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村举办夏令营,当然不只是吃喝玩乐。
作家、编辑们的互相交流是重中之重,不过作家村不会搞座谈那种严肃的东西,经常是以文艺沙龙的形式,邀请大家聚到某处,一起交流创作中的心得体会。
有时是在电影放映室、有时在湖边木屋、有时在大树上的树屋、有时也会在图书城的交流区。
这样不拘一格的形式不仅让作家们感到新鲜,同时也感受到无比的自由,这才是创作者应有的环境。
作家村的第一批外来居民马原等人,也跟着参与了这次夏令营,这是他们作为作家村村民的优待。
不过对他们来说这也没什么的,他们待在作家村每天过的不正是这样的日子吗?
所以对于王安忆这些人的感受他们是无法做到感同身受的,但他们可以理解,他们刚来的时候,也会惊奇不已、欢天喜地,等他们适应了之后,阈值慢慢的提高,也就适应这种生活了。
夏令营不仅有作家、编辑们的互相交流,还有一群“厚脸皮”的参与者,那就是以李拓为首的《菜园》杂志的编辑们。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作为一本刚刚创刊,同时又只是半公开发行的杂志,《菜园》想要获得足够的稿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于是编辑们只能厚着脸皮去骚扰园区的作家们,马原等人备受困扰。
这次来参加夏令营的作家们也没有逃脱他们的毒手,他们几人幸灾乐祸。
《菜园》编辑们的想法也挺简单的,来都来了,不写点东西你礼貌吗?
除了作家、编辑们的互相交流,夏令营当然也得有重量级嘉宾镇场子,这个任务光荣的落在了何平的头上。
谁让他闲呢!
主要是作家村刚开村,跟很多成名成家的作家们关系不够亲密,李拓打算下一次秋令营一定请托杂志帮忙弄一两位重量级嘉宾撑场面,最次也不能低于王猛这个级别。
何平的正式亮相是在夏令营尾声的时候,之前欢迎的时候他也亮过相,但只是和大家简短的交流了几句。
去年年末,何平凭借他的长篇小说《许三观》成功二刷茅盾文学奖,成为茅盾文学奖短暂的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作家圈普遍认为这个记录估计要保持很多年,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像前几年的何平那样创作力如此旺盛,《福贵》、《吕得水》、《家慧》、《许三观》、《红高粱》,不仅高产,质量同样吓人。
他更是凭借其中的《福贵》和《许三观》两刷茅盾文学奖,近十年内国内文坛还没出现过如此牛逼的人物,这是一位注定要写进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男人。
比较可惜的是,何平近两年没有新作面世,这不仅让很多圈内的作家感到遗憾,更让广大读者和书迷感到失望。
不过吊诡的是,文坛没有何平的消息,可报纸上的经济版面却经常能够看到他的身影。