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扩军备战(2 / 2)

尤其是在战时急需的燃料、橡胶、化工生产上重点投入,保证能够自给自足。

要完成这些事情并不算困难,现在德国所有的企业,尤其是军工企业已经被高度国有化了。

在格里戈公司的调控下,政府可以随时要求他们生产任何所需要的产品。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更重要的是,格里戈公司生产的产品是属于国家的,所以国家只需要付人力费和成本费,这大大降低了财政的压力。

《四年计划》的效果很快体现在德国军工业上面,德国顺利的完成了前两年的指标,如果按照这个进度,到了1933年。

那么德国铁产量会由390万吨上升到1860万吨;

钢产量由560万吨上升到2320万吨;

煤产量由1.26亿吨增加到1.95亿吨;

发电量从186亿度增加45亿度。

如果到了1933年能够顺利完成四年计划的话,德国生产的军备与1929年相比,狂增了11.5倍,军火产量为美英两国总和的2倍,飞机产量增长25倍。

需要指出的是,德国本身资源贫乏,经济总量有限,单靠计划指令调配还不足以实现这么大规模的军火生产。

所以,在这四年时间里通过对外扩张掠夺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大手段。

其中,以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为例。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这个欧洲闻名的军工业强国,在二战前拥有斯柯达工厂、布尔诺工厂这样世界前茅的兵工厂,所生产的武器兼具数量和质量,每年至少可以生产2.5万支轻机枪,数千门重型大炮,其军火数量甚至超过了英法两国总和。

而奥地利的外汇、铁矿、石油也令德国受益颇多。

可想而知,急于整军备战的德国吞下了捷奥两国无异于吃了一剂大补药。

据统计,德国吞并奥地利,从这个国家获取了4亿多先令,大大提速了自己的军火产业发展,使其做好了一场发动大规模战争的经济后勤准备。

除了经济方面以外,德国在动员上也是下足了功夫。

国家将大量资金投入了军事生产领域,以提供就业岗位的方式吸纳适龄公民入伍。

18到30岁的合适公民可以直接进入部队训练,而那些年龄更大的公民则被安排进入罗姆的先锋队当做后备力量。

国防军将这些人集合起来进行定期的训练,那经验条是涨的非常快。

可以说,德国这架战争机器已经开始运转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更新,第273章 扩军备战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