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4 北京初定(1 / 2)

铁器时代 骁骑校 4396 字 2019-10-08

 北京城。烽烟四起。各自为战。谁也搞不清谁是哪方面的人。反正是一通乱杀。康熙和大玉儿靠着侍卫拼死保护。终于从中南海杀了出來。皇城外面到处都是乱兵。到处都是烟火。不时有人高叫明军进城了。

其实京城一半的混乱是明军别动队的功劳。但康熙他们分不清真伪。还以为富绶真的掌握了京城全局呢。眼下谁都不是可靠的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烧。当下最重要的就是保住性命。以图东山再起。

忠于康熙的军队和富绶的叛军展开了激战。领兵在永定门抵御明军的彭春收到消息后大为震惊。左右为难。分兵去救的话城门则不保。不去救的话皇上的安危堪忧。左右权衡之下。他还是选择了皇上。毕竟皇上在。则大清在。皇上沒了。守住北京也沒有什么意思了。

彭春的兵一松劲。永定门就失了。明军打开永定门。汹涌而入。走在最前面的是轮式铁甲战车。耀武扬威地一通扫射。背着火铳、挥着马刀的红衫军骑兵紧跟着冲进來。看见拿兵器的人就砍。

外城的永定门破了。里面还有内城。但是正阳门的防守力量就远远不如永定门了。在明军的猛烈炮击下。清军苦苦支撑。为的是让内城的百姓尽快撤离。

北京城分为乃外城。外城聚居着汉人百姓。内城住着八旗百姓和汉官家属。这些人是最怕明军打进來的。因为他们这些年占了汉人太多的便宜。现在天翻地覆。自然害怕人家报复。明军已经破了永定门。紫禁城也在人家的掌握中了。京城已经不是个安全的地方了。大批满人收拾细软逃出城去。幸而明军只是从一个方向入城。不然他们连逃都无处可逃。

富绶的协调组织能力不高。好半天才收拢了指挥权。正是由于指挥管道的不顺畅。才让康熙和大玉儿从阜成门逃出京城去。现在他也顾不上追击了。目前最紧要的是联络明军。赶紧停战。

为了表示诚意。富绶亲自來到午门会见刘子光。商讨停战事宜。刘子光倒也光棍。直接下城相谈。两人就站在尸横遍(www.biquwu.cn)野的午门口达成了著名的北京停战协议。

协议的内容是:两军立即停火。明军停在外城。刘子光让出紫禁城。保证富绶登上皇位。清国自会对大明俯首称臣。并且献上无数金银珠宝。割山西给大明。允许红衫军在天津驻军。

京城原本有十三万清军。本來就是拼凑的部队。战斗力总体偏弱。围攻紫禁城又消耗掉一些。富绶再一造反。双方火并死了一些。不愿跟着富绶造反的人全都逃走了。京城百万人丁。十停去了三停。阜成门、朝阳门、安定门、德胜门、东西直门全都大开着。满族百姓扶老携幼的往外逃。直到富绶重新掌握局面才关闭了城门。组织了百姓的外逃。此时富绶手上就只有两三万人马了。根本不足以和明军抗衡。幸而刘子光是个言而有信的人。并未趁机打进内城。只是坚持不愿撤出紫禁城。富绶只当他是想搜刮里面的宝贝。无奈之下也只好同意……

大批的满族百姓和忠于康熙的士兵从逃出京城。渐渐汇聚成一股洪流。倒也浩浩荡荡。足有十几万人。富绶沒有实力追击他们。明军也沒那个兴致。只是派了一些动力翼伞投了几颗炸弹。扫射了几通火箭而已。现在他们吃下了北京。消化还來不及呢。

明军停在正阳门不再进攻。但是整个外城已经飘满了大明的旗帜。在满人的奴役下生活了十三年的汉人百姓们兴高采烈。欢呼雀跃。都把自己的辫子剪了抛在当街。表示和这种屈辱的生活决裂。至于内城中。那些八旗权贵们则在忙着开会。商量如何应对。汉官们则开始偷偷出城联络明军。想投身刘大帅的麾下混一口饭吃。

情况到了这个地步。已经完全超出了富绶的设想。原來他以为自己能借明军之力消灭康熙。自己坐收渔利。结果是人家利用自己赶走了康熙。削弱了大清的实力。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事到如今。已经沒有了和刘子光讨价还价的筹码。手上的军队士气低落。武器落后。人数也不多。别看明军停在外城沒进來。那并不代表人家进不來。现在只是给自己面子而已。

即使在明军的刺刀下当了皇帝。也是个纵的儿皇帝。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当呢。富绶一方面收拢军队。安抚人心。一方面积极向刘子光示好。派人送去酒牛。明军两军就这样暂时的休战了。昨天还是你死我活的敌人。今天就变成了莫名奇妙的盟友。隔着一道城墙和平相处。自古也沒有过这样的战例。不光京城的汉满百姓们。就连两军士兵、军官、大臣都觉得匪夷所思。但这就是现实。无法改变的现实。富绶很清楚打不过明军。刘子光也不想吃相太难看。毕竟京畿河北一带有大量的满族人。全部屠杀掉不符合他的作风。要和谐。要民族融合才是刘子光的宗旨。

登陆一起看。支持正版铁器时代。历史军事频道。更多精彩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