜的粗细不同的金属丝,送来了。</p>

叔嫂两个驾车奔去曾先生家,屋子里堆放着几件大肚子的半成品,勒上了琴弦试音色。</p>

然后,挑出最接近正宗的琴身琴弦反复整改,点灯熬油直到半夜,阿圆的手指下,才拨弄出了“淙淙”的音节跳动声。</p>

制作者参考了古典琵琶的发音方式,自然,这把新式吉它,就倾向于古典乐器,发出的声音比较柔和。</p>

阿圆盘膝而坐,一连串生疏已久,又始终埋在心灵深处的音符,忽而艰涩,忽而流畅的喷涌了出来。</p>

吉它特有的音质,在静寂的夜里,吹面而来柔美古朴如流水行云般的优美旋律,时而浪漫,时而忧伤。</p>

在西方,古埃及有“音乐为人类灵魂妙药”的记载,古希腊罗马的历史著作也曾有过记述。《旧约》上就曾记载扫罗王召大卫鼓琴驱魔的故事,其实就是治疗的精神不宁。</p>

现在,阿圆的精神,回归了安宁。</p>

音乐,对于听者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对于演奏者,又何尝不是必不可少的一次净化?</p>

曾先生叩头在地,熬得通红的眼睛又被热泪浸满,作为一个普通乐师,这一辈子,能够亲手制作出最新式的乐器,乃是足可以一辈子挺胸抬头傲视天下的运道。</p>

对于高雅的东西,白老二还是没办法领悟,但是,费尽心血琢磨这雅物的是自己嫂子,那就完全不需要多动脑子,只关注这物事是不是暗藏什么商机,可不可以去换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好了。</p>

那个学步车就卖的很火,家里的铺子都挤爆了,铁器作坊日夜赶工,正计划把小车子销售到临近的县城里去,比当初的两轮车销量还看好。</p>

而且,这车子模子做出来以后,产量也很大,木匠跟铁匠采用的流水作业,最后组装到一起,速度一下子就提了上去。</p>

只可惜这古里古怪的乐器,恐怕得不到大老粗们的喜欢,要是批量销售的话,就得从书院什么的高雅的地方入手……</p>

“再做出两把来吧,巩固一下手艺。”阿圆对趴在地上的曾先生摆手,天儿可不算太暖和,干嘛在地上趴伏着?</p>

白老二又从怀里往外拿银票,心里盘算着,投入是多少,要卖出什么价格来才稳赚。</p>

“可不敢再要钱了,郡主,求求您,能否,让小老儿继续制作这种乐器?刚才听得郡主弹奏,竟是从未耳闻过的天籁之音,这乐器,一定要传给后人才对啊!”</p>

曾先生赖在地上不起来,他不是买卖人,不知道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商谈制作吉它的事宜,只希望可以继续制作下去。</p>

“你想买下这乐器的设计?然后继续制作,向外销售?呵呵,曾先生,这乐器恐怕你自己都还不会弹奏吧?谁会买自己学不会的乐器乱拨拉?”</p>

阿圆放下了怀中的吉它,天色已经微熹,很累。</p>

“启禀郡主,小老儿看了郡主的弹奏之法,不出三日,一定能无师自通,然后,把这般美妙的乐声教授给喜欢的人,一代一代传播下去。”曾先生对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还是很有信心的。</p>

用吉他去弹奏《高山流水》或者《十面埋伏》?阿圆很期待。</p>

“那你继续多做几把琴,三天后,我会派人来听你的弹奏,并且,商讨一下后续的运作。”</p>

叔嫂两个告辞离开,白老二的肩膀上多了一件很庞大的物事,蓝布围裹起来,很是扎眼。</p>

好在,此时路上行人很少,日头还没升起来,暗淡的晨光,堪堪能望得见路而已。</p>

“家里肯定都得急坏了,嫂子,孩子们抓周可是大事儿。”白老二跟在马车旁边步行,拉风的乐器已经塞进了马车厢。</p>

“老二,你也相信抓周可以定下一生的成就?纯属无稽之谈!莫非你抓个元宝,就能管一辈子不挨饿的事儿?别说是小孩子,就算是我们这个年龄,整天躺着也过不出来好日子吧?抓周,不过是逮着个机会大家伙乐呵乐呵罢了,他们在家里,肯定把伙食早给办好了,不慌!”</p>

阿圆闭着眼在车里养神,一只手放在吉它的琴身上,心里满满当当的觉得充实。</p>

“嫂子,你真的打算就这么过下去?自己带着孩子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