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好处大大的有(2 / 2)

大唐春 英年早肥 6216 字 2019-08-10

现在也只能盼着,或许裴耀卿此次跃升之后,反而会有所顾忌,自己那儿子,或许能逃过一劫?

一想到这些天来许氏因为茶饭不思整日啼哭而迅的削瘦了下去,韦縚便只能轻轻地叹口气,在心里一再的安慰自己:或许只有等到太子殿下登基,自己才有可能问津相位吧!但是,自己能熬得到那个时候吗?

或者说,就看陛下对自己的忌惮,太子殿下他,能熬得到那个时候吗?

身处百官之中,李曦忍不住满脸的兴奋。

他当然不是裴耀卿的嫡系,所以按说,裴耀卿上台,他并不会就跟着一步登天,而且偏偏的,虽然从身份上来说,作为张九龄nv婿周邛的唯一入室弟子,自己应该算是张九龄的嫡系了,但张九龄又好像是并不怎么待见自己,所以这两个人携手登台拜相,其实自己压根儿也就占不到什么光,并没有什么值得兴奋的。

但问题是,这两个人不管是谁,都有充分的理由不至于打压自己呀!

张九龄就不必说了,即便是他再怎么不喜欢自己的那份奏章,并因此不喜欢自己,甚或还有可能会觉得自己如此年轻就拿出那等妄言国事的奏章有些妖异之言,但是至少,哪怕仅仅只是看在老师周邛的份上,他即便不照顾自己,却也不至于为难自己。

而裴耀卿呢,他刚刚承了自己一个人情,这个人情对于他能顺利登台拜相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姑且不说,但至少,他心里会记着的。而且,李曦虽然跟他jiao往时间不长,见面也只有寥寥数次,彼此却都给双方留下了极好的印象,看得出来,与当下朝中不少人对自己并不待见不同,他是很欣赏自己的,而且对于自己主管的漕运之事,他也一贯都是大力支持的。

相比起其他几位最有可能的宰相候选人来说,还有比这样的两个人登台拜相对自己更有利的吗?

只要他们两个主持的政事堂那边对自己事事放心,大事xiao事秉公办理,或者,裴耀卿为了还人情,兴许还会偶尔对自己放宽松一点,再加上上头有玄宗皇帝亲自支持……这个官儿还真是想不好当都困难哪!

百官朝贺完毕,对于绝大部分的xiao官来说——李曦这个从六品自然也在其列——基本上就已经算是jiao代了公事了,只等着吃完了中午的赐宴,就可以回家继续过年,而朝中三品以上官员,却仍要继续忙碌,尤其是礼部的官员,这几乎是他们在一年之中最集中1ù脸的机会,长安城内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都离不开他们,尤其是以玄宗皇帝要带领着朝中的高官们去祭拜天地祭拜列祖列宗,就更是他们的分内之事。

在礼部几位官员的引导下,不够资格参加那些活动的百官们徐徐退出,到勤政务本楼前的xiao广场上等待中午的赐宴,这个时候,规矩就要稍稍宽松了一些,柳荣和李逸风,乃至魏岳等江淮转运使司衙mén的人便纷纷冲李曦围拢过来,一个个脸上都带着莫名的惊喜。

对于魏岳等人来说,裴耀卿身为江淮转运使司的正牌子主官,此时得以出任宰相,这自然可以极大的增强这个衙mén在朝中的话语权,也极大地抬高了他们的地位,而且,此后要办什么事情,自然是要比此前方便许多。所以要说惊喜,还真不是过分。

而柳荣和李逸风脸上的惊喜,则很可能就是跟李曦心中所想的近似了,他们也都知道,张九龄与裴耀卿携手拜相,不管是对于以自己为的江淮转运使司众人来说,还是对于此时蜀州的周邛与柳博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甚至,柳荣说不定还已经想到了年前时候自己曾许诺给他的:一旦周邛离开蜀州刺史的位子,那么自己将帮柳家在朝中尽力活动,力争帮柳博往上挪一挪,哪怕刺史的位子mo不着,nong个长史、别驾之类,希望还是很大的。

对此,李曦给他递过去一个“你放心”的眼神,然后两人会心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抛开李曦在蜀州的那些产业的经营都迫切的需要有一个官场上的硬派人物来支撑,不想让后来到任的官员挑mao病找茬儿不说,就算是为了婠儿,这个忙也是李曦必须要帮的。

再说了,他还指望着柳荣以后能够帮自己分担一些事情呢,他老子的事儿,又怎么能不尽心?

“饿死了,饿死了,静nv呢?莲莲,赶紧nong点吃的去!”

一回到家里,李曦就嚷了起来。

宫廷赐宴,当然都是好东西,而且给皇帝做饭吃的,都不用寻思就知道,厨艺肯定都是很好的,但问题是,一万多人同时赐宴哪,如果再加上那么多命fù们也要进宫朝贺,也都要赐宴,兴庆宫里又能有多少个厨子?现做,怎么可能来得及?

所以,据说从年前好几天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反正冬天,菜做出来坏不了,只是等到端上来的时候,有很多菜居然还是带着冰渣子的,别说尝尝了,筷子都夹不动,怎么吃?

所以一路上,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朝廷赐宴的李曦就跟柳荣、李逸风说笑起来,几个人纷纷jiao流着可惜。

别的不说,李曦面前那一份炙羊rou就都是冻着的,看着sè泽鲜nèn而金黄,但是压根儿就没法吃,而且偏偏李曦他们从半夜就起来进宫,当时也只是来得及胡1uannong了点东西垫了垫肚子,到中午时候,已经都饿得眼冒金星了,看着那份炙羊rou,自然也就是分外的眼馋。

只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只好权作是长了一次见识罢了。

赐宴完毕,群臣又再次站队,一起去皇帝陛下赐宴,到这里,才算是完成了典礼,然后鱼贯退出兴庆宫,李曦几个人上了马之后这一路上就使劲儿催马,回到家里,其他事情都不着急,赶紧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人去nong吃的,不止他们三个上朝的,就连在在外围看马伺候的杨钊和庚新等人,也早都已经饿到有气无力了。

恰好,杨钊知道李曦的胃口,年前的时候特意买了几十斤上好的狗roujiao到厨上,静nv便特意下厨给李曦炖了些狗rou解馋,今年是大年初一,照例要有家宴,虽说狗rou上不了席面,但是自己一家人坐起来吃席,当然不需要那么多顾忌,所以静nv便又收拾了十几斤狗rou在灶上,这个时候火候刚刚好,加上各种调料nong好了端上来,冒着腾腾热气的狗rou,闻着都能馋死人,正好让李曦他们几个大快朵颐,吃得不亦乐乎。

把肚子填饱了,李曦这才有心思跟柳荣他们商议一下今日张九龄和裴耀卿登台拜相将给自己这边带来的影响以及此后在行事风格上的调整等等,但是茶才刚沸,还没等到几个人坐下来慢慢商讨,兴庆宫那边就已经派人来传旨了:召李曦正月初三日前往兴庆宫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