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6 证监会(1 / 2)

铁器时代 骁骑校 3924 字 2019-10-08

 次日早朝。胡懿敏的叔父。当朝户部尚书胡雪斋果然上了成立证券监督衙门的奏折。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内阁稍微商议了一下就通过了。

但是始料未及的是。证券监督衙门并沒有落到自己人的控制之中。户部早就被侍郎黄小田把持了。胡雪斋只是个空架子而已。一个新衙门的成立必然牵扯到很多人员任免资金调配的问題。一向是油水足足的事情。更何况这个新衙门是主管证券交易的。谁不知道现在买股票赚钱啊。当上这个衙门的官儿。那不就等于坐在金山上了么。所以黄小田当即就在早朝上向皇上讨了旨意……亲自组建证券监督衙门。

证券监督衙门隶属户部。主官为五品提司。最终人选是原户部湖广清吏司的五品郎中张福林。张大人是万历朝的进士出身。处事圆滑、业务精干。是黄小田的得力干将。从湖广清吏司郎中调任证券监督衙门提司。虽是平级调动。但实际上还是向上浮动了半级。因为证券监督衙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衙门。手上有财权。又有侦查权。既可以收银子捞实惠。又能坐堂撒签捕人。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肥缺。

新官上任三把火。张福林也不例外。而且这位五品提司点燃的这三把火处处烧到刘子光的痛处。首先是将证券监督衙门设在了南京而不是上海。这样就避免了衙门处在刘子光势力范围内的尴尬。其次是将证券交易所提请实行的停板制度草案给否决了。最后一把火更过分。是将交易所的审核上市权给剥夺过來。任何商号要想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必须到位于南京户部衙门附近的证券监督衙门办理上市审验手续。

刘子光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本想通过朝廷用行政手段干预过于混乱的证券市场。哪知道正中人家的下怀。顺势就将胡懿敏彭静蓉辛辛苦苦一年建立起來的证券交易市场收归囊中了。

证券监督衙门在南京。而交易市场在上海。这本身就很麻烦。电报这种东西可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只有紧急军务和朝廷政令传达才能启用。所以一般衙门之间往來公文还是只能走六百里加急或者运河快船。从京城到上海有八百里之遥。就是铁路快车也要一天一夜。这一來一往的不知道要耽误多少事情。可是衙门设在京城的理由也非常充分。人家口口声声说证券监督衙门是个新机构。需要经常聆听户部领导的训示。为了大人们的方便只能委屈交易所的人多辛苦一些了。

停板制度为了保护初生的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而准备实行的一种遏制暴涨暴跌的制度。即用强制手段规定所有的股票一天涨跌不得超过前一天收盘价的一成。这样一來能使广大股民不至于为了牟取暴利铤而走险。扰乱金融市场。也不会使某些股票一天从云端掉到地狱。投资者损失过大而跳井悬梁。这是刘子光根据后世的证券交易规则制定的一项保护政策。但是却被张福林大人一句话就给否决了。说是这个制度势必阻碍大明经济的发展洪流。决不能给自己设门槛。由于这个建议是以交易所当局的身份提出而不是镇武侯个人的意见……所以人家不给面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你上海证券交易所只是一个民间机构。却承担了大明境内无数大商号的股票发行。责任重大。牵一发动全身。沒有朝廷的指导可不行。张福林不但否决了停板制度。还要将制定交易规则的权力全部收回。以后交易所只需要执行证监衙门的政策就好了。老老实实收你的佣金。赚你该赚的那一份即可。

上市审核权收归国有就更离谱了。这可是关系证券市场生死存亡的事情。商号想要在交易所发行股票。必须经过日升昌的账房稽核人员查验近三年的账本。每年都要盈利并且资本组合健康才能上市。要不然什么人成立个商号就能上市捞钱。赚足了银子把脚跑了可就麻烦了。亏了老百姓不说。还把交易所的牌子给砸了。万一证监衙门光顾着捞钱放松门槛。那交易所就离垮台不远了。

事已至此。已经很难让朝廷收回成命。交易所发行了数百只股票。此时抗议撂挑子也不可能。只能硬着头皮上。希望证监衙门的大人们不要胡作非为才好。好在胡懿敏和彭静蓉也不是寻常人等。她俩一个是天下豪富。一个是诰命夫人。想必小小的五品证监提司也不敢真把交易所往死里坑。

其实证券交易所这个香饽饽早就被朝廷大佬们看在眼里了。即使胡尚书不上这个折子。他们也会提出让交易所划归朝廷的计划。只是碍于刘子光是交易所的后台才沒敢提出。现在有着胡刘联盟背景的胡雪斋自己提出了。也就怪不得大人们手黑了。

时间已经是十一月中旬了。这个冬天京城很冷。江北过來的木炭和利国铁厂出产的铸铁取暖炉销路都很好。而贵族人家则都用上了高级白铜暖气片和烧煤炭的小型锅炉。热腾腾的蒸汽通过铜质的管道传递到每个房间。从白铜暖气片里散发出來。使得房间里温度适宜又不至于过分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